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近三百年优秀学位论文编年选辑 (哲夫成城)
- 德里达 (Zelan)
- 米牛牛算算数 (米牛牛)
- 当代中国哲学丛书 (歧木零)
- 绝版 (yureruma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本原与延异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看建视界 2012-05-01 01:41:34
翻译还不错,没有出现很生僻的词,逻辑比较清晰
2 有用 桃吉诃德 2022-03-17 16:02:10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迄今为止读过最好的博论,以我对德里达、胡塞尔、海德格尔和康德的有限了解来看,本书不仅对德里达的前期思想梳理得清晰到位,对德里达与上述前辈思想之间的传承和颠覆关系也剖析得鞭辟入里。究其根源,在于始终牢牢把握住(前期)德里达的解构方法在本原问题上的切入,从而敏锐地把德里达与此前及此后的哲学家区分开,比如解构与拆构、踪迹与时间流等等看似相似的概念其间的根本不同。简单地说,德里达的解构针...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迄今为止读过最好的博论,以我对德里达、胡塞尔、海德格尔和康德的有限了解来看,本书不仅对德里达的前期思想梳理得清晰到位,对德里达与上述前辈思想之间的传承和颠覆关系也剖析得鞭辟入里。究其根源,在于始终牢牢把握住(前期)德里达的解构方法在本原问题上的切入,从而敏锐地把德里达与此前及此后的哲学家区分开,比如解构与拆构、踪迹与时间流等等看似相似的概念其间的根本不同。简单地说,德里达的解构针对的是传统形而上学中的在场概念,在拆解了语音中心、存在优先、无蔽本原之类的形而上学基础后,超越了在场/不在场的二元对立,将本原赋予了踪迹所指向的绝对他者,以及处于延异中的绝对未来,从这儿似乎呼应上了列维纳斯的“第一哲学”伦理学和阿甘本的“来临中的当下”。阅读需要一定现象学基础,果然现象学正统在中大( (展开)
0 有用 地上丝绒 2022-08-02 10:20:24
海德格尔那一部分先放着,待我下海游一圈再回来battle。读到最后高潮了,解构形而上学的新未来将能够带来什么?想读德里达狂飙突进时期的文本了哈哈。第二本德里达二手下来,对他的基本思路和脉络有了提纲式的了解,不知道是否/什么时候我会更深入每个部分。【德里达在西方哲学传统中解构时,东方早已经是先天的他者了;那他是在把西方变成他者的他者的延异吗?我们东方人该否省检自身的在场形而上学?是否存在一种东亚式的... 海德格尔那一部分先放着,待我下海游一圈再回来battle。读到最后高潮了,解构形而上学的新未来将能够带来什么?想读德里达狂飙突进时期的文本了哈哈。第二本德里达二手下来,对他的基本思路和脉络有了提纲式的了解,不知道是否/什么时候我会更深入每个部分。【德里达在西方哲学传统中解构时,东方早已经是先天的他者了;那他是在把西方变成他者的他者的延异吗?我们东方人该否省检自身的在场形而上学?是否存在一种东亚式的解构?】 (展开)
0 有用 徐无鬼 2007-11-22 17:39:16
不错了
2 有用 可乐爸爸 2011-07-27 23:57:14
是我迄今为止读到过的对德里达哲学最清晰的梳理
1 有用 超高校级肥狼 2022-11-20 20:51:01 上海
第一次了解德里达。给我的感觉是德里达和德国观念论尤其地接近。我甚至不会认为解构是在逆练黑格尔,相反这恰恰和黑格尔的思路一致。只有事后的观点才会把绝对精神理解为始终在场的、诸范畴底下同一的本原。从事前的观点而言,范畴的过渡间并不存在任何安全和根据,每一次过渡都是没有本原可依据的致命的一跃;绝对精神则变成范导性的绝对他者,是范畴作为延异/替补之链所指向的未来。这里难道不恰恰是谱系学/反考古学的奇异性在... 第一次了解德里达。给我的感觉是德里达和德国观念论尤其地接近。我甚至不会认为解构是在逆练黑格尔,相反这恰恰和黑格尔的思路一致。只有事后的观点才会把绝对精神理解为始终在场的、诸范畴底下同一的本原。从事前的观点而言,范畴的过渡间并不存在任何安全和根据,每一次过渡都是没有本原可依据的致命的一跃;绝对精神则变成范导性的绝对他者,是范畴作为延异/替补之链所指向的未来。这里难道不恰恰是谱系学/反考古学的奇异性在发挥作用? ps.比方说p315关于现在-共存,时间作为不可能性的可能性难道不就是黑狗的引力=斥力? (展开)
0 有用 LAstinta 2022-08-26 22:44:39 广东
消逝的暑假……
0 有用 地上丝绒 2022-08-02 10:20:24
海德格尔那一部分先放着,待我下海游一圈再回来battle。读到最后高潮了,解构形而上学的新未来将能够带来什么?想读德里达狂飙突进时期的文本了哈哈。第二本德里达二手下来,对他的基本思路和脉络有了提纲式的了解,不知道是否/什么时候我会更深入每个部分。【德里达在西方哲学传统中解构时,东方早已经是先天的他者了;那他是在把西方变成他者的他者的延异吗?我们东方人该否省检自身的在场形而上学?是否存在一种东亚式的... 海德格尔那一部分先放着,待我下海游一圈再回来battle。读到最后高潮了,解构形而上学的新未来将能够带来什么?想读德里达狂飙突进时期的文本了哈哈。第二本德里达二手下来,对他的基本思路和脉络有了提纲式的了解,不知道是否/什么时候我会更深入每个部分。【德里达在西方哲学传统中解构时,东方早已经是先天的他者了;那他是在把西方变成他者的他者的延异吗?我们东方人该否省检自身的在场形而上学?是否存在一种东亚式的解构?】 (展开)
2 有用 桃吉诃德 2022-03-17 16:02:10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迄今为止读过最好的博论,以我对德里达、胡塞尔、海德格尔和康德的有限了解来看,本书不仅对德里达的前期思想梳理得清晰到位,对德里达与上述前辈思想之间的传承和颠覆关系也剖析得鞭辟入里。究其根源,在于始终牢牢把握住(前期)德里达的解构方法在本原问题上的切入,从而敏锐地把德里达与此前及此后的哲学家区分开,比如解构与拆构、踪迹与时间流等等看似相似的概念其间的根本不同。简单地说,德里达的解构针...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迄今为止读过最好的博论,以我对德里达、胡塞尔、海德格尔和康德的有限了解来看,本书不仅对德里达的前期思想梳理得清晰到位,对德里达与上述前辈思想之间的传承和颠覆关系也剖析得鞭辟入里。究其根源,在于始终牢牢把握住(前期)德里达的解构方法在本原问题上的切入,从而敏锐地把德里达与此前及此后的哲学家区分开,比如解构与拆构、踪迹与时间流等等看似相似的概念其间的根本不同。简单地说,德里达的解构针对的是传统形而上学中的在场概念,在拆解了语音中心、存在优先、无蔽本原之类的形而上学基础后,超越了在场/不在场的二元对立,将本原赋予了踪迹所指向的绝对他者,以及处于延异中的绝对未来,从这儿似乎呼应上了列维纳斯的“第一哲学”伦理学和阿甘本的“来临中的当下”。阅读需要一定现象学基础,果然现象学正统在中大( (展开)
0 有用 JWT 2022-02-21 13:22:22
钟摆,大大小小的钟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