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与画家的笔记(4)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学级崩坏 (阿门阿前有棵葡萄树)

    为什么万历皇帝对西方逼真写实的绘画艺术不甚欣赏而利玛窦也无法理解当时中国的绘画审美观念?这实际上是一个关于艺术何以如此呈现的问题。这属于艺术史研究的范畴,但不能纯粹以图像为线索进行研究,因为图像仍然是演进过程中的表象,而其本质则需要追寻历史本身的逻辑,从而揭示美术史现象的原因。 问题: 1.什么是历史本身的逻辑?它的内涵是什么?外延是什么? 2.历史本身的逻辑和美术史现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探寻美术现象...

    2022-11-28 21:16:06

  • 学级崩坏 (阿门阿前有棵葡萄树)

    将西方同时代米开朗琪罗作西斯廷教堂壁画与文征明模仿宋人郭熙作《关山积雪图》比较,侧重阐述二者不同的创作心理机制。 前者是向外,表现在为名为利而作,为竞争超越他人而作。后者则趋向内,为追求“物我合一”而作。区别在于社会环境和个人物质环境的不同。前者处在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且时长为经济所烦忧,后者则为中国传统社会士大夫阶层成员,家境殷实,社会地位较高,生活可清闲。因而,中国文人作画在艺术上具有与西方...

    2022-11-28 21:14:21

  • 学级崩坏 (阿门阿前有棵葡萄树)

    一、十五六世纪明朝的自由与伪自由 由于儒士人格的确立,中国儒士在“游于艺”时注重的是“游”,这是修养心性的途径,也是达到心灵自由的途径。在这一点上,他们不会以绘事攀附权贵。而这种心理也凝结在其血液之中。为什么呢? 先从儒士人格的产生说起。孔子是自上而下设计政治制度的,“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达到和谐共之的方法是“孝”。社会的发展仰赖于君主。如果处于昏君之世,“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主张修身...

    2022-11-28 21:12:14

  • 学级崩坏 (阿门阿前有棵葡萄树)

    将西方同时代米开朗琪罗作西斯廷教堂壁画与文征明模仿宋人郭熙作《关山积雪图》比较。侧重阐述二者不同的创作心理机制,前者是向外,表现在为名为利而作,为竞争超越他人而作。后者则趋向内,为追求“物我合一”而作。区别在于社会环境和个人物质环境的不同。前者处在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且时长为经济所烦忧,后者则为中国传统社会士大夫阶层成员,家境殷实,社会地位较高,生活可清闲。因而,中国文人作画在艺术上具有与西方...

    2019-12-18 21:30:21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儒生与画家

>儒生与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