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儒家和思想研究 (现喜)
- 名家名著 (小溪)
- 书单|三秋 (池昀)
- 书名含有“儒家”(2006—2010) (布与)
- , (秋山)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善的历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沐风庄主 2008-02-14 21:38:59
杨国荣
0 有用 子哉 2018-03-10 01:27:15
我不清楚我读的究竟是哪一版,我导让我读的,也就这样吧。
3 有用 推止窝 2022-01-25 16:43:19
即便放到今天,這本書作為一個青年學者繼博士論文后第二部著作也是足夠驚人的,何況它完成于九十年代初呢!作為錢賓四的孝子賢孫,我難以認同這種對儒學的盡可能現代化、理性化的處理,因為它儘管同樣是某種呼喚新生命的努力,卻往往難以避免將智解之橫構所造成的諸多扞格誤判為某種思想本身的歷史局限,而我們對古人的理解本可以再深入一些,再充分一些,再“原教旨”一些。在我看來,上面這種似乎在所謂“精神科學”時代就已不合... 即便放到今天,這本書作為一個青年學者繼博士論文后第二部著作也是足夠驚人的,何況它完成于九十年代初呢!作為錢賓四的孝子賢孫,我難以認同這種對儒學的盡可能現代化、理性化的處理,因為它儘管同樣是某種呼喚新生命的努力,卻往往難以避免將智解之橫構所造成的諸多扞格誤判為某種思想本身的歷史局限,而我們對古人的理解本可以再深入一些,再充分一些,再“原教旨”一些。在我看來,上面這種似乎在所謂“精神科學”時代就已不合時宜的努力本身或許就能成為某種動搖當代各式傲慢的力量。 (展开)
0 有用 南极旅行家 2022-01-27 22:32:07
断断续续读到现在,很.........难,我不理解为什么这样的东西会以哲学史的形态出现。 需要理解的问题是,“天人”,“群己”,“义理”,“理欲”,“经权”这些东西到底是从什么角度加以关照。如果单从逻辑上,那么无非是一部hegel式的哲学史,从前到后串联着讲,最后告诉我们,这些问题全都是当下儒学所面临的,更是我们面临的。单从历史折变的角度说,则无章法,无理由,何以必须从这些范畴入便失去其理据。 必... 断断续续读到现在,很.........难,我不理解为什么这样的东西会以哲学史的形态出现。 需要理解的问题是,“天人”,“群己”,“义理”,“理欲”,“经权”这些东西到底是从什么角度加以关照。如果单从逻辑上,那么无非是一部hegel式的哲学史,从前到后串联着讲,最后告诉我们,这些问题全都是当下儒学所面临的,更是我们面临的。单从历史折变的角度说,则无章法,无理由,何以必须从这些范畴入便失去其理据。 必须要从史与思的互动,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分离和互动中理解和取认,或者这些范畴实际上展示的正是所谓『人的真实存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