唐诗三百首的书评 (14)

我爸的书,我爸的字,以及他的诗篇
文 / 杨大侠 前几天逛豆瓣,在“二手书上遇到的有趣文字”话题页下面,看到某豆友发了他在旧书店淘到的一套《约翰·克利斯朵夫》。 翻开第一册的封面,扉页上留着两行漂亮的字: “此书赠给 亲爱的女儿文静” 落款处是父母的名字和留字的年份。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部巨作,...
(展开)

繁体竖排清代才女补注的好版本
该书独特价值在于基本保留了中国典籍的格式风范,又有断句标点,适宜今人诵读感怀古意。 详读原编点注加上补注,却有“无字未有出处,无诗未有典故”之感慨。 首推《长恨歌》补注,堪比短篇小说一部。
(展开)

“草木有本心”与“此木岂无阴”
提起《唐诗三百首》,那开篇起头的两首,都是张曲江的《感遇》诗。记得初读的时候,两首一气看下来,那感受却是有细微的差别,或者可以说是从十分的感佩变成了略有点遗憾,觉得像曲江这样通达的诗人,却还是会不经意中显得那样的“热中”和急切。 前一首的《感遇》诗,对于像林...
(展开)

2014/2/10 21:03:36
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雅兴,居然会翻开古典的诗歌,来一窥盛唐气象的诗的风度。但不得不严肃地看待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这么多年所谓的语文训练,到了现在,一首新诗拿来,常常是读不懂的居多。其中既有教育的失败,当然,于自己的努力与悟性也脱不了干系。 读这本书,我想到两...
(展开)

诗人用一生写下他们的的精彩人生
古人喜欢用诗来表情自己的情义。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道出多少游子对家乡那么渴望。一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物春泥更护花。”道出多少游子虽然处境艰难,但忠贞报国之心始终不变。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道出多少游子那份真挚的朋友之情。一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