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恶及其他 短评

热门 最新
  • 13 青山好景 2012-05-01 12:11:36

    我喜欢萨特和加缪,这不是矫情,虽说我没多懂他们。但我能体会到在他们的作品中关于自身存在的思考。世界不可认识,人的存在无理性。存在无处不在,却躲在存在物的后面。多余的人,存在的孤独与厌恶感,无可奈何,这些都是相似的,尽管他们两个又有着极大的不同。

  • 8 劈头士》睁木 2013-08-26 22:41:38

    包括萨特最负盛名的三部小说《厌恶》、《墙》、《艾斯洛特拉特》。 《厌恶》有的版本译为《恶心》,但是郑永慧译的这版读着最舒畅,语句如诗~~ 在《厌恶》里,洛根丁在布城经历了一段“开悟”之旅,最后喊出了“存在”和“荒谬”两个词。关于“存在”的哲学小说,萨特的这篇是一个巅峰,加缪也不及他。 《墙》过去读的时候只是觉得它的结尾荒诞地让人 不得不信,如今觉得这个轻喜剧般的结尾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我”等死时候的“开悟”~~《艾斯洛特拉特》里,萨特继续借欲效仿艾斯洛特拉特的”我“对声称爱人类的人道主义提出非议。“我”自称是一个“对人类的爱只达到那么微小的程度”的人,“以致过一会儿我就要杀掉半打人”。

  • 4 深海采珠人 2008-07-09 12:56:07

    那是一种感觉……

  • 6 假谬 2020-05-17 20:47:45

    没想到读了快一个月,阅读萨特使我几近崩溃,读每一句都步履维艰。在进入所言所思的同时,又不得不时刻警惕字句后的迷雾毒瘴。 虽然对于理念先行的高度哲学化的小说没有好感,但是它所呈现出的一切无不在映照我自身:我是安东尼洛根丁的一部分,“厌恶”并不在我身上,我是在它里面的。作为一个丧失行动力的人,被“厌恶”困扰束缚,跋前疐后,进退维谷——向后看是错,过去的事件在叙述中变为“奇遇”,而只存在于叙述中的“奇遇”正是对此刻庸常生活的嘲弄;向前看也是错,你无法选择“奇遇”,你只能行动在此刻,期望奇遇的降临。事事向你“索求”选择,你也必须选择,不选择本身依然是一种选择,时间推着你向前,日子无意义地累积起来。

  • 0 醋鱼 2019-09-04 17:33:43

    用丰富的细节探索一种无聊的状态

  • 1 Hikawa ♥ 2010-02-25 23:10:15

    最喜歡《艾罗斯特拉特》,不喜歡《墙》。《厌恶》还没看。

  • 0 小心和小欣 2015-07-05 10:30:52

    即便排除“存在主义”哲学鼻祖的名号,这部小说也是相当牛掰的。意识流的写法,才情四溢,佳句频出,对人情世故看的真写的透?

  • 2 Folie a Deux 2013-03-08 02:14:20

    老爸的藏书 前面读着真是费劲啊= = 总之还成吧

  • 0 奥托斯基 2007-12-19 16:47:45

    艾罗斯特拉特

  • 0 Rhinover 2009-04-27 13:03:10

    用黑暗的墙挡住明亮的光

  • 0 曼荼罗 2013-04-08 15:46:29

    这一本的翻译要比《恶心》美很多,这也是突然让我意识到翻译是多么多么的重要以及不必要··如果可以,还是多读原著,没有曲解。

  • 0 张眼 2013-10-30 21:10:31

    不得不说,《恶心》大段的不明所以的哲学论述打断了叙述的节奏,作为小说并不算得好。萨特似乎对人道主义很反感,人道主义在萨特的叙述里完全成了一面自欺欺人的大旗。与加缪的忧伤不同,萨特这里是恶狠狠的嘲讽,嘲讽之后又剩下了好一抹孤独。最终提出的艺术拯救论似乎也源于尼采。然而萨特之所以深感存在之偶然,可能与他的早年丧父的经历有关。

  • 0 馬臠 2013-09-20 09:59:29

    劈裡啪啦地糟蹋時間的閱讀體驗,而且大部分時間都是這麼過去的。朝鮮小朋友扭捏地想嚐嚐我的咖啡,結果被苦得飛奔水龍頭。問他,你有不開心的時候麼,有,那你怎麼辦。想到如此天真純樸可愛率真的小男孩多該有一個好的環境成長而不是生在窮鄉僻壤而且很可能還侏儒啊。

  • 0 乌龟居士 2010-09-05 22:19:07

    我是一个肉体受伤的卑劣的汉子,在这些墙上有存在的伤。

  • 0 燃烧的草莓 2014-02-12 23:28:26

    不管是不是什么存在主义,厌恶写得是极好的,然后萨特~还是很迷人的。

  • 1 2019-09-29 21:57:09

    想写这样的文字。

  • 1 𝗸𝗶𝘁𝘀𝗰𝗵 2021-03-30 09:52:03

    实质化、具像化的「感觉」构成思想。

  • 0 神秘力量网友 2013-02-28 20:11:27

    I565.45 《厌恶》《墙》《埃罗斯特拉特》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