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y Potter and Philosophy》的原文摘录

  • 现在的自我就是以前的自我,而且以前反省自我的那个自我,亦就是现在反省自我的这个自我 (查看原文)
    Jadestiny 2011-09-15 22:50:30
    —— 引自章节:第四章
  • 关于“特修斯之船”的故事,很多对哲学感兴趣的人都耳熟能详,它讲的就是一个逐渐替代的问题。为了让讨论变得容易,我们且将特修斯之船称为A。假设A由900块木板制成,现在木匠为A更换木板,请问木匠更换到第几块木板的时候,A才不是A?第一块?第451块?或全部的900块?用旧木板组成另一条船,会发生什么事情?最终哪一条船才是真正的A?是原来的那条,还是组装成的那条? (查看原文)
    Jadestiny 2011-09-16 19:06:06
    —— 引自第215页
  •   我们现在可以清楚地认为,自我欺骗无法改变或者彻底掩盖不愉快的真相,这意味着自我欺骗的过场很可能使自我欺骗者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我们从德思礼夫妇身上可以看到,失败的自我欺骗很可能会事一个人陷入非常糟糕的心理状态——更加困惑、恐惧、愤怒、沮丧等等。这比一开始就接受艰难的现实可要糟糕得多了。而且,如果一个人在自我欺骗中对于现实完全视而不见,他的麻烦和困难就会进一步滋长和泛滥,在未来变得越来越难以解决,甚至不可能得到解决。简而言之,现实世界总是对自我欺骗者营造的幻象毫不客气,于是长远来说这些幻象也不可能一直存在。   2.自我欺骗经常超过相关问题的范围,扩展到对其他事实的否定   支持自我欺骗的人通常假定,这一过程可以被完全控制在人们思维的某一个特设的领域。但是自我欺骗的目的在于“自愿地视而不见、麻木不仁、反应迟钝以及茫然无知”,这就使这一过程不可能被有意识地监控与管理。如果要这么做的话,就会将令人不快的真相置于清醒意识的审视下,变得昭然若揭。令人惊讶的是,那些自我欺骗的辩护者自己也通常认识到这一致命问题的存在。丹尼尔·戈尔曼在《心智重塑——自欺人生新解读》一书中写道,自我欺骗可能会使得我们“受盲点所累,对于许多其他方面的信息也茫然无知,而这先只是虽然可能给我们带来某些痛苦,但是实际上知道它们对我们自己更有好处。”他建议我们在真理与谬误之间找到一条“巧妙的途径”,但是全并未给出相应的方法。实际上这个建议完全不具有可行性,因为他要求我们在自我欺骗的同时,能够意识到自我欺骗的存在以及自我欺骗掩盖的是什么东西。德思礼夫妇给出的反面教材生动形象地说明,实施自我欺骗的时候,很容易盲目地结合自欺扩张到其他问题上。   弗农和佩妮对所有来自魔法世界的东西的恐惧与憎恨是不可能仅仅限于那些东西本身的,这是由这一行为的本质所决定的。如果要作出这种精确的区分和限制,那么他们需要对于一些奇怪的事情作出... (查看原文)
    oldvamp 2011-09-30 17:36:18
    —— 引自第320页
  • 勇敢是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做容易的事情。它是做那些道德上必须做的事,而不是那些看似肉体上安全的或是他人认为你会做的事情。勇敢就是做对所有人最有利的事情,而不必然是对你自己最有利的事情。一个勇敢的人会准确地感知到危险的存在,然后克服那些自然滋生的强烈欲望,这些欲望包括自我生存、自我保护、舒适、个人利益以及照顾那些建议他避开危险的人们的感情。 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教导我们,勇敢是我们面对危险作出的两种极端反应的中间点:一个极端是反应过于微弱,他把这个极端定位为"懦弱",另一个极端是反应过于强烈,他把它定义为"轻率"。我们通常认为勇敢是懦弱的反义词,但是它同样与轻率相去甚远。勇敢并不是对于危险麻木不仁、毫无知觉,而是对感受到的危险作出经过深思熟虑并且动机明确的反应,同时作出这个行为的人愿意为了保护或者促进更大的利益而接受可能发生的损害。它产生于一个人的价值观,并且取决于这个人对其价值观信仰的深度和强烈程度,同时这种行为的程度应当取决于当时情况的需要。 勇敢是一种基本的美德或者力量,如果没有它,其他任何一种美德都无法在个人面临危险的时候得到有效的施展。比如,一个诚实的人在面临掩盖和隐瞒事实压力的情况下,必须勇敢才能坚持自己坚信的东西。同样,如果你的勇气动摇了,那么你也无法在一项艰难而危险的工作中很好地表现出"坚持"这一美德。 (查看原文)
    艾斯韩 2012-11-13 17:51:33
    —— 引自第8页
  • 为挑战做好自我准备。要完成一项艰难的任务,没有什么比事先准备更能帮助我们树立信心和鼓起勇气了。你可以听听军事行动之前的战士们或者重要赛事之前的运动员们是怎么说的。你会听到他们说,"我们一直在为此努力准备,我们现在只要去做我们一直在练习的事就可以了。" (查看原文)
    艾斯韩 2012-11-13 17:55:04
    —— 引自第9页
  • 勇敢是一种美德,而自信是一种态度。勇敢是为了维护重大价值而采取行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即使是在面临眼中危险的时候。而自信是一种积极预期的态度,相信我们的行动可以达到一个事先希望的结果。 (查看原文)
    艾斯韩 2012-11-13 17:57:31
    —— 引自第10页
  • 别人适时的帮助能够激发我们的自信和勇气。而当他们强调她们的信任时,我们会感觉更好,因为这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相信自己。火焰杯中海格在哈利必须面对第二项危险万分的任务时对他说"你会赢的。我知道我能够感觉到,你一定会赢得!" (查看原文)
    艾斯韩 2012-11-13 18:02:58
    —— 引自第13页
  • 我们经常还需要些别的东西。仅仅由别人来告诉我们他们的信任还是不够的。我们需要自己真正相信,自己已经准备就绪。 (查看原文)
    艾斯韩 2012-11-13 18:02:58
    —— 引自第13页
  • 苏格拉底恰如其分地指出,"了解你自己"并且在追求道德生活的过程中理解美德的本质十分必要。 现代哲学家以多种形式探讨了人们对于真理的这种天生渴求是如何被理性化和自我欺骗所破坏的。萨特认为,我们"恶意"地向自己隐藏起自己的基本责任与自由。安•兰德的解释是,人们通过逃避事实和拒绝思考,导致了精神上的迷雾与混沌,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发了人类的邪恶 (查看原文)
    艾斯韩 2012-11-20 09:39:16
    —— 引自第21页
  • 积极幻觉被认为是自我欺骗的一种轻度而持久的形式,这种幻觉在心理健康的人们对自身作出的判断基础之上,再作出各种形式的带有偏见的调整。 (查看原文)
    艾斯韩 2012-11-20 09:42:18
    —— 引自第23页
  •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积极幻觉所体现出来的"建设性的自我欺骗"并非具有心理学意义上的破坏作用,相反它与心理健康休戚相关,如果没有这样的自我欺骗则很可能导致某种程度的心里压抑。 (查看原文)
    艾斯韩 2012-11-20 09:45:46
    —— 引自第24页
  • 弗农与佩妮在这个大日子里面的所作所为,显示出自我欺骗是他们对于魔法世界的态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帮助他们对于魔法世界的存在以及自身的联系置若罔闻。我们接下来还可一看到,在他们来自魔法世界的外甥嘀嗒她们的门前之后,他们仍未放弃自我欺骗。 (查看原文)
    艾斯韩 2012-11-20 09:49:55
    —— 引自第26页
  • 德思礼夫妇最致命的问题--也是所有自我欺骗者的问题--就是否定真相本身并不会改变真相。哈利进入霍格沃茨学习之后,他魔法能力的增长就再也不受德思礼夫妇的控制了,无论他们是抵制、努力合理化,甚至是加以惩罚。 (查看原文)
    艾斯韩 2012-11-20 10:05:41
    —— 引自第28页
  • 2.自我欺骗经常超过相关问题得范围,扩展到对其他事实的否定。 魔法部部长康奈利•福吉和其他现实生活中的自我欺骗者一样,必须向自己和他人编造出一大堆荒唐的解释来维持自己的谎言的核心。而这一链条当中每增加一个新的谎言,"被了解真相的其他人发觉和揭穿"的风险当然也就越高。但是自我欺骗者与仅仅欺骗别人的骗子不同,他们无法自觉、谨慎地去处理那些新的自我欺骗--至少在对真相还是茫然无知时是那样。由此,自我欺骗者基本上没有能力去防止最初的欺骗延伸到更加危险的新领域,也没有能力防止灾难性后果地发生。 (查看原文)
    艾斯韩 2012-11-20 10:11:33
    —— 引自第32页
  • 佩妮•德思礼缺乏诚实的生活说明了,自我欺骗是如何微妙并且渐进地转化成为一个人处理各种麻烦的习惯性方法。 通过培养自我欺骗的技巧,而不是采取诚实的态度,一个人面对和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时,将会感到越来越困难,越来越痛苦。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它使得那些即使是微不足道的自我欺骗,实际上也危险万分。 (查看原文)
    艾斯韩 2012-11-20 10:17:17
    —— 引自第35页
  • 安•兰德用"万物本善论"来表述这个原则,它提醒我们,这个世界本质上是可以为人类的头脑所理解的,并且也对人类的生活充满善意--当然,只是对那些愿意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并且在此基础上作出行动的人是如此。 从根本上说,哈利最基础的诚实加上其他出色的品质为他创造了一个"万物皆善"的环境,在那里面,成功、自信以及乐观主义都是完全正当的和发自内心的。 (查看原文)
    艾斯韩 2012-11-20 10:19:52
    —— 引自第40页
  • 同样,犯下的罪行亦不可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大的最终幸福。虽然我们做违反道德之事的时候可能可以扩展自己短期利益,但我们的行为违反了最终本体的旨意,我们最终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查看原文)
    fox 2012-11-25 19:59:52
    —— 引自第91页
  • 他的仆人们的动机一半是害怕,一半是贪婪。当伏地魔丧失力量的时候,他大部分号称忠心的食死徒都拼命辩称自己是无辜或无知的,以逃避惩罚。这样的人总是站在胜利者一边,而不管胜利者是谁。他们的忠诚通常不过是稍加掩饰、对于将来获得奖赏的欲望,是为了满足贪念而做出的表演。 (查看原文)
    艾斯韩 2012-12-11 09:01:16
    —— 引自第44页
  • 这种对于别人需求的关心,--也就是说,为了别人的需求,而不仅仅是自己的需求而担心--大概就是真诚的友谊最关键的成分了。 (查看原文)
    艾斯韩 2012-12-11 10:08:04
    —— 引自第47页
  • 亚里士多德说,对于朋友,我们的确希望他们身上能够发生美好的事情,这种希望并不是为了我们自己。 (查看原文)
    艾斯韩 2012-12-11 10:09:03
    —— 引自第48页
<前页 1 2 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