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其实重点读第一章已能大致把握其主要观点。毕竟是由单篇论文合编的,后面则多有重复;《历代都城与漕运》《论中国历史上的市镇》《明清的新型市镇》等也很值得一读。最大的感想是,自此看来,没有经济史的基础(至少是基本知识),便要去做城市的研究,似乎很是不够。单单靠城市史料的堆砌和排比,始终太浮了些吧。但斗胆一言,作者对先秦史的知识恐怕也不无问题,要论说起来感觉就不免偏执己说了。
有醍醐灌顶之感,用“余粮率”来说明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路径,用全书8篇文章来论述这个分析视角,看完后感觉是信服的。也和之前听过的很多关于中国城市发展的结论有诸多不同,例如唐长安城人口繁华程度并没以前所说的那么高;两宋城市化及大都市发展水平为历代最高,并非盛唐和明清;宋代之后江南市镇发展是人口过剩的结果,并非商品经济发展到很高阶段的产物,也顺带的解释了李约瑟之谜和中国为何近代深陷马尔萨斯陷阱。当然这也引出另一个问题,在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最高的两宋时期,为何没有诞生西洋的工业革命?
由著者此前論文整理而成,十分令人信服的分析方法、十分通俗易懂的敘述語言、絕對五分的中國現代史學著作。“大陆的史学家总是带着这样的成见。他们似乎坚信历史是不断向前向上发展的,一个城市的人口一定是前期小于后期。”
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余粮率。
赵冈这本书就是讲粮食与城市的关系
诚如小船老师所言,有颠覆之感。
对研究范式的重要反省:中国城市化起源和进程都是独特,有别与西方的。对其分析是无法简单放在西方城市研究的构架下进行的。
作为一个非历史专业的学生,想大致了解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主要脉络,这本论文集介绍得还是很清楚的,而且还有不少与西方古代城市发展的对比。
不足证
确实是论文集,所以好几个观点总是翻来覆去。提余粮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必要的,城乡议题得以贯通;不过慢慢的又写成了农业史,着力讨论明代以降江南的棉纺丝织业态。古代城市土地使用方式、中国城市化率为何在宋代达到顶峰后持续下降,都可以作进一步探察。
宏观方面对城市、市镇的叙述。
新颖的研究角度
主干内容在第一章讲完,余下篇幅为扩展。文笔直白,不故作晦涩,多处揶揄大陆学者的故作艰涩,难得能见到的坦诚。写到了一些被学者无视而重要的常识,观点很有启发,需再读。
汪洋闳肆 论大于史
从城市形成的客观条件来分析城市发展,展现了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不同的动因决定城市发展的稳定性,限制城市发展的客观因素决定了城市的未来。
很好的一本书,言简意赅!
新星校对不仔细,有明显的数字计算错误未更正、公式文字表述不准确等遗漏。作者观点还是很明晰的,在不同篇章一再呼应(重复),感觉是边读史料边凝练观点,分成不同篇章自然会有些“老调重弹”但也让人印象深刻。
据说不错
姜进老师课上曾今作为精读讨论的一本书,跟中国学者走的路子很不一样~
其实我是想看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
> 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5 有用 半隐 2009-10-11 10:20:00
其实重点读第一章已能大致把握其主要观点。毕竟是由单篇论文合编的,后面则多有重复;《历代都城与漕运》《论中国历史上的市镇》《明清的新型市镇》等也很值得一读。最大的感想是,自此看来,没有经济史的基础(至少是基本知识),便要去做城市的研究,似乎很是不够。单单靠城市史料的堆砌和排比,始终太浮了些吧。但斗胆一言,作者对先秦史的知识恐怕也不无问题,要论说起来感觉就不免偏执己说了。
4 有用 168 Hours 2014-02-27 17:01:12
有醍醐灌顶之感,用“余粮率”来说明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路径,用全书8篇文章来论述这个分析视角,看完后感觉是信服的。也和之前听过的很多关于中国城市发展的结论有诸多不同,例如唐长安城人口繁华程度并没以前所说的那么高;两宋城市化及大都市发展水平为历代最高,并非盛唐和明清;宋代之后江南市镇发展是人口过剩的结果,并非商品经济发展到很高阶段的产物,也顺带的解释了李约瑟之谜和中国为何近代深陷马尔萨斯陷阱。当然这也引出另一个问题,在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最高的两宋时期,为何没有诞生西洋的工业革命?
3 有用 Drunk_Marty 2011-12-01 00:10:26
由著者此前論文整理而成,十分令人信服的分析方法、十分通俗易懂的敘述語言、絕對五分的中國現代史學著作。“大陆的史学家总是带着这样的成见。他们似乎坚信历史是不断向前向上发展的,一个城市的人口一定是前期小于后期。”
2 有用 惟乔 2020-03-20 17:15:31
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余粮率。
1 有用 格陵の夏虫 2010-07-20 22:09:40
赵冈这本书就是讲粮食与城市的关系
0 有用 藕粽 2010-03-06 23:30:11
诚如小船老师所言,有颠覆之感。
0 有用 StrawDog 2014-02-04 06:09:41
对研究范式的重要反省:中国城市化起源和进程都是独特,有别与西方的。对其分析是无法简单放在西方城市研究的构架下进行的。
0 有用 春天的枫叶 2011-12-13 21:48:47
作为一个非历史专业的学生,想大致了解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主要脉络,这本论文集介绍得还是很清楚的,而且还有不少与西方古代城市发展的对比。
0 有用 Steed 2011-03-09 22:14:21
不足证
0 有用 dromobabel 2013-10-29 00:51:15
确实是论文集,所以好几个观点总是翻来覆去。提余粮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必要的,城乡议题得以贯通;不过慢慢的又写成了农业史,着力讨论明代以降江南的棉纺丝织业态。古代城市土地使用方式、中国城市化率为何在宋代达到顶峰后持续下降,都可以作进一步探察。
0 有用 cadastral 2008-04-04 22:40:33
宏观方面对城市、市镇的叙述。
0 有用 米虫慧々要减脂 2007-10-03 23:35:28
新颖的研究角度
1 有用 邦迪邦迪 2015-11-02 11:04:58
主干内容在第一章讲完,余下篇幅为扩展。文笔直白,不故作晦涩,多处揶揄大陆学者的故作艰涩,难得能见到的坦诚。写到了一些被学者无视而重要的常识,观点很有启发,需再读。
0 有用 NAGA 2015-03-03 05:46:26
汪洋闳肆 论大于史
0 有用 每个比喻都是危险的开始 2007-10-07 22:42:57
从城市形成的客观条件来分析城市发展,展现了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不同的动因决定城市发展的稳定性,限制城市发展的客观因素决定了城市的未来。
0 有用 钉子 2007-08-15 18:27:04
很好的一本书,言简意赅!
0 有用 三三黔首 2011-12-19 10:23:00
新星校对不仔细,有明显的数字计算错误未更正、公式文字表述不准确等遗漏。作者观点还是很明晰的,在不同篇章一再呼应(重复),感觉是边读史料边凝练观点,分成不同篇章自然会有些“老调重弹”但也让人印象深刻。
0 有用 zero_fangying 2008-11-26 01:08:13
据说不错
0 有用 Lorenzo 2013-12-15 19:03:15
姜进老师课上曾今作为精读讨论的一本书,跟中国学者走的路子很不一样~
0 有用 suika 2011-04-25 13:35:01
其实我是想看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