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国]
贾雷德·戴蒙德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标题: 人类社会的命运
原作名: 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
译者: 谢延光
出版年: 2006-4-1
页数: 460
定价: 4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开放人文
ISBN: 9787532739233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标题: 人类社会的命运
原作名: 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
译者: 谢延光
出版年: 2006-4-1
页数: 460
定价: 4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开放人文
ISBN: 9787532739233
内容简介 · · · · · ·
为什么是欧亚大陆人征服、赶走或大批杀死印第安人、澳大利亚人和非洲人,而不是相反?为什么么小麦和玉米、牛和猪以及现代世界的其他一些“不了起的”作物和牲畜出现在这些特定地区,而不是其他地区?在这部开创性的著作中,演化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揭示了事实上有助于形成历史最广泛模式的环境因素,从而以震撼人心的力量摧毁了以种族主义为基础的人类史理论,因其突出价值和重要性,本书荣获1998年美国普利策奖和英国科普书奖,并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作品。
本书是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方面的一个重大进展,它记录了现代世界及其诸多不平等所以形成的原因,也是一部真正关于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是对人类生活的完整一贯的叙述,娓娓道来,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枪炮、病菌与钢铁的创作者
· · · · · ·
-
贾雷德·戴蒙德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贾雷德·戴蒙德,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以生理学开始其科学生涯,进而研究演化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被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会员,曾获得麦克阿瑟基金会研究员基金及全国地理学会伯尔奖,在《发现》、《博物学》、《自然》和《地理》杂志上发表过论文200多篇。
目录 · · · · · ·
前言 耶利的问题
历史进程的地区差异
第一部分 从伊甸园到卡哈马卡
第一章 走上起跑线
公元前11000年前各个大陆发生了些什么
第二章 历史的自然实验
地理因素是怎样塑造波利尼西亚群岛的社会的
第三章 卡哈马卡的冲突
为什么印加帝国皇帝阿塔瓦尔帕没有俘虏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
第二部分 粮食生产的出现和传播
第四章 农民的力量
枪炮、病菌与钢铁的根源
第五章 历史上的穷与富
粮食生产开始时的地理差异
第六章 种田还是不种田
粮食生产传播的原因
第七章 怎样识别杏仁
古代作物的无意识的发展
第八章 问题在苹果还是在印第安人
为什么有些地区的族群未能驯化植物
第九章 斑马、不幸的婚姻和安娜·卡列尼娜原则
为什么大多数大型野生哺乳动物没有得到驯化
第十章 辽阔的天空与偏斜的轴线
为什么在不同的大陆粮食生产传播的速度不同
第三部分 从粮食到枪炮、病菌与钢铁
第十一章 牲畜的致命礼物
病菌的演化
第十二章 蓝图和借用字母
思和黑?的演变
第十三章 需要之母
技术的演进
第十四章 从平等主义到盗贼统治
政府和宗教的演变
第四部分 在5章中环游世界
第十五章 耶利的族人
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历史
第十六章 中国是怎样成为中国人的中国的
东亚的历史
第十七章 驶向波利尼西亚的快艇
南岛人扩张的历史
第十八章 两个半球的碰撞
欧亚大陆与美洲历史的比较
第十九章 非洲是怎样成为黑人的非洲的
非洲的历史
后记 人类史作为一门科学的未来
· · · · · · (收起)
历史进程的地区差异
第一部分 从伊甸园到卡哈马卡
第一章 走上起跑线
公元前11000年前各个大陆发生了些什么
第二章 历史的自然实验
地理因素是怎样塑造波利尼西亚群岛的社会的
第三章 卡哈马卡的冲突
为什么印加帝国皇帝阿塔瓦尔帕没有俘虏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
第二部分 粮食生产的出现和传播
第四章 农民的力量
枪炮、病菌与钢铁的根源
第五章 历史上的穷与富
粮食生产开始时的地理差异
第六章 种田还是不种田
粮食生产传播的原因
第七章 怎样识别杏仁
古代作物的无意识的发展
第八章 问题在苹果还是在印第安人
为什么有些地区的族群未能驯化植物
第九章 斑马、不幸的婚姻和安娜·卡列尼娜原则
为什么大多数大型野生哺乳动物没有得到驯化
第十章 辽阔的天空与偏斜的轴线
为什么在不同的大陆粮食生产传播的速度不同
第三部分 从粮食到枪炮、病菌与钢铁
第十一章 牲畜的致命礼物
病菌的演化
第十二章 蓝图和借用字母
思和黑?的演变
第十三章 需要之母
技术的演进
第十四章 从平等主义到盗贼统治
政府和宗教的演变
第四部分 在5章中环游世界
第十五章 耶利的族人
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历史
第十六章 中国是怎样成为中国人的中国的
东亚的历史
第十七章 驶向波利尼西亚的快艇
南岛人扩张的历史
第十八章 两个半球的碰撞
欧亚大陆与美洲历史的比较
第十九章 非洲是怎样成为黑人的非洲的
非洲的历史
后记 人类史作为一门科学的未来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全世界作为驯化候补考的148种陆生食草类大型野生哺乳动物中,只有14种通过了试验。为什么其余的134种没有能通过试验呢?弗朗西斯•高尔顿在把其余那些动物说成是“注定要永远野生”时指的是哪些情况呢? 答案来自安娜—卡列尼娜原则。要能得到驯化,每一种候补的野生动物都必须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缺少了哪一个必不可少的特点,都会使驯化的努力失败,就像使建立幸福婚姻的努力失败一样。 ·日常食物。每一次某种动物在吃某种植物或另一种动物时,食物生物量转换为取食者生物量的效率远远低于100%:通常在10%左右。由于这种根本性的缺乏效率,没有一种食肉的哺乳动物为了充当食物而被驯化。 ·生长速度。为了值得饲养,驯化动物也必须生长迅速。这个要求把大猩猩和大象给排除了,虽然它们都吃素,绝对不挑食,而且身上的肉也多。有哪一个想要成为饲养大猩猩或大象的大牧场主会花15年时间去等待他的牧群长到成年那么大?需要役用象的现代亚洲人发现把大象从野外捉来加以调教要省钱得多。 ·圈养中的繁殖问题。我们人类不喜欢在众目睽睽之下性交;有些具有潜在价值的动物也不喜欢这样傲。这就是对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猎豹的驯化尝试中途天折的原因,虽然几千年来我们一直怀有驯化它的强烈兴趣。 ·凶险的性情。当然,几乎任何一种体形够大的哺乳动物都能杀人。猪、马、骆驼和牛都杀死过人。然而,有些大型动物性情还要凶险得多,比其他动物也危险得多。动辄杀人的倾向使许多本来似乎理想的动物失去了驯化的候补资格。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灰熊。 ·容易受惊的倾向。大型食草类哺乳动物以不同的方式对来自捕食者或人类的危险作出反应。有几种在觉察到危险时会变得神经紧张,动作敏捷,并且照例立即逃走。还有几种则动作迟缓,不那么紧张,在群集中寻求保护,在受到威胁时站在原地不动,不到必要时不会逃跑。大多数鹿和羚羊(驯鹿是显著的例外)属于前—种,绵羊和山羊则属于后一种...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九章 斑马、不幸的婚姻和安娜•卡列尼娜原则 -
● 当然,我并不赞成那种明显的谬论,即认为每一个社会都会迅速地采纳每一个可能对它有益的新事。事实上,在整个大陆和其他—些包含数以百计的互相竞争的广大地区,有些社会对新事物可能比较开放,有些社会对新事物可能比较抵制。那些接受新作物、新牲畜或新技术的社会因而可能吃得更好,繁殖得更快,从而取代、征服或杀光那些抵制新事物的社会。 ● “幸福的家庭都是幸福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得到幸福,婚姻必须在许多不同方面都是成功的:两性的吸引、对金钱的共识、对孩子的管教、宗教信仰、三亲六眷,以及其他重大问题。在所有这些基本方面只要有一个方面出了问题,就可使婚姻毁掉,即使这婚姻所有其他必要的幸福因素一样不少。 这个原则推而广之,可以用来了解婚姻以外的生活的其他许多方面。对于成功,我们往往是寻求容易的、单一因素的解释。然而,对于大多数重大的事情来说,成功实际上需要避免许多个别的可能的失败原因。 ● 所有那些为伟大的将军们歌功颂德的军事史对于一个令人泄气的事实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这个事实就是:过去战争中的胜利者并不总是那些拥有最优秀的将军和最精良武器的军队,而常常不过是那些携带有可以传染给病人的最可怕的细菌。 ● 源于动物的疾病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的冲突;欧亚大陆的病菌在大量消灭世界上其他许多地方的土著民族方面起了关键的作用,这些民族包括太平洋诸岛居民、澳大利亚土著居民、非洲南部的科伊桑民族(霍屯督人和布须曼人)。这些以前没有接触过欧亚大陆病菌的民族的累计死亡率在50%和100%之间。 ● 毫无疑问,欧洲人在武器技术和行政组织方面拥有对他们所征服的大多数非欧洲民族的巨大优势。但仅仅这种优势还不能完全说明开始时那么少的欧洲移民是如何取代美洲和世界上其他一些地区那么多的土著的。如果没有欧洲送给其他大陆的不祥礼物——从欧亚大陆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书摘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开放人文(共188册),
这套丛书还有
《进化是什么》《天地有大美》《隐秩序》《上帝的方程式》《盛装猿》
等
。
喜欢读"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人也喜欢 · · · · · ·
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33 条 )
论坛 · · · · · ·
我是真的不理解作者有什么资格说社会契约论是错误的 | 来自颜良 | 4 回应 | 2023-11-24 15:24:37 |
有没有人觉得作者思路很混乱? | 来自JOJO | 4 回应 | 2023-10-12 20:06:19 |
2006年版73页的一处翻译错误 | 来自哲别 | 2023-07-21 02:50:27 | |
谢延光翻译的版本真的很烂,会说中国话吗?不建议... | 来自黄色的飞鸿 | 85 回应 | 2023-07-17 14:27:12 |
废话太多,读得太痛苦了 | 来自只想做个小透明 | 2023-06-24 18:23:12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6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8.6分 5953人读过
-
W. W. Norton & Company (1999)8.8分 1188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0)8.9分 3798人读过
-
中信出版社 (2022)8.8分 340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互联网产品经理 全方位入门 (iamsujie)
- 自我通识教育 (锟斤拷)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查理.芒格推荐的书籍列表 (魏星海)
- 乱翻书的科技商业书单 (panlua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枪炮、病菌与钢铁的评论:
feed: rss 2.0
191 有用 WALL·E 2018-08-02 08:38:11
这书是怎么被捧起来的……太失望了,当年还花了几十大洋买这书。如果这书只有一两百页,那将是一本有趣的、结构和逻辑清晰、论据充分的小册子,但相反这书拖拖拉拉写了400多页,充斥着大量的废话(两句话就能说清的写了一两段)、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无用的内容(经常出现与上下文及所在章节几乎毫无逻辑联系的段落)、很多普通读者根本不感兴趣的细节(如小麦和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核心的论证反而重视得不够,非常弱,读下来几乎... 这书是怎么被捧起来的……太失望了,当年还花了几十大洋买这书。如果这书只有一两百页,那将是一本有趣的、结构和逻辑清晰、论据充分的小册子,但相反这书拖拖拉拉写了400多页,充斥着大量的废话(两句话就能说清的写了一两段)、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无用的内容(经常出现与上下文及所在章节几乎毫无逻辑联系的段落)、很多普通读者根本不感兴趣的细节(如小麦和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核心的论证反而重视得不够,非常弱,读下来几乎什么收获都没有。整本书差不就是事实和史实的dump,有时甚至觉得作者在故意卖弄自己的知识储备。翻译得也不好。这位生理学教授还是做好自己老本行吧,别没事瞎掺和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的事。 (展开)
574 有用 她还没有死 2016-03-02 10:31:21
这本书的结构就是:提出议题→一议论半天→未解决;再提出议题→再议论半天→还是没说清楚;依次往复,没玩没了的自恋的叨叨。
907 有用 路西法尔 2015-08-28 01:43:52
印第安人和澳洲人在冰河期吃光了当地的大型动物,于是永远失去了驯化家畜的机会;欧亚人与家畜的相伴中练就了强大的抗病基因。结论:猫奴统治世界,吃货没有未来。
40 有用 我的剑会笑 2010-10-05 23:27:20
本书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回答“为什么是欧亚大陆的人征服非洲、美洲、大洋洲的人,而不是反过来?”这个问题。最后得出答案:“不同民族的历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进,其原因是民族环境的差异,而不是民族自身在生物学上的差异。”作者的治学态度令人钦佩,5星收藏书籍!
86 有用 兔安叽 2012-03-30 02:02:36
涉及很多学科,很多知识都挺有意思的,理论也不难懂。但是作者写得太散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想讲的东西太多,结果每个小问题都洋洋洒洒写一大篇。
0 有用 Euphoria 2023-11-29 13:34:59 上海
当故事书来看,好好看!
0 有用 Chelsea.L 2023-11-29 10:19:00 上海
anthropology&history
0 有用 R. 2023-11-28 09:19:22 河北
凡是一本好书,其中的论点都会成为广泛的认知。其中对于中国的论述,一针见血,需自省。而历史的宏达被提纯浓缩进这本薄薄的书中,绘制了人类文明的大纲。
0 有用 临安 2023-11-27 23:04:37 北京
细致入微
0 有用 塌鼻子加缪 2023-11-27 18:01:54 福建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骂翻译………已经是较为流畅的翻译了吧………作者有点啰嗦倒是真的。李约瑟问题还是很难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