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余谓游戏笔墨之妙,必须绘形绘声。传真者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传奇者能绘声,而不能绘形,每为憾焉。若夫形声兼绘者,余于诸才子书,并《聊斋》、《红楼梦》外,则首推石函氏之《品花宝鉴》矣。
传闻石函氏本江南名宿,半生潦倒,一第蹉跎,足迹半天下。所历名山大川,聚为胸中丘壑,发为文章,故邪邪正正,悉能如见其人,真说部中之另具一格者。
余从友人处多方借抄,其中错落,不一而足。正订未半,而借者踵至,虽欲卒读,几不可得。后闻外问已有刻传之举,又复各处探听,始知刻未数卷,主人他出,已将其板付之梓人。梓人知余处有抄本,是以商之于余,欲卒成之。即将所刻者呈余披阅。非特鲁鱼亥豕,且与前所借抄之本少有不同。
今年春,愁病交集,恨无可遣,终日在药炉茗碗间消磨岁月,颇觉自苦,聊借此以遣病魔。再三校阅,删订画一,七越月而刻成。若非余旧有抄本,则此数卷之板,竞为爨下物矣。
至于石函氏,...
余谓游戏笔墨之妙,必须绘形绘声。传真者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传奇者能绘声,而不能绘形,每为憾焉。若夫形声兼绘者,余于诸才子书,并《聊斋》、《红楼梦》外,则首推石函氏之《品花宝鉴》矣。
传闻石函氏本江南名宿,半生潦倒,一第蹉跎,足迹半天下。所历名山大川,聚为胸中丘壑,发为文章,故邪邪正正,悉能如见其人,真说部中之另具一格者。
余从友人处多方借抄,其中错落,不一而足。正订未半,而借者踵至,虽欲卒读,几不可得。后闻外问已有刻传之举,又复各处探听,始知刻未数卷,主人他出,已将其板付之梓人。梓人知余处有抄本,是以商之于余,欲卒成之。即将所刻者呈余披阅。非特鲁鱼亥豕,且与前所借抄之本少有不同。
今年春,愁病交集,恨无可遣,终日在药炉茗碗间消磨岁月,颇觉自苦,聊借此以遣病魔。再三校阅,删订画一,七越月而刻成。若非余旧有抄本,则此数卷之板,竞为爨下物矣。
至于石函氏,与余未经谋面,是书竟赖余以传,事有因缘,殆可深信。尝读韩文云: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又云: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余但取其鸣之善,而欲使天下之人皆闻其鸣,借纸上之形声,供目前之啸傲。镜花水月,过眼皆空;海市蜃楼,到头是幻。又何论夫形为谁之形,声为谁之声,更何论夫绘形绘声者之为何如人耶!世多达者,当不河汉余言。是为序。
幻中了幻居士
品花宝鉴的创作者
· · · · · ·
-
陈森 作者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佩秋笑道:“我最爱念的是七绝杜牧之的几首,‘折戟沉沙铁未销’,‘烟笼寒水月笼沙’,‘青山隐隐水迢迢’,‘落魄江湖载酒行’,‘银烛秋光冷画屏’,李义山之‘君问归期未有期’,温飞卿之‘冰□银床梦不成’。七律是李义山的《无题》六首,与沈佺期的‘卢家少妇郁金堂’,元微之的‘谢公最小偏怜女’。五律喜欢的甚多。七古我只爱《长恨歌》、《琵琶行》。五古我只爱李太白之‘长安一片月’与‘妾发初覆额’两首。”蓉华道:“你喜欢,我也喜欢些。五古如孟郊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杜工部之‘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写得这般沉痛。七古如李太白之《长相思》、《行路难》、《金陵酒肆》,岑参之《走马行》,杜少陵之《古柏行》、《公孙大娘舞剑器》, 韩昌黎之《石鼓歌》,李义山之《韩碑》。五律如‘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时有落花至,远随春水香’,‘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七律如崔颢之‘□荛太华俯咸京’,崔曙之‘汉文皇帝有高台’,李白之‘凤凰台上凤凰游’,你倒不得意么?”佩秋道:“我也有得意的,譬如那大家的诗力量大,我就不能学他。若小巧些的,意远情长,还容易领略些。”琼华道:“《唐诗三百首》,真是全唐诗中的精液,而温李七古止载义山《韩碑》一篇,便于初学津梁。若以的看去,一诗有一诗的好处,亦不可以优劣论。但我看时人多好做七律,以其格局工整,可以写景,又可以传情,无如诗中最难学的就是他,我倒怕做,只好做七古。 唐诗中的七古佳者亦难尽述,即如《三百首》中,如岑参之《白雪歌》内云: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保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写塞外胡天,偏用梨花、珠帘、罗幕、狐裘、锦衾、角弓、铁衣等字相间成文,便成了清清冷冷的世界,妙在言语之外。 高适之《燕歌行》云: 战士穷边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54页 -
子玉問道:「先生方才說唐詩中晚之分,小姪以唐詩自然推李、杜、韓三家,而王荊公定詩則稱杜、李,又選杜、韓、歐、李四家詩,則以李太白居四。元微之亦謂杜在李上,其優劣之意見於《工部墓志》。以太白天才,竟有不滿人意處。韓昌黎則云:『李杜文章在,光燄萬丈長。不知群兒愚,何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乃自真心傾倒之意,究何所折衷?」 道生道:「詩以性情所近,近李則好李,近杜則好杜,李、杜兼近則兼好矣。元微之粗率之文,頹唐之句,於李豈能相近?自然尊杜而貶李。王荊公謂李只是一個家法,杜則能包羅眾體,殊不知李亦何嘗不包羅眾體,特以不屑為瑣語,人即疑其不能。大抵論太白之詩,皆喜其天才橫逸,有石破天驚之妙。《蜀道》、《天姥》諸篇,摹擬甚多,而我獨愛其《烏棲曲》、《烏夜啼》等篇,如《烏棲曲》云: 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裡醉西施。吳歌楚舞歡未畢,西山欲銜半邊日。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東方漸高奈樂何! 其《烏夜啼》云: 黃雲城邊烏欲棲,歸飛啞啞枝上啼。機中織錦秦川女,碧紗如煙隔窗語。停梭悵然憶遠人,獨宿空房淚如雨。 其高才逸氣,與陳拾遺同聲合調。且其論詩云:『梁陳以來,豔薄斯極,沈休文又尚以聲律。將復古道,非我而誰。』故律詩殊少。常言寄興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以鄙見論之,李詩可以紹古,而杜詩可以開今,其中少有分辨,故非拘於聲調俳優者之所可擬議也。昌黎古詩,直追雅頌,有西京之遺風,其五七古尤好異鬥奇,怪誕百出,能傳李、杜所未傳。讀《南山》等篇,而《三都》、《兩京》不能專美於前。人既無其博奧,又無其才力,盡見滿紙黝黑,嶄嶄崿崿,所以目為文體,至有韻之文不可讀之說。此何異聽《鈞天》之樂,而謂其音節未諧。特其五七言絕句及近體詩非其所好,只備詩中一格,原不欲後人學詩,僅學其五七言絕句小詩也。」此一番議論,議論得個個首肯,寶珠、蕙芳等亦頗能領會。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38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品花宝鉴"的人也喜欢 · · · · · ·
品花宝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5 条 )


《品花宝鉴》隐托人名
> 更多书评 2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8 )
-
中华书局 (2004)7.3分 789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7.2分 188人读过
-
人民中国出版社 (1993)7.0分 93人读过
-
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6)7.6分 4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国小说史略 (Manwe)
- 中国古典小说普及丛书·齐鲁书社 (显微无间)
- 身外之物 (陶北)
- 中國文學史-2 (张峻玮 William)
- 中国小说待购待读 (希尼莫)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品花宝鉴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无它 2009-01-01 21:46:38
真受不了琴言。动不动生气流泪。拿个帕子盖脸上。崩溃。
0 有用 X316 2015-10-04 18:14:10
好看~就是有些内容比较累赘
0 有用 octopus 2024-07-16 16:57:06 广东
并没看完,看不下去
0 有用 阿悦 2010-01-04 13:44:19
蛮矫情的,跟《穿裘皮的维纳斯》一样,都是资料价值高于艺术价值。
0 有用 贡汉 2021-06-19 10:13:16
翻了几回,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