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杜仑马特,西默农,格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副标题: 西欧犯罪小说选
译者: 张佩芬,王永年,梅绍武
出版年: 1980年
页数: 474页
定价: 1.15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界文学丛刊
统一书号: 10190-035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副标题: 西欧犯罪小说选
译者: 张佩芬,王永年,梅绍武
出版年: 1980年
页数: 474页
定价: 1.15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界文学丛刊
统一书号: 10190-035
内容简介 · · · · · ·
爲“世界文学丛刊第三辑”
诺言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一九二一~一九九〇),瑞士籍著名德语作家。一九四六年开始职业作家生涯,在戏剧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曾获德国曼海姆城颁发的席勒奖、瑞士伯尔尼市颁发的文学奖、意大利广播剧大奖等。迪伦马特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侦探推理小说。他塑造的贝尔拉赫探长成为世界“大侦探”画廊中的经典人物,为其赢得了世界级的声誉。
目录 · · · · · ·
诺言---(瑞士)弗.杜仑马特
玻璃笼子---(比利时)乔.西默农
第三个人---(英国)格.格林
侦探小说的衰亡---(英国)威·骚·毛姆
玻璃笼子---(比利时)乔.西默农
第三个人---(英国)格.格林
侦探小说的衰亡---(英国)威·骚·毛姆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快动手。你一停下来,就不会再开始;有一种特殊的怯场,使你忘掉了台词,一走了之,使你一碰到货色手指就哆嗦起来,使你肚子里翻酸水。快动手。他把四月份的一册放了回去,随便又拿了四册,是二月份、六月份、九月份、十月份的。他很快地翻了一遍,找可以比较的地方,然后又放回架子上去。他蹲了下来,求上帝赶快让扬起来的尘土落下来。为什么没有人对此有意见?许多人用一个地方,总是这样:没有人负责,没有人放在心上。他找夜班门卫的值勤登记本。他在最底下的一层找到了,夹在茶叶包和炼乳罐之间,放在信封式的卷宗夹里。门卫填写好以后,在你值班的十二小时之内送来给你两次,一次在午夜,一次在清晨六点,请你签名证明正确无误——天晓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夜班工作人员四散在大楼里,各处都有——然后把第六联保存起来,放在柜子里,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洪水”以前的手续,看来现在也是如此。 有一层架子上尽是尘土和茶叶包。他想,有多久没有人自己沏茶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1页 -
他不想就把她这样丢在黑暗中,在树丛下跌跌撞撞,所以他又把她送回到半道上,不过两人都没有说话。当他向马路上走去时,他听到她又在哼歌了,声音很大,简直是尖叫。可是同他心中当时感到的乱哄哄相比,这算不得什么,在这漆黑黑的夜里同一个天晓得最后会有什么结局的可怜的女人散步,使他的心中感到一阵阵的惊慌、愤怒和难受。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世界文学丛刊(共15册),
这套丛书还有
《血谷》《彩虹(1979年苏联中短篇小说集)》《苍氓》《伊戈尔·萨沃维奇》《夜驰白马》
等
。
喜欢读"诺言"的人也喜欢 · · · · · ·
诺言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代达罗斯的回归——迪伦马特侦探小说中的“迷宫”隐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张琳琳/文 原文载于《中华读书报·国际文化专刊》2020.1.1 一、从戏剧家到侦探小说家 瑞士著名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Friedrich Dürrenmatt,1921-1990)凭借《老妇还乡》、《物理学家》和《流星》等戏剧作品享誉世界。其怪诞的表现手段、对现实社会的“表演”以及认识论... (展开)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灰暗的世界
很久以前读过广东人民出版社版,只是时间久了,书也破旧了。前几年在旧书市上遇到上海文艺版,品相极好,也就收下。前一段日子,读完《间谍的遗产》,又翻出这本《诺言》,重读一遍《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多年之后重读这本书,感觉很有点不一样。以前作为惊险小说读,这...
(展开)

从《麦格雷警长的圣诞节》看西默农侦探小说特点
比利时法语作家乔治·西默农可能是世界上写作最快、作品最多的侦探作家,据说写过450部作品,其中警探麦格雷探案达80多部。国内至今出版的西默农作品也很多,从1980年9月群众出版社出版蔡鸿滨译本《黄狗》开始,到2016年5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8册《乔治·西默农作品分辑精华选...
(展开)

诺言,侦探们的安魂曲
1980年9月,《世界文学丛刊03 西欧犯罪小说选 诺言》收录张佩芬翻译的《诺言》,次年2月,傅惟慈主编的《外国现代惊险小说选集》第二集(即本书,广东人民版名为《麦格雷警长的圣诞节》)即收录了迪伦马特的《诺言》。 作为迪伦马特创作中期的犯罪小说,《诺言》显得很独特。 ...
(展开)

这本书最重要还是讲梅格雷的
那个英国电影是挺好看的,但是好歹也讲讲梅格雷吧。 就像一个连载的漫画,如果持续多年,那么后来的人物形象和最开初的比对,一定有所变化。可能是因为画家的画风都变了。相反,如果是一个超长篇的漫画,先后许多画匠都参与制作的,人物反而不会有大变化:一个定型的产品轻易...
(展开)
> 更多书评 11篇
论坛 · · · · · ·
等书来。 | 来自Little Icarus | 1 回应 | 2017-01-15 11:54:15 |
我很纳闷 | 来自烙仨糖饼 | 3 回应 | 2013-08-18 21:04:4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群众出版社 (2012)8.5分 268人读过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6)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9.1分 146人读过
-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1)9.0分 6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格雷厄姆·格林 (如雨乃可乐)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中短篇侦探小说集(进行中) (RMR)
- 格雷厄姆·格林 年表顺序作品大全 (王多功)
- 世界文学丛刊 (小米=qdmimi)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诺言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罗冰汗 2012-09-06 21:50:20
每个推理迷都值得看的书!
0 有用 伊坂幸太懒 2018-08-26 21:50:17
令人无力的推理小说
0 有用 风一中 2013-05-17 20:38:20
格林《第三个人》
0 有用 三点五 2006-07-23 17:30:55
06年7月23-30日
1 有用 向南 2023-11-18 22:45:24 广西
到家顺手摸了一本,两个小时,一口气看完迪伦马特的《诺言》,太赞了,完全颠覆了我对侦探小说的认知。传统的都是大侦探智斗歹徒,像福尔摩斯和波洛式的,充满着惩恶扬善,快意恩仇的天理,这本却不是,我们的主人公,最终还是没能抓到歹徒,却因为自己的一个承诺,因为自己的偏执,最终失了心智,他是对的,只是命运跟他开了玩笑,所谓季布一诺,千金难买。他那种舍弃一切的精神,才称得上真正的警探。与此同时,正义可能无声无息... 到家顺手摸了一本,两个小时,一口气看完迪伦马特的《诺言》,太赞了,完全颠覆了我对侦探小说的认知。传统的都是大侦探智斗歹徒,像福尔摩斯和波洛式的,充满着惩恶扬善,快意恩仇的天理,这本却不是,我们的主人公,最终还是没能抓到歹徒,却因为自己的一个承诺,因为自己的偏执,最终失了心智,他是对的,只是命运跟他开了玩笑,所谓季布一诺,千金难买。他那种舍弃一切的精神,才称得上真正的警探。与此同时,正义可能无声无息的伸张了,隐瞒真相的人有可能最后善终了,过程中背黑锅的人有可能屈死了,这才是人生。著名剧作家的中篇小说,两小时太值得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