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深情的艾老师 2018-05-17 02:33:12

    这还用解释吗?因为大部分的民众是没有辩证思维的、没有自我价值认定的、没有安全感的、人云亦云的。

  • 0 请叫额聂小仙儿 2018-06-26 15:10:05

    朋友圈谣言的来历

  • 0 SSXY 2020-02-27 15:08:11

    “科学败给了迷信”的三个原因: 首先,由于媒体的发展,为了追求传播效应,科学知识的严肃性被削弱,导致科学最终臣服于大众传媒和消费文化。 其次,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共同体的分工变得越来越细,真正的“科学人”开始退出了科普的舞台,这就导致了科学传播过程中,科学思想和理性精神的缺失。 最后,由于科学本身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的确定性,随着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理性的科学精神在不断被稀释,大家在不断接受着碎片化的知识,这导致了怀疑精神的丧失,让迷信有了生存的空间。

  • 0 Amo Wu 2018-05-29 21:05:56

    大眾對科學喪失懷疑精神的階段:傳播 -> 普及 -> 稀釋 -> 碎片化

  • 0 leansing 2021-09-16 11:39:15

    败给迷信之后会怎样呢?石块、棍棒、毒汁、十字架、火刑台、刀斧、绞索、排枪、谣滥纸媒、谣滥广播电台、谣滥广播电视台、谣滥网媒、......,这次,还继续删“短评”吗?

  • 0 六月雪 2024-04-21 09:04:31 上海

    1.科学是这样败给迷信的:媒体片面追求传播效果时,科学知识的严肃性被削弱,媒体中所宣传的科学发现可能会被夸大和歪曲,真正有价值的科学发现往往被媒体冷落甚至排斥。此外,广告也在迷信的传播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科学普及过程有四个阶段:传播、普及、稀释和碎片化。

  • 0 alexllln 2020-05-02 13:56:56

    【听】(没有很认真听)我总结意思就是一个诸葛亮顶不过一万个臭皮匠,而又三人成虎,关羽大刀再强也势单力薄。话说我认为,科学虽胜于迷信,但是也不要过于迷信科学,当代很多“科学”都存在被推翻或随时被迭代的可能性。

  • 0 黎明初 2019-06-05 16:42:04

    媒体 广告 科学人 传播 普及 稀释 碎片化

  • 0 倦牛刍草 2019-02-26 23:17:42

    《最强大脑》的宣传语是让科学永远流行起来,但本书告诉我们科学流行不起来,因为真正的科学是拒绝打比方、举例子、讲故事的,而大众就喜欢生动、形象而又简单的例子和故事。科学家也要“讲政治”,要善于运用传播学的规律去普及科学知识。

  • 0 Sugar. 2018-05-04 12:55:00

    得到,每天听本书。聪敏的脑子干嘛用来研究这些无聊的话题。

  • 0 暖了个暖 2020-03-08 19:27:35

    科学有科学的发展逻辑,而新闻也有新闻的传播逻辑,许多新闻记者对科学只是一知半解,为了要追求新闻的传播效应,科学发现的事实常常会被有意或者无意地夸大和歪曲。

  • 0 原子和虚空 2018-12-31 20:50:22

    2018年阅读的最后一本书。 美国的科学普及之路也是我们国家可能会走的路,在这条路上,一旦科学人退缩,那么迷信和伪科学便会大行其道,始终如此,尤其当科学家们不自觉的把自己视为专业的技术员而不在意科普工作时,支离破碎的科学更可能为迷信和伪科学提供想象空间。 所以我在想,科学史教育也恰好能填补科学和科学的普及与大众之间的空白,使之连贯起来。

  • 0 momo 2022-04-05 20:17:26

    谢救我狗命的此书

  • 0 伪电气白兰 2018-07-02 08:17:39

    原因阐述还是很清楚的,只是觉得内容比较单薄。

  • 0 Wisdom龙 2018-05-07 23:56:50

    科普=科学+普及

  • 0 Lizzy 2018-01-11 20:36:31

    科学是怎么在大众层面上败给迷信的,主要是因为传媒的发展以及科学越来越艰深

  • 0 祛魅计划 2021-11-08 21:31:25

    写的挺好。 好就好在抛开内容不谈,还挺有意思的 好就好在透过文本,人们能看到这位翻译的先生在一个个无人深夜,是如何绞尽脑汁煞费苦心翻译出一堆这么个玩意儿的 好就好在这是需要赶ddl的书 不然作闲书读的话,我在领教了开头并第一章之后,必然愤而合上,束之高阁 致敬,respect,钮卫星老师辛苦了 踏上科学的高峰!!!封建迷信滚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