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论的创作者
· · · · · ·
-
王昆仑 作者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批判宋明理学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用巧妙的手法,写出了“成则王侯败则贼”,写出了四大家族互相勾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写出了官吏们的贪赃枉法,草菅人命,这实际上是尖锐的政治批判。贾宝玉拒绝走仕途经济的道路,说圣人的书,除“明明德”外皆是杜撰,这明显地是批判程朱理学是杜撰,是曲解圣人之意。曹雪芹还明确地批判八股科举,他让贾宝玉反对读书,反对走仕途经济、升官发财的道路,也就是反对八股科举制度。这也是当时进步思想界的共同批判课题。所以王昆老早在四十年代就指出了作者的这种先进思想,指出了他与时代进步思潮的合流,这确是一种远见卓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关于曹雪芹的创作思想(代序) -
对黛玉宝钗评价中的思想性反应。 (宝钗)的容貌、品德、才智,不但处处可以与黛玉为敌,而且她取得被环境所推崇喜悦的地位,成为中国封建时代最美满的女性。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出宝玉黛玉的反时代性之顽强,使人理解到在正统风格以外,还有更优越的灵魂存在。 黛玉的博览诗书,只为了满足文艺兴趣,发挥性灵,于是心醉于《西厢记》、《牡丹亭》这种浪漫传奇。那“学以致用”的宝钗对于求知就有个一定的规范,她不但认为那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甚至于说“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字的倒好。”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关于曹雪芹的创作思想(代序)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红楼梦人物论"的人也喜欢 · · · · · ·
红楼梦人物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宝玉是红楼梦里最痛苦的人
宝玉是红楼梦里最痛苦的人,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但是什么也改变不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心爱的姐姐妹妹们一个个香消玉损,直到林黛玉的死让他绝望。女孩们越可爱,想起他们的结局就越悲伤,小时候聚在一起越开心,长大了的下场就越痛苦。他们全都被生活和时代吞...
(展开)


> 更多书评 1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北京出版社 (2004)7.4分 781人读过
-
北京出版社 (2009)8.2分 146人读过
-
北京出版社 (2011)8.3分 106人读过
-
岳麓书社 (2010)8.6分 10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红楼梦》各种版本及资料 (万古如长夜)
- 我的红学大观园 (羊的门)
-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师推荐书目(重编) (徵羽)
- 书边杂写里的书 (RMR)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红楼梦人物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精力善用 2023-06-06 20:00:17 河南
现在觉得以后如无特殊必要,还是不要买,读繁体竖排的书了。如果是简体横排,不会读那么慢。
0 有用 柚芝樱 2013-06-03 20:52:26
喜欢竖体字。
0 有用 叮当想旅行 2012-11-18 12:43:27
封面真好看!
0 有用 小橘灯 2023-08-07 15:41:04 广东
以阶级论豁然将人物划分成“统治的”“被统治的”,“守旧的”“叛逆的”;以是非观妄自揣度曹雪芹在刻画时的褒贬态度;以二分法轻易把人物对举,来展示他们的不同——这种评论之法已然离《红楼梦》远矣。因为它实有精彩之处,但这种精彩是以牺牲人物的复杂性为代价的。书中诸如“宝钗在做人,黛玉在做诗;宝钗在解决婚姻,黛玉在进行恋爱;宝钗把握着现实,黛玉沉酣于梦境;宝钗有计划地适应社会法则,黛玉任自然地表现自己的性灵... 以阶级论豁然将人物划分成“统治的”“被统治的”,“守旧的”“叛逆的”;以是非观妄自揣度曹雪芹在刻画时的褒贬态度;以二分法轻易把人物对举,来展示他们的不同——这种评论之法已然离《红楼梦》远矣。因为它实有精彩之处,但这种精彩是以牺牲人物的复杂性为代价的。书中诸如“宝钗在做人,黛玉在做诗;宝钗在解决婚姻,黛玉在进行恋爱;宝钗把握着现实,黛玉沉酣于梦境;宝钗有计划地适应社会法则,黛玉任自然地表现自己的性灵”这类的评论,初读委实令人拍案叫绝,因为它如此清晰地道明了钗黛灵魂的区别,也暗合了某些读书就必须要有“明确论断”的读者的心理,但仔细揣摩,回到《红楼梦》的文字里,你就会发现,这样轻率的判断不知削减了多少复杂的肌理。这是名家之书,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更接近《红楼梦》。《红楼梦》的伟大正在于难以言说。 (展开)
0 有用 李清厚 2012-02-23 11:37:51
大家小书,有趣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