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自明朝从南京迁都北京,扩建外城,大运河终点漕运码头由积水潭南移,一直到清朝戏院开设在前门外,前门火车站建立……一系列的历史因素,选就了城南特殊的历史地位。
城南,是一个精感深重的称谓。那里曾经是老北京城商业文化娱乐的中心,其历史的文化涵义,对于建设新北京保护老北京意义深远。作者从小在城南长大,他突然惊讶地发现许多以前的记忆被现实涂抹得面目皆非,许多原来见过的老宅院老店铺已经和正在拆毁,便决心写这样一本书:不该让记忆随风飘散,无可追回。
全书以蓝调笔触抒写城南旧事,传达的是对故乡北京的一份心情,一份挥之不去的感情。
这种写城市的小散文可以学一下
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我却对大栅栏和荣宝斋以外的南城基本不熟悉,能够想起来的最多还有天坛.北京是个分裂的城市,清朝内城是满族人的,外城特别是南城是汉族人的.49年以后,内城(东城和西城)是老北京和中央机关加文化人,东边是使馆区和工厂区,西边是中央部委和军队大院,北边是大学区,南边变成了最穷最乱最没地位的市民区.所以,小时候去那里家长都放心,一说去南城好象就成了冒险一样.大了才知道,真正的南城至少在清朝... 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我却对大栅栏和荣宝斋以外的南城基本不熟悉,能够想起来的最多还有天坛.北京是个分裂的城市,清朝内城是满族人的,外城特别是南城是汉族人的.49年以后,内城(东城和西城)是老北京和中央机关加文化人,东边是使馆区和工厂区,西边是中央部委和军队大院,北边是大学区,南边变成了最穷最乱最没地位的市民区.所以,小时候去那里家长都放心,一说去南城好象就成了冒险一样.大了才知道,真正的南城至少在清朝是文化,生活,吃喝玩乐的根基.内城根本就没商业服务业的历史,全是伺候皇上和伺候伺候皇上的.难怪直到今天北京的服 (展开)
边看边对照地图查找,那些老北京的胡同、店铺、四合院有些已经消失不见,看着书中说起那些故事,心里唏嘘不已。
读本书即读一个作者的诚恳和深情,感人至深。
酸,文笔无力,软塌榻
> 更多书评 6篇
> 22人在读
> 190人读过
> 241人想读
订阅关于蓝调城南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桃梨.キララ 2013-06-03 19:11:19
这种写城市的小散文可以学一下
0 有用 谢文 2008-11-24 18:04:46
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我却对大栅栏和荣宝斋以外的南城基本不熟悉,能够想起来的最多还有天坛.北京是个分裂的城市,清朝内城是满族人的,外城特别是南城是汉族人的.49年以后,内城(东城和西城)是老北京和中央机关加文化人,东边是使馆区和工厂区,西边是中央部委和军队大院,北边是大学区,南边变成了最穷最乱最没地位的市民区.所以,小时候去那里家长都放心,一说去南城好象就成了冒险一样.大了才知道,真正的南城至少在清朝... 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我却对大栅栏和荣宝斋以外的南城基本不熟悉,能够想起来的最多还有天坛.北京是个分裂的城市,清朝内城是满族人的,外城特别是南城是汉族人的.49年以后,内城(东城和西城)是老北京和中央机关加文化人,东边是使馆区和工厂区,西边是中央部委和军队大院,北边是大学区,南边变成了最穷最乱最没地位的市民区.所以,小时候去那里家长都放心,一说去南城好象就成了冒险一样.大了才知道,真正的南城至少在清朝是文化,生活,吃喝玩乐的根基.内城根本就没商业服务业的历史,全是伺候皇上和伺候伺候皇上的.难怪直到今天北京的服 (展开)
0 有用 五月的麦地 2012-03-28 16:23:32
边看边对照地图查找,那些老北京的胡同、店铺、四合院有些已经消失不见,看着书中说起那些故事,心里唏嘘不已。
0 有用 E 2012-06-10 09:44:56
读本书即读一个作者的诚恳和深情,感人至深。
1 有用 瘟酒吧 2008-06-17 00:19:19
酸,文笔无力,软塌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