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erman Melville
/
[美] 梅尔维尔
出版社: Melville House Publishing
副标题: A Story of Wall Street
出版年: 2017-6-30
页数: 64
定价: GBP 7.99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974607801
出版社: Melville House Publishing
副标题: A Story of Wall Street
出版年: 2017-6-30
页数: 64
定价: GBP 7.99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974607801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病/狂 (CL)
- 101 to go !!!!!!!! (玻璃风铃的眼泪)
- 巴特比和他的小伙伴们 (看不见的城市)
- 文学体验导引相关 (mibo lost)
- College Board 官方推荐书单 (langlibGSM)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1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Bartleby the Scrivener的评论:
feed: rss 2.0
8 有用 A000模具加工 2017-01-16 14:59:30
读bartleby the scrivener,购齐泽克同款I would prefer not to T恤,不要三四千,不要一两千,只要998
2 有用 有个小村 2016-05-09 05:25:07
律师问Bartleby, "Will you quite me?" 像不像爱情小说
1 有用 Eugene. 2023-12-05 01:51:47 四川
对梅尔维尔,以前只读过一篇翻译得很差的莫比迪克节选,这次读原文确实有些新鲜的感受,比如以前从来没想到过,“Es Muss Sein?”的下一句能接“I Would Prefer Not To”。但对Bartleby 其人其事,我像书中律师自述的一样,有点“tore myself from him ”——因为总体而言,尽管梅尔维尔塑造了一种对于规训不乏幽默的终极反抗,Bartleby终究还是代表了一... 对梅尔维尔,以前只读过一篇翻译得很差的莫比迪克节选,这次读原文确实有些新鲜的感受,比如以前从来没想到过,“Es Muss Sein?”的下一句能接“I Would Prefer Not To”。但对Bartleby 其人其事,我像书中律师自述的一样,有点“tore myself from him ”——因为总体而言,尽管梅尔维尔塑造了一种对于规训不乏幽默的终极反抗,Bartleby终究还是代表了一种深刻的无望、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放弃、一种沟通接触之不可能,他的结局是对生命存在本身的否认(尽管它的矛头指向社会本身的运行结构),因此我很难在承认这种“殉道”或是“先锋”的前提下,构建自己的内在结构。 (展开)
18 有用 何 2014-10-24 16:37:44
Bartleby the Scrivener是美国文学课上最喜欢的一篇文章。终于找到了占领华尔街他们说着的话 I prefer not to的出处. Bartleby选择用消解自己的意义对抗时代的虚无,而自以为高明的我们也许也不过是站在人群中慢慢死去。看书的时候我总是得反复想起梭罗的话The mass of men lead lives of quiet desperation.
2 有用 warhol Tenn 2015-02-22 22:43:50
资本社会冷漠,但是想象中的社会主义又是虚无的,因为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