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电影馆系列 (诺曼底客)
- 我策划或编辑的图书 (木杉)
- 电影专业书籍 (mzqz)
- 盛夏的电影馆 (空手)
- 出口成章——对话录与谈话录 (維舟)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革命!1960年代世界电影大爆炸的评论:
feed: rss 2.0
订阅关于革命!1960年代世界电影大爆炸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Touma 2008-10-31 00:59:37
1968那个多事之秋啊……
2 有用 辽东胖尊者 2011-01-03 17:19:31
随便翻翻,发现没有提到苏联,日本被一笔带过,黑泽明翻译成库洛萨瓦...
2 有用 陈裸 2010-11-25 23:13:08
翻译的还算可以,但a hard day's night被译成辛苦了一天的晚上,也太缺乏电影常识了!另,作者治学范围很广
1 有用 老探戈 2007-02-06 14:21:26
可算一本指南~
0 有用 MaTown 2009-01-16 15:05:09
电影应该有一种自我变现的激情,一种论述时代的激情,一切的胡编乱造都是狗屁
0 有用 sofia 2022-01-13 15:39:22
“那时候日子可真快活,”戈达尔后来写道,“展现在面前的名望尚未开始为我们的喜悦编织裹尸布。”
0 有用 DreamReaver 2021-08-09 11:18:47
06年电影馆的书,大量一手访谈,大致串起了五六十年代以欧洲为中心的作者导演的谱系和代表作,美国独立影片也有提及。各条线索汇聚在1968年5月戛纳停办的风云现场。翻译太拉垮了,影响阅读。
0 有用 Jie 2021-08-08 14:23:38
从星星之火写到诸神的黄昏,这波浪潮里有太多的震撼了。借施隆多夫所说的“革命——不是把生活弄颠倒了,而是让颠倒的生活重新颠倒过来。”“生活在自己的时代应该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激情,一种制作出电影来说点什么的激情,不论说出的东西是多么轻微也没有关系。”““那些孤寂、忧伤的电影形象比无聊琐事更久地留驻在人们的记忆里”,“他们的烦恼和痛苦都与我们相关。”
0 有用 一颗大豆 2021-08-02 14:57:54
列表指南一样的书,这位英国作者(如同大部分那边的作者)眼中的“世界”似乎就只有除开俄罗斯的欧美世界,外加一两段提到日本,其余的不存在。译者似乎对流行文化不太了解,连火出圈的都不知道,认不出香奈儿、黑泽(明)、维达沙宣等等。
0 有用 离净语 2021-04-04 20:50:16
写得很全面呀!但看得越多,反而越看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