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and Other Writings
译者: 荣如德
出版年: 2006-8
页数: 321
定价: 1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译文名著文库
ISBN: 9787532739530
内容简介 · · · · · ·
美少年道连·葛雷面对好友霍尔沃德为他画好的肖像,说:“如果我能够永葆青春,而让这幅画像去变老……我愿拿我的灵魂换青春!”这一荒唐的愿望构成了唯美主义代表作家王尔德唯一长篇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的情节基础。不料此言一出,竟一语成谶。环境影响和追求享乐的结果,导致葛雷在自我放纵的泥淖中越陷越深,直至彻底毁灭。
书中还收入了王尔德的两部中篇名作,基本囊括了王尔德的小说精华。
道连·葛雷的画像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王尔德生于都柏林的一个家世卓越的家庭,是家中的次子,全名为:奥斯卡·芬葛·欧佛雷泰·威尔斯·王尔德(Oscar Fingal O’Flahertie Wills Wilde)。他的父亲威廉姆·王尔德爵士是一个外科医生,他的母亲是一位诗人与作家。王尔德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他获得了都柏林圣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的奖学金,1874年,他进入牛津大学迈格德林学院(Magdalen College)学习。在牛津,王尔德受到了沃尔特·佩特及约翰·拉斯金的审美影响,并接触了新黑格尔派哲学、达尔文进化论和拉斐尔前派的作品,这为他之后成为唯美主义先锋作家确立了方向。当时,虽然年轻的王尔德还没有获得一个文学奖项,但服装惹眼、谈吐机智、特立独行的他在社会上已经小有名气,一些杂志甚至刊登着讽刺他的文章。
1882年,王尔德在美国作了一个精彩的巡回讲座,两年...
王尔德生于都柏林的一个家世卓越的家庭,是家中的次子,全名为:奥斯卡·芬葛·欧佛雷泰·威尔斯·王尔德(Oscar Fingal O’Flahertie Wills Wilde)。他的父亲威廉姆·王尔德爵士是一个外科医生,他的母亲是一位诗人与作家。王尔德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他获得了都柏林圣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的奖学金,1874年,他进入牛津大学迈格德林学院(Magdalen College)学习。在牛津,王尔德受到了沃尔特·佩特及约翰·拉斯金的审美影响,并接触了新黑格尔派哲学、达尔文进化论和拉斐尔前派的作品,这为他之后成为唯美主义先锋作家确立了方向。当时,虽然年轻的王尔德还没有获得一个文学奖项,但服装惹眼、谈吐机智、特立独行的他在社会上已经小有名气,一些杂志甚至刊登着讽刺他的文章。
1882年,王尔德在美国作了一个精彩的巡回讲座,两年后他与 Constance Lloyd 成婚,两名儿子 Cyril 与 Vyvyan 亦分别在1885年与1886年出生。1887年王尔德成为一家妇女杂志的执行总编辑,那上面发表着他的一些小说、评论和诗。王尔德的作品以其词藻华美、立意新颖和观点鲜明闻名,他的第一本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发表于1891年,之后他又发表了散文《社会主义下人的灵魂》,这两部作品都十分成功,但真正为王尔德赢得名誉的是他的戏剧作品。可以说他的每一部戏剧作品都受着热烈的欢迎,有一个时期,伦敦的舞台上竟同时上演着他的三部作品。
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英国上流社会市侩腐朽,新旧风尚的冲突激烈,王尔德的自由作风和大胆的政治作风很快使他成为了这场冲突的牺牲品。1895年,昆斯拜瑞侯爵(Marquess of Queensberry)因儿子阿尔弗瑞德·道格拉斯(Lord Alfred 'Bosie' Douglas)与王尔德交往而令到父子不和,并公然斥责王尔德是一个 "somdomite"。对此,愤怒的阿尔弗瑞德叫王尔德立刻上诉告侯爵败坏他的名誉,可惜王尔德不但上诉失败,更被反告曾“commit acts of gross indecency”。根据当时英国苛刻的刑事法,王尔德被判有罪,在瑞丁和本顿维尔监狱服了两年苦役。这两年,王尔德停止了戏剧创作,而构思了诗作《瑞丁监狱之歌》和忏悔录《深渊书简》,在这两部作品中已很难寻得唯美主义的影响。在王尔德服刑期间,Constance与两个孩子改姓为Holland兼移居意大利,而他大多数的朋友则对他避之唯恐不及,当中只有寥寥数人如戏剧作家萧伯纳仍挺身维护他。
1897年获释后,王尔德立刻动身前往巴黎,对于英国他失望透顶,不再有丝毫留恋。其后他为了两名孩子曾尝试与Constance复合,但阿尔弗瑞德亦同时表示想与王尔德重归如好,最后王尔德放弃两名孩子而选择了阿尔弗瑞德。王尔德在以假名居住法国期间完成并出版了《瑞丁监狱之歌》,之后与阿尔弗瑞德同游意大利,但几个月后,两人再次分手。1900年王尔德终于在好友Robert 'Robbie' Ross 帮助下改信天主教,在同年11月30日因病于巴黎的亚尔沙斯旅馆(Hotel d’Alsace)去世,享年46岁,死时只有Robbie与另一朋友陪伴。
目录 · · · · · ·
阿瑟·萨维尔勋爵的罪行
坎特维尔的幽灵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道连·葛雷的画像"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道连·葛雷的画像"的人也喜欢 · · · · · ·
道连·葛雷的画像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20 条 )
论坛 · · · · · ·
Dorian Gray為什麼會墮落(或者说到底怎么堕落了)? | 来自忍世游 | 9 回应 | 2021-08-17 17:12:36 |
现实生活中真的有主人公这么坏的人吗 | 来自dashayu | 1 回应 | 2021-02-25 21:24:37 |
不太连贯 | 来自青空 | 1 回应 | 2020-05-03 12:37:17 |
主旨到底是啥 | 来自赖活着 | 2019-08-27 14:45:42 | |
Q:如何理解“在理念至上的日子里梦想着形式”? | 来自Timing | 2019-01-29 08:54:28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3 )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8.8分 15240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2003)9.1分 2099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8.8分 5750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9.0分 304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五颗星经典系列|图书|小说类| (蜜蜂)
- 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文名著文库 (Iris)
- 译文名著文库——有这样一套书可以爱不释手 (爱玛·包法利)
- 我知道这些书很怪但我爱的难以自拔 (Josephine)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道连·葛雷的画像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陈毓秀 2014-01-27 14:25:26
在今天体育老师给我补习数学的间隙里,抽空读完他前几天布置下的语文作业。
5 有用 Lena 2016-03-03 13:45:55
王尔德真是才华横溢,每页都有想划下划线的句子。美,文艺,情感,灵感,在他的世界里总是强烈且密不可分,使生命不至于平庸无聊,善恶倒是其次。一个极致的美人选择以极致的感官享受入世,有许多有意思的体验和思考。
5 有用 劈头士》睁木 2012-12-31 18:53:37
除《画像》,还包括两个中篇《阿瑟·萨维尔勋爵的罪行》、《坎特维尔的幽灵》。 《画像》情节一般,甚至庸俗,对话繁琐,不合现代人阅读习惯。然而许多妙处正在琐碎的对话中,王尔德说里面的亨利爵士是他自己的写照,如果把亨利爵士的诸多言论收集起来,估计可以编出一本《男人这东西》,或者《爱情这玩意儿》,或者《婚姻心理学》。道连就像是亨利爵士造出的弗兰肯斯坦。 让我惊叹的倒是两个中篇,看得都相当欢乐,甚叹其鬼才!... 除《画像》,还包括两个中篇《阿瑟·萨维尔勋爵的罪行》、《坎特维尔的幽灵》。 《画像》情节一般,甚至庸俗,对话繁琐,不合现代人阅读习惯。然而许多妙处正在琐碎的对话中,王尔德说里面的亨利爵士是他自己的写照,如果把亨利爵士的诸多言论收集起来,估计可以编出一本《男人这东西》,或者《爱情这玩意儿》,或者《婚姻心理学》。道连就像是亨利爵士造出的弗兰肯斯坦。 让我惊叹的倒是两个中篇,看得都相当欢乐,甚叹其鬼才!《罪行》充满现代感的黑色幽默,而《幽灵》简直就是十九世纪的《惊声尖笑》,恶搞哥特文学啊~哈哈~今年的最后一本没想到是这本小说,原本想把中世纪哲学收尾的,看来放到明年去吧。前两天读《尤利西斯》的时候,里面频频提到王尔德的典故,昨天翻伍尔夫出来的时候,正好王尔德也在一旁,这种“正好”,视为某种天意吧~~ (展开)
4 有用 阿暖 2010-01-15 22:36:54
王尔德的俏皮话真是一筐一筐的上啊..
4 有用 成知默 2012-08-21 10:33:04
“永不憔悴的青春、无法满足的欲望、神秘奥妙的享受、如醉如狂的快乐和更加疯狂的堕落——一切都将他所有,而他的耻辱的重荷将由肖像承担。”他用灵魂交换青春,并最终自我毁灭。
0 有用 JasonXie 2023-11-28 17:20:12 北京
对于爱好文学艺术的人,王尔德就是魔鬼。
0 有用 白虹 2023-11-02 09:40:55 北京
王尔德式的经典书中处处可见,王尔德所追求的唯美主义也尽情展现。
0 有用 Lotus 2023-10-31 16:23:13 湖北
个人相当喜欢的一类情节,又搞艺术又发癫的人我最爱了。在文中直言“生活还没有艺术真实”的王尔德显然是一位柏拉图主义者:对有朽之物的嫌恶、空虚之感以及对艺术神秘的崇拜跃然纸上,相信唯有通过艺术的形式才能触碰到真正的美的实体。新享乐主义固然有其历史价值但作为一个21世纪的三低人士表示既没有那些世俗的欲望也不会有纵欲过度的机会,我最喜欢看的还是快乐王子式的理想主义者们凋亡的故事。以及在小说中使用过量的名言... 个人相当喜欢的一类情节,又搞艺术又发癫的人我最爱了。在文中直言“生活还没有艺术真实”的王尔德显然是一位柏拉图主义者:对有朽之物的嫌恶、空虚之感以及对艺术神秘的崇拜跃然纸上,相信唯有通过艺术的形式才能触碰到真正的美的实体。新享乐主义固然有其历史价值但作为一个21世纪的三低人士表示既没有那些世俗的欲望也不会有纵欲过度的机会,我最喜欢看的还是快乐王子式的理想主义者们凋亡的故事。以及在小说中使用过量的名言警句未免有炫技过度表达过剩之嫌。 (展开)
0 有用 狂暴撸狗组长 2023-10-26 00:52:45 广东
文字漂亮,翻译老师上大分,但说实话对这种精雕细琢的西方式文绉绉不太感冒。 亨利爵士,18世纪享乐主义的化身,唾弃道德、鄙视信仰、推崇个人主义、高举感官和肉体享乐的大旗蛊惑人心,而年轻的道连作为一张没有生活经验的白纸也就被这个梅菲斯特式的人物给蛊惑且随之堕落了,道连如愿永葆青春,贝泽尔的画像替道连承受痛苦和罪恶老去,他不需要为他的行为付出任何代价,没有任何内疚和痛苦,但如此这般自私享乐终究是向魔鬼... 文字漂亮,翻译老师上大分,但说实话对这种精雕细琢的西方式文绉绉不太感冒。 亨利爵士,18世纪享乐主义的化身,唾弃道德、鄙视信仰、推崇个人主义、高举感官和肉体享乐的大旗蛊惑人心,而年轻的道连作为一张没有生活经验的白纸也就被这个梅菲斯特式的人物给蛊惑且随之堕落了,道连如愿永葆青春,贝泽尔的画像替道连承受痛苦和罪恶老去,他不需要为他的行为付出任何代价,没有任何内疚和痛苦,但如此这般自私享乐终究是向魔鬼出卖灵魂换来的,美终究无法替代善,失去道德的美是空洞死寂的,而随之产生的恶得用灵魂来偿。不过预言故事式的结尾还是略显草率。 ps.亨利爵士这个人物总让我想到毛姆小说里那些自命清高自以为是的上帝视角男角色,呃呃呃,还有王尔德是真的是毫不掩饰地厌女呢,这点跟毛姆是一样的讨人厌。 (展开)
0 有用 风知我 2023-10-23 17:14:32 江苏
所以美与善的关系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