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杉浦康平是日本書籍裝幀、文字設計大師,他將東方式的思維融入書籍設計中,形成獨樹一幟的「杉浦設計」風潮,也是亞洲各國出版界、平面設計師慕名跨海習藝、求教的對象。他長期關注亞洲共同圈的文化,經常透過舉辦、參訪亞洲各國的博覽會與當地的設計師進行交流。本書收錄杉浦康平分別與六位來自三個亞洲國家,在本國各領風範的設計師之精彩對話,包括台灣《漢聲雜誌》發行人黃永松、中國大陸的呂敬人、韓國的安尚秀、鄭丙圭,以及印度的R.K.喬希(R.K.Joshi)和柯蒂.特里維迪(Kirti Trivedi)。
具有共同淵源的亞洲文化圈,在歐亞大陸上衍生出殊異而豐饒的文化果實。本書透過各國設計師的對話,激盪出設計思維的火花。對談內容觸及亞洲文化的內在涵養、融合古典與現代的創新設計思維、數位時代對傳統設計的衝擊與契機等,從對談中得以窺見亞洲設計文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並...
杉浦康平是日本書籍裝幀、文字設計大師,他將東方式的思維融入書籍設計中,形成獨樹一幟的「杉浦設計」風潮,也是亞洲各國出版界、平面設計師慕名跨海習藝、求教的對象。他長期關注亞洲共同圈的文化,經常透過舉辦、參訪亞洲各國的博覽會與當地的設計師進行交流。本書收錄杉浦康平分別與六位來自三個亞洲國家,在本國各領風範的設計師之精彩對話,包括台灣《漢聲雜誌》發行人黃永松、中國大陸的呂敬人、韓國的安尚秀、鄭丙圭,以及印度的R.K.喬希(R.K.Joshi)和柯蒂.特里維迪(Kirti Trivedi)。
具有共同淵源的亞洲文化圈,在歐亞大陸上衍生出殊異而豐饒的文化果實。本書透過各國設計師的對話,激盪出設計思維的火花。對談內容觸及亞洲文化的內在涵養、融合古典與現代的創新設計思維、數位時代對傳統設計的衝擊與契機等,從對談中得以窺見亞洲設計文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並附有各國設計師融入本國文化智慧,展現精彩創意的設計作品圖片。
亞洲之書‧文字‧設計的创作者
· · · · · ·
-
杉浦康平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杉浦康平 Sugiura Kohei
一九三二年出生於東京。平面設計師、神戶藝術工科大學名譽教授。透過對意識領域予以形象化的獨特手法,一直以來對眾多創意人產生影響。將亞洲傳統的、神話的圖像、紋樣、造型的本質形容成「萬物照應的世界」,見諸於多部著作。策畫、促成多起介紹亞洲的展覽會,並經手相關圖書造本,同時與亞洲各國的設計師建立了密切往來。主要著作《日本的造型.亞洲的造型》(三省堂)、《造型的誕生》、《生命之樹.花的宇宙》(以上NHK出版)、《吞下宇宙》(講談社)、《扣響宇宙》(工作舍)。其他編著《視覺傳播》、《亞洲的宇宙觀》、《文字的宇宙》、《文字的祝祭》;作品集《疾風迅雷 雜誌設計的半個世紀》(TransArt)等。
喜欢读"亞洲之書‧文字‧設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亞洲之書‧文字‧設計"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疾风迅雷 8.7
-
- 设计大师の对话 7.6
-
- 造型的诞生 9.0
-
- 今日文字设计 8.2
-
- Point East 7.7
-
- 如何成為頂尖設計師 8.3
-
- 2005香港设计师协会奖 8.2
-
- LOGOLOGY 7.8
亞洲之書‧文字‧設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 条 )


理性与务实----日本人对设计的性格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并不是说我拜日。日本的设计还真是有一套自己的性格。读原研哉,田中一光,中西元男,等等,到现在读的川浦康平的设计理论。无一不让我感到理性的存在,以及做设计的态度。 对设计,并不是偶然性的纯粹的追求表面。而是系统的,务实的去构建设计的理念。以至于涌现出众... (展开)
请大家不要相信二手书转让里叫做“流浪的心”的人,他是个骗子~!!!
> 更多书评 21篇
论坛 · · · · · ·
亞洲之書‧文字‧設計 | 来自小虎设计 | 2008-12-04 00:11:3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7.0分 28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8.5分 2573人读过
-
DNPグラフィックデザインアーカイブ (2005)暂无评分 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爱的封面(书).... (左小兮)
- 设计类书籍 (9527)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设计只做字体 (读书步)
- 日本文化 (白静草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亞洲之書‧文字‧設計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Emily Fang 2021-02-19 13:38:13
古老的符號也可以運用在文字和圖案設計中,用的好就出彩,用不好就有一種土味。 比起圖案本身,更重要的是材質和layout
1 有用 viva 2011-03-29 12:06:08
宇宙、噪声...亚洲的文化~
0 有用 jcx 2018-07-12 11:29:39
虽是互相吹捧,但是有的内容很有启发了
0 有用 fv 2007-03-09 15:12:05
促进亚洲设计区域化的沟通与交流,以对话的形式记录在案,也是一本能启发自我文化发掘的书。
0 有用 recorderz 2007-02-09 14:56:16
Very good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