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威廉·达尔林普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副标题: 德里一年
译者: 黄芳田
出版年: 2006-8
页数: 480
定价: 29.8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802250857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副标题: 德里一年
译者: 黄芳田
出版年: 2006-8
页数: 480
定价: 29.8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802250857
内容简介 · · · · · ·
印度,一个大众耳熟能详却又陌生的国家。
德里,则是印度史上冲突不断又充满顽皮恶作剧精灵的都城。
尽管德里曾经千年复千年,一次又一次地遭到侵略者焚城,但因有精灵守护,这个城市也一次又一次如火鸟浴火重生。
作者从房东普利一家的古怪之事开始,穿插锡克教徒好友、计程车司机与各行各业,诸如苏非密僧、回医、放鸽人、阉人圈……小人物的故事,最终以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内容与考古学家所发掘的遗址相呼应,引导我们出入新旧德里之间,一窥真正“精灵之城”的精神所在。
从英国迁居新德里的作者,抛弃意识形态和种族优越感,记录亲眼目睹的新德里景象与耳闻的新德里掌故,他穿梭历史与现实之间,述说印度人眼中的精灵之城,新德里的古往今来,以及英国殖民遗风。
作者简介 · · · · · ·
威廉·达尔林谱 William Dalrymple,苏格兰人,在佛斯海湾边长大。曾为《独立报》专栏作家。年方二十二岁便出版了畅销又备受好评的《在萨那都》,此书曾于1990获得《约克郡邮报》的最佳处女作品奖,以及苏格兰艺术协会春季图书奖。1989年他迁居德里,在当地居住四年,为本书搜集资料并为《星期天通讯》、《观察者》、《观察家》以及《周日时报》等报纸撰稿。曾获《周日时报》年度英国青年作家奖。威廉·达尔林普与艺术家奥利维亚·弗莱瑟结婚,目前在伦敦和爱丁堡两地居住。
目录 · · · · · ·
序言
第一章 德里居不易
第二章 锡克教徒大屠杀
第三章 大分裂
第四章 殖民地时期的德里
第五章 历史上的大英帝国
第六章 莫卧尔的德里
第七章 黄金时代
第八章 炙热的精灵之城
第九章 摩诃婆罗多
词汇表
· · · · · · (收起)
第一章 德里居不易
第二章 锡克教徒大屠杀
第三章 大分裂
第四章 殖民地时期的德里
第五章 历史上的大英帝国
第六章 莫卧尔的德里
第七章 黄金时代
第八章 炙热的精灵之城
第九章 摩诃婆罗多
词汇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徳里是个充满精灵的城市,尽管它曾经一次又一次地遭到侵略者的焚毁,千年复千年,然而这个城市还是会重建;每次都像火鸟一样从火中重生并兴起,就像印度教徒所相信的轮回转世之说,肉体会一再的轮回直到变得完美为止,徳里似乎也注定了要百年复百年地以新轮回的面目出现。萨都丁说,所以会如此,是因为那些精灵对徳里情深无比,无法忍受见到它变成空城或荒漠。直到现在,每栋房子﹑每条街道的角落都有精灵在流连徘徊。你见不到它们的,萨都丁说,但是如果很专注地集中心思,你就能感觉到它们的存在:听到它们低语;或者运气够好的话,还会感觉到它们温暖的呼吸喷在你脸上。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页 -
“但是总的来说,我认为永远不该把土地从一个民族的手中夺走,一个民族的土地自有它的神秘性,你可以到他们的土地上而且还可能多少对他们发号施令,又或许引进一些新的观念、兴建几座很不错的建筑,但是到头来,你还是得要离开并且回到切尔特南来与世长辞。”伊莉丝叹息说,“而这一点,当然,我们完全照做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精灵之城"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精灵之城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3 条 )

民族志书写,在地性表达
当我们说起种族歧视时,总是条件反射般联想到美国。其实国内也有一股十分浓厚的别样的“种族歧视”,这从对主要邻国的蔑称中也可以看得出来:俄国毛子、日本鬼子、高丽棒子、印度阿三····· 这种现象如房间里的大象,存在已久却甚少关注。不可否认,这些称呼中带有戏谑成分...
(展开)


流年:一座孔雀王城的七层面纱
一本书读出了地老天荒, 可是就算雨稠风久、股市再绿油油、只有不再抗原测酸天天有,日子还就一天天自己在往前走了。《精灵之城——德里的一年》,读了,趁还记得一点两点的赶紧嘀咕记着的,万一哪天风没、语没、闲没,米没、天没、地没、豆伴儿也没了呢。 Action! 1 “告诉我...
(展开)
> 更多书评 23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Penguin Books (2003)8.4分 24人读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8.3分 89人读过
-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1996)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Penguin Books (2004)暂无评分 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未带地图的旅人(阅读篇) (大猫)
- 2007购书清单 (挥雨)
- 新星图书*文化+旅游 (玻璃软糖)
- 印度游记 (大力麦)
- 印度达人 (goa)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精灵之城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无明 2011-03-15 21:00:02
在书展上随便买的
0 有用 sophie 2010-08-09 19:01:41
推荐
0 有用 潜神嘿规 2012-10-30 22:08:29
夜夜入我梦的德里。
2 有用 阿罗曰 2007-09-16 23:41:11
有趣至极。可惜目前国内没有作者其他的译作。就为了这本书,把新星出版社升格了。 后来才发现,早在这本书之前就已经买了这个系列中的好几本。比如【书店】【地下伦敦】【我的抑郁症】【朗姆酒的传奇之旅】。除了【朗姆酒的传奇之旅】这本书在去古巴途中送人了,其余的都还在,其中比较喜欢的是【我的抑郁症】。 但是,只有发现William Dalrymple所带来的惊喜基本上和当年发现Bill Bryson时一样... 有趣至极。可惜目前国内没有作者其他的译作。就为了这本书,把新星出版社升格了。 后来才发现,早在这本书之前就已经买了这个系列中的好几本。比如【书店】【地下伦敦】【我的抑郁症】【朗姆酒的传奇之旅】。除了【朗姆酒的传奇之旅】这本书在去古巴途中送人了,其余的都还在,其中比较喜欢的是【我的抑郁症】。 但是,只有发现William Dalrymple所带来的惊喜基本上和当年发现Bill Bryson时一样。同样是幽默,英国人的幽默更筋道。可惜没有出他别的书。 (展开)
0 有用 玎玎的背影 2009-12-29 08:41:04
扫盲性八卦不少。
0 有用 itomatobb 2022-08-29 14:02:05 北京
算是读过了吧。。其实翻译的非常好,读起来不会觉得晦涩。只是需要有一些知识储备。如果对印度文化毫无概念的话,读起来不那么有趣味,也会觉得匪夷所思
0 有用 空空 2021-06-10 22:53:08
2021长15:嗯,越来越觉得中印两国好多相似之处。
1 有用 苦鬼 2021-05-19 00:52:13
之前对德里的感受是大而混乱,很多人(包括我)都把她当成一个落脚点,或是中转站,匆匆到来,又四散而去。不经意间,忽视了她的千年风霜。随着阅读,很多地标都浮现在眼前,希望能尽快重返。
0 有用 柯亭 2020-11-12 23:29:24
补记
0 有用 Chambord 2020-03-19 15:26:57
就像某些皇汉蔑称北京为“胡都”那样,印度首都德里长期是突厥征服王朝和英国殖民政府的都城,史迹也以这两者为主,反而本土印度教文化是独立后重新发展的。作者大部分篇幅用于追索英国和莫卧儿外来政权的流风余韵,而古典印度在德里的残迹百不存一,只能通过考古发掘略知一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