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经典。翻译稍欠精致。
这个应该是第一版翻译的。第二版的改动很大。
理论总结得不错。但也只是一家之言。
第十章
政策过程教科书
可以在里面找到各种理论的开山人,还不错。
入门书籍;感谢@司坤爱宝贝 的友情推荐&提供
对于过去和现在的大多数公共理论都做了优点和不足的分析,在政策循环的圆圈中逐个分析子系统。公共政策分析的学习,真的有必要读一下写本基础著作。有可能还要再读一遍!
第五章议程设置
汇聚各家之言,综合论述性强。
政策子系统和循环貌似对现实的解释比政策过程更好一些~
政策循坏与政策子系统
不知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政策科学在追时髦,文字有些佶屈聱牙~~
非常好的教科书。唯一的欠缺是缺少举例(实证性的社会科学研究,不过这个应该算进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范畴了),因此给出的都是定性的理论框架,而没有能够深刻切入实际的定量(或者类似的)方法。 ps.翻译的术语规范性略欠。
政策工具吗?
翻译的十分辣鸡,原书应该很好
翻译欠佳,不能说烂,但绝对谈不上好,很多地方翻译得佶屈聱牙,个别地方存在错别字。内容比较偏向入门介绍,挺系统的
我居然没有看懂。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我不希望是翻译的原因,更不希望是自己的原因。。。
关于政策循环子系统的模型,统筹了政策主体、机构、工具等诸多结构性要素,以及全过程的类型学分析。感觉是政策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集大成者,有一定的理论建树,值得日后再精读拓展。https://www.douban.com/note/821548144/?_i=8635969mh6-e7d(上篇)
公共政策在国外已经有了六十多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一门成熟学科体系。而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国公共管理学科恢复发展,加强对公共政策的研究,但是作为一门学科,中国的公共政策仍然没有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知识框架和研究方法。豪利特和拉米什在《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中提出的分析框架、理论模型等对中国公共政策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中国的公共政策研究发展离不开对国外成熟的理论、模型、方法等的借鉴,但是因考虑到各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经济文化社会制度存在差异,如何实现公共政策研究本土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十分重要。正如作者所描述,公共政策是一个循环模式,包括各个子阶段和子系统,公共政策研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也要注重系统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 公共政策研究
1 有用 知闲 2007-11-04 17:47:38
经典。翻译稍欠精致。
0 有用 迅疾 2009-03-12 12:20:52
这个应该是第一版翻译的。第二版的改动很大。
1 有用 whyrrita 2010-06-13 19:16:52
理论总结得不错。但也只是一家之言。
0 有用 Irisgu 2011-10-06 19:46:22
第十章
0 有用 小瑟 2015-04-15 12:08:14
政策过程教科书
0 有用 随身行李箱 2019-04-21 14:20:19
可以在里面找到各种理论的开山人,还不错。
0 有用 zen 2013-06-18 12:16:49
入门书籍;感谢@司坤爱宝贝 的友情推荐&提供
0 有用 AMO 2021-04-11 23:05:14
对于过去和现在的大多数公共理论都做了优点和不足的分析,在政策循环的圆圈中逐个分析子系统。公共政策分析的学习,真的有必要读一下写本基础著作。有可能还要再读一遍!
1 有用 橘子 2016-07-04 21:28:09
第五章议程设置
0 有用 miki 2013-09-13 17:15:51
汇聚各家之言,综合论述性强。
0 有用 不知 2018-12-13 17:28:15
政策子系统和循环貌似对现实的解释比政策过程更好一些~
0 有用 嘉韵 2016-04-22 18:40:41
政策循坏与政策子系统
0 有用 binggnid 2011-05-06 21:51:35
不知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政策科学在追时髦,文字有些佶屈聱牙~~
0 有用 专杀玉玉症 2024-05-06 19:43:25 上海
非常好的教科书。唯一的欠缺是缺少举例(实证性的社会科学研究,不过这个应该算进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范畴了),因此给出的都是定性的理论框架,而没有能够深刻切入实际的定量(或者类似的)方法。 ps.翻译的术语规范性略欠。
0 有用 无明 2016-12-01 14:47:53
政策工具吗?
0 有用 小平凡 2020-06-20 16:49:17
翻译的十分辣鸡,原书应该很好
0 有用 垚垚 2023-01-08 19:08:55 广东
翻译欠佳,不能说烂,但绝对谈不上好,很多地方翻译得佶屈聱牙,个别地方存在错别字。内容比较偏向入门介绍,挺系统的
0 有用 ray 2011-02-28 17:55:42
我居然没有看懂。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我不希望是翻译的原因,更不希望是自己的原因。。。
0 有用 解忧杂货铺 2022-03-30 18:29:48
关于政策循环子系统的模型,统筹了政策主体、机构、工具等诸多结构性要素,以及全过程的类型学分析。感觉是政策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集大成者,有一定的理论建树,值得日后再精读拓展。https://www.douban.com/note/821548144/?_i=8635969mh6-e7d(上篇)
0 有用 。 2017-05-19 10:57:15
公共政策在国外已经有了六十多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一门成熟学科体系。而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国公共管理学科恢复发展,加强对公共政策的研究,但是作为一门学科,中国的公共政策仍然没有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知识框架和研究方法。豪利特和拉米什在《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中提出的分析框架、理论模型等对中国公共政策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中国的公共政策研究发展离不开对国外成熟的理论、模型、方法等的借鉴,但是因考虑到各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经济文化社会制度存在差异,如何实现公共政策研究本土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十分重要。正如作者所描述,公共政策是一个循环模式,包括各个子阶段和子系统,公共政策研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也要注重系统性与阶段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