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国]
威廉·斯泰伦
出版社: 百家出版社
副标题: 直面战争对人性的摧毁
译者: 林骧华
出版年: 1989
页数: 293
定价: RMB3.40
装帧: 19cm
ISBN: 9787900000484
出版社: 百家出版社
副标题: 直面战争对人性的摧毁
译者: 林骧华
出版年: 1989
页数: 293
定价: RMB3.40
装帧: 19cm
ISBN: 9787900000484
内容简介 · · · · · ·
一个寓言或者真实的故事,告诉你纳粹集中营的本质。描述一位在二次大战期间遭纳粹迫害的波兰女子,在战争结束后,她和男友移民美国纽约的贫民区,在那里结识了同楼的年轻美国作家。这对情侣时常吵架,最初这种情况常令作家感到不安,后来彼此之间成了好友,作家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这名在战火下幸存的女子。小说改编成电影,该片最大的特色是梅丽尔·斯特里普的表演,被某些影评家誉为影史上最高难度的表演。
苏菲的抉择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威廉·斯泰隆(William Styron),一九二五年生于弗吉尼亚州,毕业于杜克大学,曾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被誉为继海明威和福克纳之后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一九五一年,长篇小说处女作《躺在黑暗中》一问世就获得美国文学艺术学会的大奖。一九六七年的《纳特·特那的自白》为其赢得当年的普利策文学奖。一九七八年由著名的兰登书屋出版的《苏菲的选择》成为美国当代小说的经典之作,被誉为“西方小说史上的里程碑作品”,为斯泰隆摘得了当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其小说惯于将死亡与性,残酷与激情融为一体。另著有《漫长的行程》、《纵火焚屋》、《静静的灰尘》和《看得见的黑暗》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啊,我曾经那么想写作,”他若有所思地说着,“我是说写诗,写散文,写一本好小说。注意,不是一本伟大的小说——我知道自己没有这种天分和野心,只是一本好小说,一本有着优雅风格的小说。一本像《圣路易斯雷大桥》或《大主教之死》这样的好小说——朴实无华,却有接近完美的内容。”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5页 -
我这一辈子总是忍不住对人说教。天知道这么多年来,我的家人和朋友承受了多少我那令人室息的不安,他们出于爱而容忍我时不时的“发作”,有时还得忍住他们的哈欠,连下巴都发出轻微的咔咔声,可是眼泪出卖了他们,我的言论实在太无聊了。但在少数的场合中,当时机合适,听众也反应热烈时,我对一个话题畅谈不休的能力,倒也使我得到相当的好处。如果一个场合需要换个能让人感到放松和快乐的话题,没什么比毫无用处的事实和空洞的数据更能抚慰人心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0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苏菲的抉择"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苏菲的抉择"的人也喜欢 · · · · · ·
苏菲的抉择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4 条 )


在错误的时代里,并没有正确的选择
当我被“美国文学的永恒瑰宝”,“百佳英语小说”,“美国国家图书奖”等等名气吸引选择打开这本书时,并不知道自己要开启的是一场怎样沉重的旅途。 甚至当我读到斯廷戈,苏菲和内森三个人愉快的交往,生活时,我还在觉得这是一本讲述感情生活的书,略显俗套的书名《苏菲的选择...
(展开)

性压抑、父权制、个人选择与上帝观照下的人类命运 ——读《苏菲的选择》有感
大地造就了这张床,以敬畏造了这张床, 躺在那里静静等待,卓越而公正的裁判。 ——题记 很多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说,原本想看的是《苏菲的世界》,结果阴差阳错买(借)成了《苏菲的选择》,然后将错就错地读了之后,发现这本小说给人的反思与启...
(展开)

苏菲选择我们与恶的距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停下脚步,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他们在昏暗的光线中奔向对方。我能听见苏菲猛然扑进他怀里时发出的呜咽声。他们久久地拥抱在一起。最后,我看见内森慢慢矮了下去,双膝跪在坚硬的地上,双臂抱着苏菲的腿。他一动不动,似乎永远凝固在那儿,冻结在挚爱、顺从、忏悔、赎罪—... (展开)

“他们即使逃过了炮弹,也还是被战争毁灭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苏菲的选择》是美国作家威廉·斯泰隆的第五部作品,发表于1979年,次年斩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在这本小说中,斯泰隆混淆了虚构与历史的界限,通过虚构的人物斯廷戈和苏菲几人的交往,来书写一段真实的历史,控诉纳粹的暴行,以及战争下普通人无可选择的残酷命运。 小说背景设... (展开)> 更多书评 74篇
论坛 · · · · · ·
我是第一个吗。不会吧 | 来自sddc117 | 2006-11-23 19:51:0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9 )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4)8.5分 343人读过
-
Vintage (2000)7.6分 43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8.3分 929人读过
-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8.3分 54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世纪文学 (任知)
- 和Daria一起读书~~ (康斯坦策不说话)
- 威廉·斯泰伦的《索菲的选择》中文版本 (kafka)
- Survivor (上行的黑色)
- 被改编过影视 (Timothée)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4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苏菲的抉择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芦荟一株小 2011-03-15 22:36:46
最近看一些需要记笔记的书看的很卡,这本小说看的酣畅淋漓。人名也很好记,完全不会有障碍。同时在读《第三性(萨特与波伏娃)》也与二战有关,大脑中有些穿越了,呵呵。真的是不错的小说诶,只是为什么不再版呢?学校图书馆副本库里的老旧的书,读到也是缘分啊。话说改编的电影似乎更有名,只可惜没什么看电影的心境,还是喜欢看书。
0 有用 🐡 2019-02-15 00:36:13
应该再读一遍
0 有用 漠南 2016-06-20 21:23:15
细腻的内心描写,简练的表达,让人痛苦万分的情节,和悲惨的结局。也许对苏菲而言,这样的死没什么可怕。本书让我从另一个层面,小说的纬度,再次看待奥斯维辛集中营。
0 有用 mati 2017-01-03 22:03:49
不太能理解,苏菲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选择这样的人生。也许是哀莫大于心死吧。所以,带着绝望的爱和内森一起消亡了。
0 有用 seraphic 2012-06-10 22:22:33
你还相信上帝的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