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包天笑是我国晚清民初的作家,又是翻译界前驱,新闻界耆宿,鸳鸯蝴蝶派代表之一,一生著述相当可观。作为作家和编辑,他的出版活动频繁,成就显赫,在近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引人注目的一页。
包天笑晚年移居香港,脱离了编辑出版工作,专心创作。75岁时写过自传,只写到30岁时的经历,已有20万言,对苏州风俗记载很详。《大华》杂志请他根据自传写《钏影楼回忆录》,编印成书时他已96岁,续编刊行时包乃98岁矣。
钏影楼回忆录的创作者
· · · · · ·
-
包天笑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包天笑是我国晚清民初的作家,又是翻译界前驱,新闻界耆宿,鸳鸯蝴蝶派代表之一,一生著述相当可观。作为作家和编辑,他的出版活动频繁,成就显赫,在近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引人注目的一页。 包天笑晚年移居香港,脱离了编辑出版工作,专心创作。75岁时写过自传,只写到30岁时的经历,已有20万言,对苏州风俗记载很详。《大华》杂志请他根据自传写《钏影楼回忆录》,编印成书时他已96岁,续编刊行时包乃98岁矣。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既而上海除了那种缩小的石印书,最是损人眼睛,而且那些出版商,还印出了许多《大题文府》,《小题文府》、《试帖诗集腋》等等书籍,那是搜集了前人所作的八股文、八韵诗,以供人抄袭獭祭之用,这是他们一种投机事业。印出来的字,小得比蝇头蚊脚还要纤细,有的必须用了显微镜,方可以看得出。这些书都是为了考试时,便于夹带用的,岁销场奇好。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2页 -
当时苏州有一个禁令,城里只许唱昆剧,不许唱京戏。所以京戏到苏州来,只许在城外普安桥那个戏馆里唱。苏州当时的戏剧,以昆剧为正宗,其馀所谓京班、徽班等等,都好像野狐禅、杂牌军一般。而且当时城内城外,好像分了两个疆界,城里是要整肃的,不能五方杂处,城外就可以马马虎虎一点了。。 唱昆戏的都是苏州本地人,缙绅子弟,喜欢拍曲子的很多,有时也来一个“爷台会串”(又叫做清客串),哄动城内外,真是万人空巷。京戏在苏州,却没有那种盛况。京戏大概是从上海来的,也有从各方来的,他们所谓外江班,到苏州来打野鸡的。昆戏为士大夫所欣赏,从不加以禁止,京戏则有时要加以取缔了。京戏中有许多如《卖胭脂》、《卖绒花》、《打樱桃》、《打斋饭》、《小上坟》、《荡湖船》等,官厅目为淫戏,便禁止不许唱了(按:从前无警察,所谓官厅者,指县衙门而言)。 除戏剧而外,苏州最流行的是说书。说书分两派,一派说大书的,称之为平话,只用醒木一方,所说的书,如《三国》、《水浒》、《岳传》、《英烈》《金台传》之类;一派说小书的,称之为弹词,因为它是要唱的,所以有三弦、琵琶等和之,所说的书,如《描金风、《珍珠塔》、《玉鳍蜓》《白蛇传》《三笑姻缘》之类。这些大书小书,我都听过,但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儿童,都是喜欢大书。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民国笔记小说大观(共30册),
这套丛书还有
《近代笔记过眼录》《清代名人轶事》《异辞录》《民国野史》《南巡秘记》
等
。
喜欢读"钏影楼回忆录"的人也喜欢 · · · · · ·
钏影楼回忆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書邊雜談:話說“窰變”》
《書邊雜談:話說“窰變”》 封建士大夫媚上凌下、男尊女卑意識的浸淫,在中國社會的舊日文字中,可謂是無所不在,即便是一本正經端著讀書著述架子的文化人,也莫不如是。 窰變無雙,汝窰、定窰、鈞窰、官窰、哥窰,宋瓷五大名窰,大多珍罕造化得自窰變。於是乎大談窰變,甚至...
(展开)

包天笑和《钏影楼回忆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包天笑和《钏影楼回忆录》 柳已青 在逛书店时发现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了此书,作为史学回忆录丛书之一,与《高宗武回忆录》、陶希圣《潮流与点滴》一起推出的。 包天笑(1876—1973),苏州人,名公毅,笔名天笑、拈花、微妙、迦叶、钏影楼主等。在《钏影楼回忆录》... (展开)
清末苏州风俗民情(一)
包天笑,(1876-1973),苏州人,初名清柱,又名公毅,字朗孙,笔名天笑等。 清末民初,苏州一度为江苏省会。 五岁开蒙,当时住城西刘家浜,三家合住,大宅院。 送学堂:苏州风俗,父亲不送,母舅,叔伯送。穿礼服。 用品:书箱,四书,一匣方块字,文房四宝,笔筒,笔架,墨床,...
(展开)

【第七十一頁書】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九七一年,《釧影樓回憶錄》初次出版,同為文化界賢達的柯榮欣先生為其寫序,開篇便隱隱有鴻篇巨著的氣概: 姑蘇天笑包先生誕生於一八七六年,距鴉片戰爭祗三十五年,現高壽九十六歲。 …… 回顧先生誕生以來這九十五年,正是我們祖國在各國帝國主義蹂躪侵略中,逐漸覺醒,經... (展开)
是回忆录,更是晚清民国社会生活史
初被这本大部头给吓到,最近断断续续读了十来天,被包先生的趣闻轶事吸引。说起来,我作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包先生作为报人,我与包先生还在一个圈子里呢。这本书大致讲了包先生一生三个时期的故事,幼年上学、青中年教书卖文做记者、晚年做书的往事回忆,每一部份都不是...
(展开)
> 更多书评 10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上海三联书店 (2014)8.5分 169人读过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8.5分 279人读过
-
大華出版社 (1971)9.5分 4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民国回忆录 (Sab)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学者文化人回忆录 (Ddforever)
- 城南旧事 (折扇)
- 民国电影史 (鱼筱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钏影楼回忆录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namik_ercan 2017-10-19 23:09:43
而包天笑的回憶錄則有不少民間生活的細節,就如雨果的《悲慘世界》因為多處與主線劇情無關的社會剪影而被稱為十九世紀法國社會的百科全書,《釧影樓回憶錄》也不啻是辛亥革命前後的中國風情幻燈片,4顆星
0 有用 杨成堉 2011-01-27 15:01:55
写得比较平淡,看不出传说中的特立独行,也不像有很高的学问和境界,也许是晚年的谦虚低调吧。大概就是一个出身普通资质一般的孩子如何在动荡的时代和家庭生活中辗转谋生,逐渐拓展眼界和人脉,走上安身立命之途的故事。不过至少可以看看清末西潮冲击传统时的世相。
0 有用 中关村村花🌸 2020-02-03 08:41:56
包天笑的回忆录中除了自己的事情之外还记载了很多当时的风土人情、社会习惯还有文人间的交往,十分有趣,可以了解晚清士人的生活状态,可以说是一部晚清士人和民国知识分子的生命史。续编里的49年日记也很有看头。包天笑可以算是一个从旧式文人到新式知识分子转型的比较顺利且成功的人物了,一个当然得益于他自己乐于尝试新鲜事物的性格,再一个也要得益于他出生在苏州这样一个东南沿海、风气开化比较早的地方。看了这么多日记回... 包天笑的回忆录中除了自己的事情之外还记载了很多当时的风土人情、社会习惯还有文人间的交往,十分有趣,可以了解晚清士人的生活状态,可以说是一部晚清士人和民国知识分子的生命史。续编里的49年日记也很有看头。包天笑可以算是一个从旧式文人到新式知识分子转型的比较顺利且成功的人物了,一个当然得益于他自己乐于尝试新鲜事物的性格,再一个也要得益于他出生在苏州这样一个东南沿海、风气开化比较早的地方。看了这么多日记回忆录,最大的感慨就是一个人如果想成功就一定要多交际多干事,不能每天光看书😂 (展开)
0 有用 飘啊飘 2012-01-11 09:59:37
没看完。。
1 有用 W 2013-05-30 14:13:51
读书,家道中落,教书,入报社,写小说。如他的名字一样,包天笑,笑看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