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略幽燕的创作者
· · · · · ·
-
曾瑞龙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曾瑞龙,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士、哲学硕士,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宋代军事史,生前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主要著作有:《宋朝史论》、《拓边西北:北宋中后期对夏战争研究》等,及学术论文多篇。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必先进贤退不肖以清其时,用能去不能以审其材,恩信号令以结其心,赏功罚罪以尽其力,恭俭节用以丰其财,徭役以时以阜其民。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9页 -
根据柯恩和古奇的研究,军事灾难由三个原因产生一无法从过去经验中学习(failure of learning)入无法推测可以预期的事变(failure of anticipation)与无法适应临阵的现况(failureof adaptation)。北宋经略幽燕是一系列典型的军事灾难。宋军受到五代相沿袭用的军事信念影响,偏好野战,崇尚奇袭。当面对相对上强大,亦同样擅长野战的辽军,宋人未能透过新的思维去改变战略的取向,不但令战斗风险偏高,也增加了发生军事灾难的可能性。简单地说,当对手不再是割据政权,而是边疆民族建立的国家的时候,北宋在大战略上虽然有所检讨,提出了内政主导的思路,但并没有随之而改变其军事战略。更严重的是,当第二次经略幽燕已经功败垂成之际,宋军没有迅速在战略和战术上转入防御,使败局进一步恶化。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绪 论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經略幽燕"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拓邊西北 8.7
-
- 北宋中央日常政务运行研究 8.7
-
- 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 8.7
-
- 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 9.2
-
- 兩宋史研究彙編 9.5
-
- 三朝北盟会编(全二册) 9.3
-
- 北宋武將研究 7.5
-
- 政绩考察与信息渠道 8.5
-
- 宋朝军制初探 8.9
經略幽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7 条 )


对曾瑞龙《经略幽燕》一书的几点质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曾瑞龙《经略幽燕: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年7月,定价:85元 谈及宋代的军事,人们多会想到重文抑武、强干弱枝乃至于屈辱求和这类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词汇,北宋开国之初,契丹的崛起,便给其立国蒙上了一层阴影,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 (展开)
【书评】古丹-读《经略幽燕: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有感
阅读者:童生-古丹(学号:Y003) 书评:1篇,年度书评:1篇 这本书非常牛,为什么呢? 从名字就能大概看出来,是一本讲北宋初期宋辽军事斗争的书。这本书与其他的类似的研究古典军事的书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军事史本身在断代历史研究中属于小众、冷门的领域,很大程度...
(展开)

宋辽战争真是你想的那样吗?
很久没有这样花时间读完一本纯学术的书了,一来是因为本书的主题——宋辽战争个人比较感兴趣;二来是因为作者用现代的军事战略角度解读这段历史很新颖。 在传统的历史研究中,关于宋辽战争中,宋朝为何失败,似乎早有定论。一方面是因为宋朝“以文治武”的国策导致军队战斗力...
(展开)

国际关系视野下的宋辽战争
重读此书(第一次看是在读国际关系研究生时在)概因最近对宋史有一定兴趣,找了一些主流著作,但观感有点一言难尽,总会在各处出现似曾相识的材料以及大差不差的观点。有做理论的学者就指出,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到底还有多少空间,值得商榷(国际关系是一个鲜明的反例,尽管扎根...
(展开)
> 更多书评 27篇
论坛 · · · · · ·
146.9元,打错了么 这么贵的一本书 | 来自迦尔底亚部落 | 1 回应 | 2010-08-22 18:03:4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9)8.6分 374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8.8分 390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國史領域内的臺港諸子 (Marcel·不廢弦歌)
- 海外的兩宋史研究(港臺版本) (Marcel·不廢弦歌)
- 宋代历史文化研究 (沙门)
- 遼金元西夏 (巳注销)
- 九分以上中国文史哲著作(乱序) (司空宅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經略幽燕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贝加尔海 2012-11-21 14:43:42
社科骨,史学心。默默地说比很多用国际政治理论套裁史料的论文和书好很多。从这点来说,作为史学专著,社会经济维度稍弱倒也无妨。
0 有用 希仁 2008-12-27 18:57:12
战略 战役计划 战术
0 有用 子尧 2014-04-15 06:00:11
写得真好
2 有用 新橋 2012-01-28 11:30:40
此书看点在于战略文化的精当剖析,尤其是作为背景的一些铺垫和穿插,论述把许多史料盘活,对一些不思而得的成说进行分析批判,极富启发性。
5 有用 韧勉 2011-09-16 21:17:47
从战略分析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研究中亮闪闪的一颗星,不过古代战争不仅仅是战略、战术一方面的因素,交通、地形、气候等作用也很明显,但这些作者都没有什么考虑,略显偏颇了,算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