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里子集 短评

热门
  • 0 F . 2020-03-07 21:17:48

    浏览完黄裳的第三本作品集,对这位前辈的主观感受越来越明晰。 黄裳是一位博学的记者,文章写得太过于平实,缺少灵动,更不必谈才情了。也许正是他的工作经历,导致他的文章相对平庸一些。他写周作人突然情绪失控般“讨伐”,而我读他的文章却总不自觉地拿他与周作人的文章做比较,文章结构很像,深度、文章的把控能力却远不如周作人。 关于“得到”,往往只注重了其表面意思,就是要得到先前所不知道的知识、闻所未闻的真理。近日所读的这些杂文集、一些流水帐似的游记随笔很乏味无力,淡如白开水,这让我有了另一种“得到”——我急于去读先秦的宝藏,不再过于迷恋当下的一些杂文,这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么?貌似有点把这些杂文当作反面教材的意思,这实属无心也无意,且先前也喜欢过,现在不喜欢了,有变化、有进步,那也是一种“得到”吧。

  • 0 Pool 2015-01-17 15:44:27

    前面的游记很有意思。作者对周作人很不齿。

  • 0 季米 2024-06-21 17:35:46 浙江

    黄裳读书很多,对古籍很有研究,早年还翻译过外国文学作品,电机系的出身有这么高的文史水平,确实可以体现出民国那一代人的风采。他算是喜欢“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每到一地少不了写游记,虽然并不很出彩,到也记下了当年的人文景观,对比下来,还是有些价值的,多年后重读也还是能看得下去,这是他文章比较特别的地方。其历史散文视域较宽,材料充足,注重历史细节,当年我可是被深深吸引,重读还是觉得有水平的。本书的文章写到了山川风物、历史人事、清雅书话、珍本题跋等,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特别是读书类文字读来有吸引力,可说常读常新。但那些杂文和早期的文章,现在读来就差了点感觉,其观念非常陈旧,可谓无甚高论。比如85年写的《胡适的六言诗》还是对胡适阴阳怪气,只能说那时划他右派确实是划错了。

  • 0 子反 2014-09-07 09:22:54

    有段时间很喜欢看黄裳的散文 看到有全套的就收了 文化随笔写的不错

  • 0 鼓腹而游 2022-12-20 16:57:50 海南

    文字不太有嚼头啊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