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读"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的人也喜欢 · · · · · ·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 更多书评 1篇
-
1、第一章 文学与历史:p7 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创造性不在于它对文学进行历史的探讨,而在于它对历史本身的革命的理解。 因为马克思主义之前并非没有结合具体历史进行的分析。重要的首先是历史,但又不仅是历史,而是对历史进行革命理解。 2、第一章 文学与历史:p21-23 伊格尔顿借用阿尔都塞的论述谈到,艺术不能被简化为意识形态,它与意识形态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意识形态和艺术都是人们经验世界的想象的方式,但艺术不只是... (2回应)
2019-12-13 11:09 7人喜欢
1、第一章 文学与历史:p7
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创造性不在于它对文学进行历史的探讨,而在于它对历史本身的革命的理解。 引自第7页 因为马克思主义之前并非没有结合具体历史进行的分析。重要的首先是历史,但又不仅是历史,而是对历史进行革命理解。
2、第一章 文学与历史:p21-23
伊格尔顿借用阿尔都塞的论述谈到,艺术不能被简化为意识形态,它与意识形态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意识形态和艺术都是人们经验世界的想象的方式,但艺术不只是消极地反映那种经验,它包含在意识形态之中,但又尽量与意识形态保持距离,刺破意识形态的“幻觉剧场”,使我们“察觉”到意识形态的存在。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区别并不是它们处理的对象不同,而是它们处理同一对象的方法不同,科学给予概念知识,而艺术给予经验;意识形态也给予经验,但艺术向我们昭示着意识形态的存在,从而使我们有可能充分地理解意识形态,达到科学。马舍雷认为,作家用虚构的手段显示意识形态的界限,有助于以摆脱意识形态“自然”的幻觉(这个看法显然与现代主义创作有关)。文学作品既是意识形态结构的一部分,但它又能够以自己的艺术性刺破这种幻觉结构。
3、第二章 形式与内容:p28
卢卡奇针对这种危险(庸俗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提出警告:艺术中意识形态的真正承担者是作品本身的形式,而不是可以抽象出来的内容。我们发现文学作品中的历史印记明确地是文学的,而不是某种高级形式的社会文件。 引自第28页 卢卡奇《现代戏剧的发展》(1909):“文学中真正的社会因素是形式。”
4、第二章 形势与内容:p30
决定文学形式的三种因素:1、相对独立的文学形式的历史;2、某种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结构的结晶;3、一系列作家和读者之间的特殊关系。
5、第三章 作家与倾向:p57
关于“反映论”,与“照镜子”比喻不同,提出了“原材料与造汽车”的比喻:材料与成品之间不再是一对一的关系,其中参与了导致变化的劳动。
6、第四章 作为生产者的作者:p75
艺术家运用某些生产工具——专门的艺术技巧,将语言与经验的材料变为既定的产品。这种制造没有任何理由比别的制造来得神秘。 引自第75页 7、第四章 作为生产者的作者:p81
如何说明艺术中“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即作为生产的艺术与作为意识形态的艺术之间的关系,依我看来,是马克思主义批评当前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引自第81页 8、第四章 作为生产者的作者:p82
马克思主义批评不止是一种任你选用的、解释《失乐园》或《米德尔马契》的方法。它是我们挣脱压迫的解放行动的一部分。
2回应 2019-12-13 11:09 -
卢卡奇与布莱希特之争:P75-76 卢卡奇的现实主义versus布莱希特的现实主义:对文学文本的不同理解 同样是“现实主义”、“形式主义”,却可以表达完全不同的意思! 一个注释:C4.12 Brecht’s position here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from that of the French Marxist Roger Garaudy in his D’un réalisme sans rivages (Paris, 1963).Garaudy also wants to extend the term ‘realism’ to authors previously excluded from...
2020-12-29 21:32
卢卡奇与布莱希特之争:P75-76
卢卡奇的现实主义versus布莱希特的现实主义:对文学文本的不同理解
同样是“现实主义”、“形式主义”,却可以表达完全不同的意思!
一个注释:C4.12 Brecht’s position here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from that of the French Marxist Roger Garaudy in his D’un réalisme sans rivages (Paris, 1963).Garaudy also wants to extend the term ‘realism’ to authors previously excluded from it; but like Lukács and unlike Brecht he still identifies aesthetic value with the great realist trad-
ition. It is just that he is more liberal about its boundaries than Lukács.
伊格尔顿对这场论争的评价与回顾
分歧追溯到黑格尔和马克思在艺术观上的区别
回应 2020-12-29 21:32 -
【历史与形式】 卢卡契:“文学中真正的社会因素是形式。” 马克思本人认为文学应该展示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形式是内容的产物,但又按照一种双重关系对它起反作用。 在论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时,马克思忠实于他所继承的黑格尔传统。 但马克思没有全盘接受黑格尔的美学。黑格尔的美学是唯心主义的,过于简单化,只有在有限程度上是辩证的。 本世纪三十年代的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常陷入“庸俗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即从文学中搜索意...
2020-07-07 21:38
【历史与形式】
卢卡契:“文学中真正的社会因素是形式。”
马克思本人认为文学应该展示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形式是内容的产物,但又按照一种双重关系对它起反作用。
在论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时,马克思忠实于他所继承的黑格尔传统。
但马克思没有全盘接受黑格尔的美学。黑格尔的美学是唯心主义的,过于简单化,只有在有限程度上是辩证的。
本世纪三十年代的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常陷入“庸俗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即从文学中搜索意识形态内容。
卢卡契认为,艺术中意识形态的真正承担者是作品本身的形式
【形式与意识形态】
文学形式的重大发展产生于意识形态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
【举例①】十八世纪英国小说的兴起,在形式中显示出变化了的意识形态方面的趣味。→从浪漫主义和超自然主义,转向个人心理和“日常生活”经验。→是日益自信的资产阶级的产物。他们的意识已经打破了“贵族”文学旧传统的限制
【举例②】【普列汉诺夫】法国从古典主义悲剧向言情喜剧的转变反映了贵族向资产阶级价值的转移。
【举例③】本世纪初欧洲戏剧从“自然主义”向“表现主义”的突变。→自然主义戏剧认为资产阶级世界的日常生活是稳固的,而表现主义感到需要超越这个界限,揭穿它的欺骗性,通过象征和幻想,透视“正常状态”掩盖下的互相疏远的自我分裂的人类灵魂。→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转变:维多利亚中期关于自我和关系的颇为自信的观念在日益临近的世界资本主义危机面前开始崩溃瓦解。
但是【文学形式变化和意识形态变化之间不存在简单的对称关系】,文学形式的变化有其自主性
【卢卡契与文学形式】
在卢卡契的著作中,文学形式问题得到了最透彻的研究
在《小说理论》中,卢卡契追随黑格尔的看法,认为小说是“资产阶级的史诗”,但这种史诗与它的古典形式不同,描写的是现代社会中人的无家可归和异化。
卢卡契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摒弃了这种宇宙悲观主义。
卢卡契认为的现实主义:伟大的艺术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和分裂做斗争,展示丰富多样的人类整体形象。→包括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也包括希腊人和莎士比亚。
【“现实主义”的三个伟大时期】古希腊,文艺复兴,十九世纪初的法国
【典型】显示社会的内在动力和结构。现实主义作家的任务,是通过真实可感的个人和行动,有血有肉地表现这些“典型的”倾向和力量。
现实主义作家,透过社会生活的偶然现象,揭示出某种状况下的本质/要素,将它们结合在一种完整的形式中,用具体的经验赋予它们血肉。
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出现在一个明显地正在形成中的历史时期。
现实主义丧失了产生它的历史条件,于是瓦解和退化,一方面变成“自然主义”,另一方面变成“形式主义”。
1848年欧洲革命的失败。→标志着无产阶级的挫折。
巴尔扎克描绘人类反对资本主义堕落的最后的伟大斗争,而他的后继者们消极被动地记录一个已经堕落的资本主义世界。在艺术中便产生了自然主义。
卢卡契所指的自然主义,就是以左拉为代表的畸形的现实主义→只是照相式地再现社会表面现象,而不是透过现象揭示有意义的本质。→这是现实的异化现象,把作家从历史的积极参与者变成冷静的旁观者。自然主义缺乏对典型的理解,不可能从它的素材中创造出有意义的整体。退化成一系列纯粹的个人性质的兴趣。
【形式主义】同样丧失了历史的意义。
卡夫卡 穆西尔 贝克特 乔伊斯 加缪
人被剥夺了自己的历史,除自我以外没有现实。客观现实变成不可理解的混沌。→内心和外界的辩证统一遭到破坏,结果,个人和社会两者都失去意义。历史变得毫无意义,只是周而复始,客观对象一切都是偶然的。
如果自然主义是一种抽象的客观性,形式主义则是一种抽象的主观性,两者都背离了介于具体和一般、本质和存在、典型和个别之间的真正辩证的艺术形式。
【戈德曼与遗传结构主义】
戈德曼是卢卡契的主要门徒
戈德曼考察文学作品的结构,研究它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作家所属的社会阶级/集团的思想结构(世界观)。
作品越是表现这个社会阶级完整一贯的“世界观”,就越具有艺术的生命力。
伟大的作家是一些异乎寻常的人,能把他们所属的阶级/集团的世界观转化为艺术。
戈德曼寻求的是文学作品 世界观 和历史本身之间的一整套结构关系。想要说明一个社会集团/阶级的历史状况怎样以它的世界观为媒介转换成一部文学作品的结构。
戈德曼的社会意识是黑格尔式的,而不是马克思式的。把文学作品看成意识的直接反映。
【皮埃尔·马舍雷与“离心”形式】
卢卡契把作品看作一个构成的整体,而不是一个自然的有机体。
在马舍雷看来,一部作品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不是看它说出了什么,而是看它没有说出什么。正是在一部作品意味深长的沉默中,在它的间隙和空白里,最能确凿地感到意识形态的存在。→批评家要使这些沉默“说话”。
作品是不完全的
如果说,戈德曼在作品中发现一种中心结构,那么在马舍雷看来,作品永远是离心的,它没有中心的要素,只有含义的不断冲突和歧义。→分散,消散,不同,不规则
批评家的任务不是填补作品,而是寻找作品含义冲突的原则,说明这种冲突是怎样由作品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产生的。
*马契雷
回应 2020-07-07 21:38 -
理解意识形态就是更深刻地理解过去和现在。这种理解有助于我们的解放。 【第一章 文学与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与批评】 “历史地”分析文学当然不是从马克思主义开始的。 马克思之前的许多思想家已经试图根据产生文学作品的历史说明文学作品。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对马克思美学思想有深刻影响 对历史本身的革命的理解 【基础与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的职能,也是使社会统治阶级的权力合法化。一个社会的统治意识,即那个...
2020-07-07 19:16
理解意识形态就是更深刻地理解过去和现在。这种理解有助于我们的解放。
【第一章 文学与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与批评】
“历史地”分析文学当然不是从马克思主义开始的。
马克思之前的许多思想家已经试图根据产生文学作品的历史说明文学作品。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对马克思美学思想有深刻影响
对历史本身的革命的理解
【基础与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的职能,也是使社会统治阶级的权力合法化。一个社会的统治意识,即那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意识。
艺术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文学作品不是神秘的灵感的产物,也不是简单地按照作者的心理状态就能说明的。它们是知觉的形式,是观察世界的特殊方式。
理解《李尔王》《愚人记》《尤利西斯》,不止是解释它们的象征手法。首先是要理解这些作品与它们所处的意识形态世界之间的曲折复杂的关系。→既出现在内容中,也出现在形式上。
一种意识形态从来不是一种统治阶级意识的简单反映,而永远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可能掺杂着冲突的、矛盾的世界观。
康拉德的世界观中的悲观主义,是他那个时期流行的意识形态上的悲观主义在艺术上的独特转化→即感到历史徒然地循环,个人冥顽而孤独,人类价值相对而荒谬→这标志着与康拉德本人密切相关的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中的严重危机。
康拉德作为一个深深信奉英国保守主义的波兰流亡“贵族”,他的这种个人地位使他更深刻地感受到英国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危机。
写得好不止是“风格”问题,还意味着具备一种能自由支配的思想洞察力。
【文学与上层建筑】
文学可以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但它不仅仅是被动地反映经济基础。
恩格斯想要否定在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任何机械的、一对一的相应关系。
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最伟大的艺术成就未必依赖最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希腊人。
艺术具有一种非常高度的自主性,它不是以简单的一对一的方式受缚于生产方式。但马克思又说,艺术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方式。
《荒原》确实可以解释成一首关于产生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危机的诗,但它对于那种危机,对于产生那种危机的政治经济条件都不是简单的相应关系。→它与所处时代的现实历史之间的联系是非常间接的,在这一点上,它与一切艺术作品都相同。
【文学与意识形态】
一切艺术作品都产生于某种关于世界的意识形态观念。
比起法律和政治理论,艺术与意识形态有着更为复杂的关系。
【两种极端的看法】
①一种认为文学仅仅是具有一定艺术形式的意识形态,即文学作品只是那个时代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是“虚假意识”的囚徒。庸俗马克思主义。
②认为文学超越意识形态,让我们看到意识形态掩盖下的现实。
【两种都过于简单】
阿尔都塞提出了一种关于文学与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更加细致的说明。
艺术不能被简化为意识形态。它与意识形态有特殊的关系。
艺术不只是消极地反映那种经验,它包含在意识形态之中,但又尽量使自己与意识形态保持距离。使我们“感觉”/“察觉”到产生它的意识形态。
在阿尔都塞和马舍雷看来,意识形态不完全是一堆杂乱无章、飘忽不定的形象和观念。在任何社会中,它都具有一定的结构上的连贯性。正因为有这种连贯性,它才能成为科学分析的对象。
将文学作品理解为一种形式结构。
回应 2020-07-07 19:16
-
忽然想到 (厌恶争执 不善言说)
P7: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创造性不在于它对文学进行历史的探讨,而在于它对历史本身的革命的理解。 P12:马克思主义批评着眼的是意识形态、社会关系、生产力这些社会方面的统一体。 P23:科学的批评应该寻找出使文学作品受制于意识形态而又与它保持距离的原则。 P26:马克思主义批评把形式和内容看作是辩证的关系,但要强调,归根到底首先是内容决定形式。 …… P55:文学“反映”现实这一思想,就其粗略的公式来看,显然是不恰当的。它...2018-04-25 15:43
P7: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创造性不在于它对文学进行历史的探讨,而在于它对历史本身的革命的理解。
P12:马克思主义批评着眼的是意识形态、社会关系、生产力这些社会方面的统一体。
P23:科学的批评应该寻找出使文学作品受制于意识形态而又与它保持距离的原则。
P26:马克思主义批评把形式和内容看作是辩证的关系,但要强调,归根到底首先是内容决定形式。
……
P55:文学“反映”现实这一思想,就其粗略的公式来看,显然是不恰当的。它把文学与社会的关系看成是被动的、机械的。好像作品像一面镜子或者像一张相片,只是消极地记录下“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
P56:卢卡契在后期论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作品中,认为艺术的意识是创造性地介入世界,而不仅仅是对世界的反映
P65:文学可以是一件人工产品,一种社会意识的产物,一种世界观;但同时也是一种制造业。
艺术可以如恩格斯所说,是与经济基础关系最为“间接”的社会生产,但是从另一意义上也是经济基础的一部分:它像别的东西一样,是一种经济方面的实践,一类商品的生产。
P68:真正的革命艺术家不能只关心艺术的目的,也要关心艺术的生产工具。“倾向性”不止是在艺术中表现正确的政治观点;“倾向性”表现在艺术家怎样得心应手地重建艺术形式,使得作者、读者与观众成为合作者。
P69:蒙太奇是工艺时代艺术生产的一个重要的原则。
P70:戏剧的任务不是“反映”一个既定的现实,而是说明人物与行动如何历史地产生,他们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可以与目前的表现不同。
P70:剧本不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而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看法。剧本不是天衣无缝的整体,整个剧情也不是从一开始就固定死,却是间间断断,随随便便,具有内在矛盾,鼓动观众产生一种“复合的视觉”(complex seeing), 注意到在某个点上存在着几种对立的可能性。
P71:演员不是进入角色,而是同角色保持距离,明确表示他们是舞台上的演员,不是现实中人。(eg:许鞍华《黄金时代》2333)
P73:本雅明革命艺术理论:第一,它赋予形式这一概念以新的意义;第二,它重新考虑了作家这个概念;第三,它重新考虑了艺术生产的概念。
(1)艺术生产关系在于艺术内部,由内部形成它的形式。
(2)反对把作家看作“创造者”
(3)艺术作品的性质
P82: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必须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论述:第一,我们只有将过去的文学同人们反对剥削的斗争联系起来(尽管是间接地),才能充分地理解我们的今天,有效地改变现状。第二,不这样做,我们无法弄通作品,也不可能产生适应更优秀的艺术与更美好的社会的艺术形式。
回应 2018-04-25 15:43
-
卢卡奇与布莱希特之争:P75-76 卢卡奇的现实主义versus布莱希特的现实主义:对文学文本的不同理解 同样是“现实主义”、“形式主义”,却可以表达完全不同的意思! 一个注释:C4.12 Brecht’s position here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from that of the French Marxist Roger Garaudy in his D’un réalisme sans rivages (Paris, 1963).Garaudy also wants to extend the term ‘realism’ to authors previously excluded from...
2020-12-29 21:32
卢卡奇与布莱希特之争:P75-76
卢卡奇的现实主义versus布莱希特的现实主义:对文学文本的不同理解
同样是“现实主义”、“形式主义”,却可以表达完全不同的意思!
一个注释:C4.12 Brecht’s position here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from that of the French Marxist Roger Garaudy in his D’un réalisme sans rivages (Paris, 1963).Garaudy also wants to extend the term ‘realism’ to authors previously excluded from it; but like Lukács and unlike Brecht he still identifies aesthetic value with the great realist trad-
ition. It is just that he is more liberal about its boundaries than Lukács.
伊格尔顿对这场论争的评价与回顾
分歧追溯到黑格尔和马克思在艺术观上的区别
回应 2020-12-29 21:32 -
【历史与形式】 卢卡契:“文学中真正的社会因素是形式。” 马克思本人认为文学应该展示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形式是内容的产物,但又按照一种双重关系对它起反作用。 在论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时,马克思忠实于他所继承的黑格尔传统。 但马克思没有全盘接受黑格尔的美学。黑格尔的美学是唯心主义的,过于简单化,只有在有限程度上是辩证的。 本世纪三十年代的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常陷入“庸俗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即从文学中搜索意...
2020-07-07 21:38
【历史与形式】
卢卡契:“文学中真正的社会因素是形式。”
马克思本人认为文学应该展示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形式是内容的产物,但又按照一种双重关系对它起反作用。
在论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时,马克思忠实于他所继承的黑格尔传统。
但马克思没有全盘接受黑格尔的美学。黑格尔的美学是唯心主义的,过于简单化,只有在有限程度上是辩证的。
本世纪三十年代的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常陷入“庸俗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即从文学中搜索意识形态内容。
卢卡契认为,艺术中意识形态的真正承担者是作品本身的形式
【形式与意识形态】
文学形式的重大发展产生于意识形态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
【举例①】十八世纪英国小说的兴起,在形式中显示出变化了的意识形态方面的趣味。→从浪漫主义和超自然主义,转向个人心理和“日常生活”经验。→是日益自信的资产阶级的产物。他们的意识已经打破了“贵族”文学旧传统的限制
【举例②】【普列汉诺夫】法国从古典主义悲剧向言情喜剧的转变反映了贵族向资产阶级价值的转移。
【举例③】本世纪初欧洲戏剧从“自然主义”向“表现主义”的突变。→自然主义戏剧认为资产阶级世界的日常生活是稳固的,而表现主义感到需要超越这个界限,揭穿它的欺骗性,通过象征和幻想,透视“正常状态”掩盖下的互相疏远的自我分裂的人类灵魂。→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转变:维多利亚中期关于自我和关系的颇为自信的观念在日益临近的世界资本主义危机面前开始崩溃瓦解。
但是【文学形式变化和意识形态变化之间不存在简单的对称关系】,文学形式的变化有其自主性
【卢卡契与文学形式】
在卢卡契的著作中,文学形式问题得到了最透彻的研究
在《小说理论》中,卢卡契追随黑格尔的看法,认为小说是“资产阶级的史诗”,但这种史诗与它的古典形式不同,描写的是现代社会中人的无家可归和异化。
卢卡契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摒弃了这种宇宙悲观主义。
卢卡契认为的现实主义:伟大的艺术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和分裂做斗争,展示丰富多样的人类整体形象。→包括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也包括希腊人和莎士比亚。
【“现实主义”的三个伟大时期】古希腊,文艺复兴,十九世纪初的法国
【典型】显示社会的内在动力和结构。现实主义作家的任务,是通过真实可感的个人和行动,有血有肉地表现这些“典型的”倾向和力量。
现实主义作家,透过社会生活的偶然现象,揭示出某种状况下的本质/要素,将它们结合在一种完整的形式中,用具体的经验赋予它们血肉。
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出现在一个明显地正在形成中的历史时期。
现实主义丧失了产生它的历史条件,于是瓦解和退化,一方面变成“自然主义”,另一方面变成“形式主义”。
1848年欧洲革命的失败。→标志着无产阶级的挫折。
巴尔扎克描绘人类反对资本主义堕落的最后的伟大斗争,而他的后继者们消极被动地记录一个已经堕落的资本主义世界。在艺术中便产生了自然主义。
卢卡契所指的自然主义,就是以左拉为代表的畸形的现实主义→只是照相式地再现社会表面现象,而不是透过现象揭示有意义的本质。→这是现实的异化现象,把作家从历史的积极参与者变成冷静的旁观者。自然主义缺乏对典型的理解,不可能从它的素材中创造出有意义的整体。退化成一系列纯粹的个人性质的兴趣。
【形式主义】同样丧失了历史的意义。
卡夫卡 穆西尔 贝克特 乔伊斯 加缪
人被剥夺了自己的历史,除自我以外没有现实。客观现实变成不可理解的混沌。→内心和外界的辩证统一遭到破坏,结果,个人和社会两者都失去意义。历史变得毫无意义,只是周而复始,客观对象一切都是偶然的。
如果自然主义是一种抽象的客观性,形式主义则是一种抽象的主观性,两者都背离了介于具体和一般、本质和存在、典型和个别之间的真正辩证的艺术形式。
【戈德曼与遗传结构主义】
戈德曼是卢卡契的主要门徒
戈德曼考察文学作品的结构,研究它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作家所属的社会阶级/集团的思想结构(世界观)。
作品越是表现这个社会阶级完整一贯的“世界观”,就越具有艺术的生命力。
伟大的作家是一些异乎寻常的人,能把他们所属的阶级/集团的世界观转化为艺术。
戈德曼寻求的是文学作品 世界观 和历史本身之间的一整套结构关系。想要说明一个社会集团/阶级的历史状况怎样以它的世界观为媒介转换成一部文学作品的结构。
戈德曼的社会意识是黑格尔式的,而不是马克思式的。把文学作品看成意识的直接反映。
【皮埃尔·马舍雷与“离心”形式】
卢卡契把作品看作一个构成的整体,而不是一个自然的有机体。
在马舍雷看来,一部作品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不是看它说出了什么,而是看它没有说出什么。正是在一部作品意味深长的沉默中,在它的间隙和空白里,最能确凿地感到意识形态的存在。→批评家要使这些沉默“说话”。
作品是不完全的
如果说,戈德曼在作品中发现一种中心结构,那么在马舍雷看来,作品永远是离心的,它没有中心的要素,只有含义的不断冲突和歧义。→分散,消散,不同,不规则
批评家的任务不是填补作品,而是寻找作品含义冲突的原则,说明这种冲突是怎样由作品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产生的。
*马契雷
回应 2020-07-07 21:38 -
理解意识形态就是更深刻地理解过去和现在。这种理解有助于我们的解放。 【第一章 文学与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与批评】 “历史地”分析文学当然不是从马克思主义开始的。 马克思之前的许多思想家已经试图根据产生文学作品的历史说明文学作品。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对马克思美学思想有深刻影响 对历史本身的革命的理解 【基础与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的职能,也是使社会统治阶级的权力合法化。一个社会的统治意识,即那个...
2020-07-07 19:16
理解意识形态就是更深刻地理解过去和现在。这种理解有助于我们的解放。
【第一章 文学与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与批评】
“历史地”分析文学当然不是从马克思主义开始的。
马克思之前的许多思想家已经试图根据产生文学作品的历史说明文学作品。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对马克思美学思想有深刻影响
对历史本身的革命的理解
【基础与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的职能,也是使社会统治阶级的权力合法化。一个社会的统治意识,即那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意识。
艺术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文学作品不是神秘的灵感的产物,也不是简单地按照作者的心理状态就能说明的。它们是知觉的形式,是观察世界的特殊方式。
理解《李尔王》《愚人记》《尤利西斯》,不止是解释它们的象征手法。首先是要理解这些作品与它们所处的意识形态世界之间的曲折复杂的关系。→既出现在内容中,也出现在形式上。
一种意识形态从来不是一种统治阶级意识的简单反映,而永远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可能掺杂着冲突的、矛盾的世界观。
康拉德的世界观中的悲观主义,是他那个时期流行的意识形态上的悲观主义在艺术上的独特转化→即感到历史徒然地循环,个人冥顽而孤独,人类价值相对而荒谬→这标志着与康拉德本人密切相关的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中的严重危机。
康拉德作为一个深深信奉英国保守主义的波兰流亡“贵族”,他的这种个人地位使他更深刻地感受到英国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危机。
写得好不止是“风格”问题,还意味着具备一种能自由支配的思想洞察力。
【文学与上层建筑】
文学可以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但它不仅仅是被动地反映经济基础。
恩格斯想要否定在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任何机械的、一对一的相应关系。
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最伟大的艺术成就未必依赖最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希腊人。
艺术具有一种非常高度的自主性,它不是以简单的一对一的方式受缚于生产方式。但马克思又说,艺术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方式。
《荒原》确实可以解释成一首关于产生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危机的诗,但它对于那种危机,对于产生那种危机的政治经济条件都不是简单的相应关系。→它与所处时代的现实历史之间的联系是非常间接的,在这一点上,它与一切艺术作品都相同。
【文学与意识形态】
一切艺术作品都产生于某种关于世界的意识形态观念。
比起法律和政治理论,艺术与意识形态有着更为复杂的关系。
【两种极端的看法】
①一种认为文学仅仅是具有一定艺术形式的意识形态,即文学作品只是那个时代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是“虚假意识”的囚徒。庸俗马克思主义。
②认为文学超越意识形态,让我们看到意识形态掩盖下的现实。
【两种都过于简单】
阿尔都塞提出了一种关于文学与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更加细致的说明。
艺术不能被简化为意识形态。它与意识形态有特殊的关系。
艺术不只是消极地反映那种经验,它包含在意识形态之中,但又尽量使自己与意识形态保持距离。使我们“感觉”/“察觉”到产生它的意识形态。
在阿尔都塞和马舍雷看来,意识形态不完全是一堆杂乱无章、飘忽不定的形象和观念。在任何社会中,它都具有一定的结构上的连贯性。正因为有这种连贯性,它才能成为科学分析的对象。
将文学作品理解为一种形式结构。
回应 2020-07-07 19:16 -
伊格尔顿属于英国60年代出现的“新左派” 【四个论题】文学与历史,形式与内容,文学与倾向,作为生产者的作家 【伊格尔顿的主要论点】 ①文学是社会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而意识形态是一种复杂现象,掺杂着矛盾冲突的世界观。→文学作品不可能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简单反映。 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是一对一的、简单的相应关系。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从文学作品中寻求政治经济和阶级斗争,是...
2020-07-07 18:57
伊格尔顿属于英国60年代出现的“新左派”
【四个论题】文学与历史,形式与内容,文学与倾向,作为生产者的作家
【伊格尔顿的主要论点】
①文学是社会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而意识形态是一种复杂现象,掺杂着矛盾冲突的世界观。→文学作品不可能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简单反映。
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是一对一的、简单的相应关系。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从文学作品中寻求政治经济和阶级斗争,是庸俗马克思主义的做法。
③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辩证的。只注意思想内容,忽视文学形式问题,又是庸俗马克思主义做法。形式也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形式的变化反映意识形态的变化。→现实主义转化成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在于1848欧洲革命的失败。
④政治倾向是否正确,不能当做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基础。
⑤“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创作口号是错误的,斯大林对文艺进行了摧毁性打击。
⑥马克思恩格斯“矛盾原则”
⑦文学“反映”现实的提法是不正确的,它把文学与社会的关系看作像照镜子和照相那样被动机械的关系。
⑧文学艺术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也是经济基础的一部分。作为生产的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的艺术。
回应 2020-07-07 18:57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6)7.8分 2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易易 2018-12-08
伊格爾頓,我愛您! 唯一的遺憾:找的pdf附錄有散失,讀不到完整的《馬克思主義文學論文選》導言 簡簡單單,返璞歸真,伊格爾頓真是神人! 這是對於國內標榜自己馬論主導性卻改變不了自身作為“庸俗的馬克思主義”者(我覺得更像是被迫的偽馬) 我真的有一種加入西馬傳道的衝動! 馬克思主義批評不止是一種文學批評流派,這更是一種對待世界的方式
8 有用 愚人机场 2015-02-21
伊格尔顿在评述别人的思想时简直太得心应手了,这本小册子和《文学理论导论》以及《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真的是璧坐玑驰文霞沦漪。
0 有用 亞歷山大裡亞 2018-01-24
可以看作是他的《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的前篇,補充了他未能在那本書里充分討論他的馬克思主義起點的遺憾。
1 有用 婷婷要做甜娘☆ 2012-03-26
这个很不错
0 有用 何人斯 2019-05-07
明晰通畅。
0 有用 俭德堂的老大 2021-02-26
真好
0 有用 实拙 2021-02-21
没有太多收获。
0 有用 RedDeadLeaf 2021-01-19
对文本意义比较哲学层面的讨论
0 有用 Dina 2020-11-27
昨天总算是结束了西方文论对于这本书的汇报,零零碎碎完完整整看了能有三四遍,非常拜服伊格尔顿的逻辑思维能力,真的非常清晰!
0 有用 七喜 2020-11-17
很有启发,入门书,非常清晰!深入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