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eminar of Jacques Lacan 短评

热门
  • 3 Herr.Nos 2010-11-26 04:35:27

    真理源自谬误...

  • 2 狐面熊 2023-05-02 14:20:42 四川

    被爱的欲望是这样的一种欲里,即被爱的对象应该被如此对待,被束縛,被自己作为对象的绝对特殊性所奴役。他要求被爱,一个人想要因为一切而被爱 一不仅是为了一个人的自我,正如笛卡尔所说,而是为了一个人的头发颜色,为了一个人的特质,为了一个人的弱点,为了一切。 相反,我会相对的说,正因为如此,爱就是爱一个超越他或她表面的存在。爱的主动礼物是指向他者的,不是指向他的特异性,而是他的存在。 爱,现在不再被视为一种激情,而是一种主动的礼物,它总是超越想象的俘获,指向被爱主体的存在,指向他的特殊性。 这就是为什么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他的弱点和弯路,为什么它甚至可以承认他的错误,但是有一个点它会停下来,这个点只与存在有关,当被爱的存在在他对自己的背叛之路上走得太远,坚持自欺欺人时,爱就追不上了。

  • 2 以心电信 2024-02-10 14:38:29 天津

    共22章可抱团分成三个主题(后两个其实算一个): 塑造自身作为“弗洛伊德正统”的同时,通过对其理论文本进行再阐述引向“告别弗洛伊德”和自身(弗洛伊德原作翻译方向、维护弗洛伊德并驳独裁论、比较和批判荣格、引用分析病例并批判克莱因和安娜); 黑格尔论主体间性套上精神分析皮再讲一遍(患者与分析师关系、分析师视角的实操技法、花瓶图与镜像阶段); 符号的开放与可操作性。(“语言被建构-意识被建构”、移情与符号链、不断尝试附着但无从圆满的语义)。 克莱因的分析病例处记录一次分析诊疗详尽得极其有趣。

  • 1 animaux 2024-07-18 20:32:52 广东

    拉康的弗洛伊德解读精巧在于他真的“扬弃”了哲学,以弗洛伊德为旗帜,拉康让哲学成为了精神分析的史前史,一个可以随时调用的资源库。精神分析不需要像弗洛伊德那样对哲学避而不谈,而是可以随意使用它而不感到任何历史的负重(就像第五讲里伊波利特区分的Verneinung和Verwerfung一样,弗洛伊德对哲学的态度可以说是Verwerfung,而拉康则是Verneinung——在否定中重新赎回哲学)。甚至可以说,凭借拉康建立的弗洛伊德主义,我们可以让哲学真的变成一种“快乐的科学”

  • 0 忘予 2023-03-11 12:55:05 甘肃

    “这就是人们必须在分析中找到出路的恶性循环。分析技术的历史表明,如果总是更加强调阻抗的与自我有关的方面,那我们不是越发陷入其中了吗?换句话说,为什么主体越是肯定自己是自我,就越是疏远自己?那么,在自我之外,究竟是谁在寻求着认同?”

  • 0 佳木斯的菠萝 2024-08-05 04:44:32 广东

    读至‘XII Zeitlich-Entwicklungsgeschichte’。

  • 0 散焦Defocus 2024-10-05 20:35:00 广东

    大约120小时读完第一遍。跳跃却清晰。甚至清晰到怀疑是不是我理解有问题。想象界,镜像阶段、象征界、语言,许多核心的理论要点在第一期研讨班中都已经有了雏形。还有同学提问环节和病例的口述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理论。进入第二卷研讨班之前需要再花一些时间来梳理一下。

  • 0 Surtr_ 2025-03-09 14:08:53 美国

    所以之后要去读Balint,读拉康的东西是真的累。主要是结论都在齐泽克和其他后拉康思想家里看到过了,但拉康的推导过程使用的精神分析黑话是别人不用的 ps:看到有人说研讨班没必要按顺序读,下次试试

  • 0 西希弗的石头 2020-03-04 23:06:15

    从技术开始回到弗洛伊德

  • 1 虎谿三跳 2021-08-22 15:45:17

    和同學囫圇句讀過,似乎沒看完,無限期擱置。僅做標記

  • 0 豆友viGRV6FoD8 2022-12-14 15:29:53 广东

    第一期研讨班中已经有了拉康日后大部分理论的雏形,尤其是在想象界与象征界的层面上。在拥有了20世纪语言学、现象学、人类学、动物行为学、存在主义以及新黑格尔主义的材料的发展后,看拉康如何解读弗洛伊德文本中的技术性词汇,所谓践行“回到弗洛伊德”。 但不得不说,这本书编辑得挺乱的。

  • 1 SaSaMan 2011-09-04 23:27:41

    推介入門,任何人都應該看,不看就不要提拉康了,劍橋大師的英文譯筆,散文很美,有拉康法文典雅的味道。

  • 0 chair 2023-09-06 00:35:53 北京

    拉黑字幕组的中译。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