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奴的书评 (114)

于是 2006-09-04 04:57:48

绝非久违的痴情

很久以前我就认为孟姜女哭长城是某种三从四德的注脚。而吸引我看苏童这本新作的动力有三:一来是偶像多年未著长篇大作,每每看到根据苏童小说改编的电影都会下意识期待中新鲜的作品;二来是介绍文案中所强调的想像力,在出版业奉奇幻为赚钱法宝的怪异时代里,这本书打出的想像...  (展开)
李子鲤|Lilith 2006-09-28 00:09:15

这不是我们的神话

看见有的豆友说,重述神话系列是命题作文。在下深表同意。其实私以为命题作文,才是体现创作者水平的最佳形式。在同一个命题之下,到底能有多少种可能性呢? 很不幸的,在看本书以前,我看了这一系列的另外两本著作。描写阿特拉斯同赫拉克勒斯的小说《重量》和描写珀涅...  (展开)
夏朵 2006-11-03 16:23:52

别样的女性世界

 每次看苏童的东西都会欲罢不能.看到<<碧奴>>几乎是一见倾心.很想知道孟姜女在他笔下会是如何的一个生命.一直很惊叹,一个男子可以如此细腻的刻画女人心态.在他笔下的女人其实都是本质纯良的,是吃人的社会将她们残害.比如<<妻妾成群>>里的颂莲,<<妇女生活>...  (展开)
韦小饱 2006-10-07 21:55:50

一个精神问题女人的千里寻夫记

强忍着头疼以及眼睛的肿胀,终于在一个礼拜内将《碧奴》翻到最后一页。苏童给我的那种惯有的小说世界,那种模糊的压抑的灰暗天空没有出现,反而是那些黏糊糊的,冗长的画面给我带来了睡眠的欲望。 苏童给我的惊喜。在此之前我从未想到过有一天看他的书会想睡觉,他的文字...  (展开)
少生孩子多养兔子 2006-09-24 15:55:07

悲苦与寄托

我一直是苏童和余华两位作家的忠实读者,两位的作品中都秉信着“人性本恶”的观点。余华对社会丑恶的创作夸张而尖锐,苏童则更为阴郁和现实。《碧奴》应该算是秉承了其一贯的文风。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控诉的是徭役的罪恶。苛税和徭役历来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固疾。学历史学古...  (展开)
毛茸茸的小板凳 2006-08-31 14:13:20

是写作风格的转变吗……

《碧奴》,令我在苏童身上看到余华的影子,我在读《碧奴》的时候看到了很多隐讳的、象征性的东西,可是根本不如书评中所说“令人目眩神迷而又惊心动魄”,我觉得这小说荒诞离奇,苏童的想象力也过于丰富了。你可以想象一个女人用眼睛哭,但不能想象她用头发、耳朵、嘴、乳房、...  (展开)
junkie 2009-09-20 22:23:14

可以称之为感动的作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苏童本身就擅长江南写作,我相信说这书烂的一定没有仔细读过苏童曾经的作品。他的文笔随行,细腻,略带有些江南梅雨季的阴霾感,透着那里生活的人独特的气息。我看完这本书真的心里酸的想哭,不是因为愤怒或为什么所谓的中国精髓被“践踏”而落泪,是真的找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感...  (展开)
枕蘭影 2007-01-10 11:43:20

9月时写的

几个月前就听余华说(在电视节目中)他期待着一读小苏的新作。从那时起便在等待中了。几乎是第一时间(出版后)到手了,读完了。 这是个人尽皆知的老故事--孟姜女的故事。小苏出手不凡给这个2000年前的小女子一个好听的名字:碧奴。从打开第一页就在拭目以待看小苏这次打算怎...  (展开)
smallsmile 2007-02-16 22:22:52

神话的门槛

从远古的"生民"到现在的"市民",人类的世界观越来越富于理性的注入。就像一个孩子从小到大,懂得多了,就不再单纯地仅以情感来看待一件事情。神话离成年人很遥远了。小时候听到的神话传说,充满着神奇瑰丽的色彩,如果现在再听,是不是会有一种"明摆着是虚构、骗人的把戏"的感...  (展开)
笛子 2007-01-08 19:10:08

力量

出乎意料,很多负面评论“有点失望”“大失水准”... 然后? 会思维的活人们,处于大千世界,总有被推搡来挤兑去的无力感。 力量。 为了一切欲,抓住力量,窃取力量...一股鬼祟的潜流,终于流成汹涌大河。始于人类之初,奔腾万年。 秦朝,这古老的年代,力量被勾...  (展开)
蘑菇头 2006-10-07 20:32:06

落发逢流年

叶子撒满了被尘封的院落 看到,想到秋天的缠绵 云淡风轻和兄弟在一起 看他笑得有苦楚又清扬 窈窕淑女是诗中的梦 但看到谁的落发 飘落在我们的眉目之间  (展开)
绣花枕头 2006-09-26 14:25:22

一篇命题作文而已

本来很喜欢苏童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一部写武则天的作品。把古代宫中的那种幽闭,阴暗但又暗暗涌动的欲望写的精致酣畅。所以对他的古代作品很是期待 看完后的感觉是终于看完了,非常不耐,大片大片地跳过去。 读的时候就象看到被鳄鱼咬的半半拉拉丢在水里的鱼 全书都没有美好...  (展开)
本多 2006-08-31 16:19:08

巫术的文本

昨天拿到《碧奴》的,一口气看了一百页。 真是喘不过气来的隐喻,一个接一个,盲青蛙妇人、无臂车夫、梁上君子、马人、鹿人,当然少不了那个用脚趾、头发、乳房哭泣的碧奴。还有一大堆奇奇怪怪的物格(与人格相对),满目叠嶂,好像在看苏童变戏法。 吊诡处比比皆是。鹿人看...  (展开)
飞年 2009-07-30 05:58:56

每个人都是碧奴。

我们每个人都是奔去大燕岭上的碧奴。但未必每个人都有她的一份痴。衣服没了,还有石头;人没了,还有爱情;爱情没了,还有信仰。现代人却在去往大燕岭的路途中一再迷失。活了一世,倒是痛苦,但无自我。 做碧奴也是痛苦的。不仅要忍受肉身的痛苦,还有忍受一再的绝望。 但绝望...  (展开)
谢小麦 2007-10-18 13:59:28

好一场华丽的失败

已经不记得第一次读苏童的作品是什么时候了。印象里面最清楚的却是关于季节的。是因为《刺青时代》,或者是因为《米》?那种夏初的干热或者夏末的燥热一直压迫着我。虽然后来的《妻妾成群》之类让我有了秋末的凄凉,而对于他的写作的最初印象,却一直停留在夏季。 赞扬...  (展开)
iamfinethanks 2006-10-25 10:31:29

不及亦不遠

是的, 如果要比較, 在《我的帝王生涯》裡, 作者的想像力似乎更奔馳, 亦奔馳得更其所。 但不可不察的是, 如同小說的情節, 《我的帝王生涯》是一場從吊索上俯瞰蒼生的寫作; 但《碧奴》卻是一次以爬行終結的歷險。視角不同,感慨各異。 是一個時代的特徵吧。我看《碧奴》, 看到的...  (展开)
0932313 2009-10-17 15:26:10

一些小结

你不惹别人,别人也可能会来惹你。 你把人家当朋友,人家可不管你1234。 别以为人家对你笑就是对你好。赶紧避得远远儿的。 你觉得你和人家处得挺好,其实是你没犯着人家。若是你不小心犯着谁了,或者谁觉得你犯着他了,你就得倒霉。 你想善良?想包容?想主动分担一些麻烦...  (展开)
肖浑 2007-02-02 14:19:00

由眼泪煮成的稀饭

苏童选择以神话重出江湖,我以为是个错误。表面上,被选择成为国际写作计划之一员似乎很光荣,但是无疑也被绑缚了手脚。 其实以苏童的诡谲文笔,写神话是合适的。但是这可是个长篇啊。结果,我就像喝了一大碗稀饭。还是比较习惯看他的中短篇,尽管中短篇除了改编电影外无法获...  (展开)
lisa 2006-10-21 13:49:52

酸的心

买了/竟然不读,或许哪一天有兴趣去看,童话要在有时间童话的时候童化. 总觉得他还是倦在金陵里的倦.  (展开)
AT 2010-01-04 03:39:19

我的天啊这书还有人给五星

06年读到的三大垃圾之一,苏童写字的时候基本没过脑,连基本的语言优点都丢光了,多快好省地挣版税吧您哪,这怎么拿出去跟阿特伍德PK嘛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 (共114条)

订阅碧奴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