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天时的触角伸向游走在社会边缘的孩子,在保护少年犯罪的怪潮中,徘徊在罪与罚之间,天使的羽翼庇护不了无知的懵童,犀利的剑锋无法填埋二者之间深邃的鸿沟,悲剧还在继续……
天使之刃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药丸岳(日)简介
1969年生于东京,毕业于驹泽大学,日本推理作家协会会员。他以敏锐的目光捕捉现实社会中法律的死角,凭借《天使之刃》中精密的思考和层层的铺垫,获得了第51届(2005)江户川乱步奖,并由此成为一位新生代的推理大师,活跃在日本推理小说的舞台上。
喜欢读"天使之刃"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天使之刃"的人也喜欢 · · · · · ·
天使之刃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5 条 )

未成年人犯罪后的赎罪与救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恶魔少年》是日本社会派推理作家药丸岳的代表作,全书讲述了五桩由未成年人犯下的命案,并借由这些命案通过媒体、警方、律师、受害者家属、加害者家属、未成年罪犯收容机构的相关人员以及加害者等多角度,深刻探讨了未成年人犯罪后的赎罪与救赎问题。这个故事还曾被翻拍成电... (展开)
书中的少年们是否应该被冠以“恶魔”之名呢?
近些年来有一些受到舆论广泛关注的案例,如湖南娄底13岁男孩捅死12岁同学案、湖南沅江12岁男孩弑母案、大连13岁男孩杀害10岁女童案等。在这些案件中,嫌疑人年龄虽低,犯罪手段却极其残忍,案件性质极为恶劣。但最终,他们均因未满14周岁,未被追究刑事责任。这引发了社会争议...
(展开)

恶魔少年:用什么保护真正的孩子们?
更多的关注未成年人犯罪的事情,还是要从为人父母时候说起。总想着给孩子最好的条件,最多的保护,可是还是还有人大人无法预料的地方。就像新闻报道过的那些未成年的案例,还有影视里的片段一样,因为他们不到14周岁年龄,他们就可以不受处罚,而造成的伤害是无法挽回的,这样...
(展开)

一部引发对于少年犯罪思考的作品
一部引发对于少年犯罪思考的作品 自从推理小说诞生至今,从最初仅是一项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智力游戏,经过百多年的发展,到现在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为了让作品能更好地吸引读者阅读,推理可以和多种类型做到很好地结合,就比如说科幻推理、历史推理、武侠推理等,现代推理也常和...
(展开)

久久不能平复……这部值得一读!
昨晚在微读上发现了这本排名第一的悬疑小说,据说作者不惜辞职也要完成这部作品。日本推理文学标志型人物之一绫辻行人评价:“最终呈现出的故事脉络别出心裁,我感觉受到极大的震撼,真令人钦佩。” 会是怎样的小说呢?抱着这种疑问,我开始翻看内容。 故事讲的是三个13岁少年...
(展开)

杀害一位年轻母亲的三位少年也开始被杀,是谁在主导这一切?
一部作品出道就登上巅峰的作者,会给我们一个怎样的小说世界呢? 药丸岳,日本社会派推理作家、江户川乱步奖获得者,而他的获奖作品就是这本处女作《恶魔少年》,当然也获得了包括推理名家和大量读者的一致好评。 那么这样一部作品讲述的是什么内容呢?否能够对得起推理名家的...
(展开)
论坛 · · · · · ·
边读边写(涉底,未看勿进) | 来自noname | 2 回应 | 2007-03-11 01:45:0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海南出版社 (2022)7.5分 2805人读过
-
高寶 (2012)8.6分 62人读过
-
講談社 (2005)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講談社 (2008)暂无评分 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江户川乱步奖 / 江戶川亂步獎 / 江戸川乱歩賞 (天蝎小猪)
- 『整理●小说』每人一部代表作之日系推理 (废宅朋克少年遊)
- 2010推理小说阅读 (四条眉毛)
- 江户川乱步奖(其他暂缺ing...) (小米=qdmimi)
- 不看武侠就去推理 (盘瑟俚)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天使之刃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四条眉毛 2010-06-22 06:23:36
密室什么的最讨厌了,都给老子去shi!社会派的本质,本格派的布局,五星佳作~~
1 有用 Prayer Savan 2007-05-16 15:54:36
社会派也可以能打
0 有用 欧阳杼 2008-03-03 18:24:10
笔法稍微稚嫩了些。
0 有用 空想家 2007-09-24 22:24:45
没有诡计,胜在人心迷离.
2 有用 狷介有乌青 2018-08-03 13:42:23
【2018.67】社会派推理。未成年人犯罪以及自新之路,拖延的忏悔会变成负罪感久久萦绕心头。从被害人家属视角展开的案件,抽丝剥茧,案中案,少年犯们的不同转变。书中也探讨了法律对少年犯的保护和修正,以及被害人方的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