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译者: 高长荣
出版年: 1993年七月一版6印,1984年9月第一版
页数: 395
定价: 7.6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30202043
作者简介 · · · · · ·
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喜欢读"百年孤独"的人也喜欢 · · · · · ·
百年孤独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百年孤独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740 条 )







-
. (Did you ever go clear)
奥雷连诺·布恩蒂亚在明亮的窗子背景上看见一个阴森的老头儿,戴着乌鸦翅膀似的宽边帽;这个老头儿好象是奥雷连诺·布恩蒂亚出生之前很久的某个模糊形象的化身。那时,奥雷连诺·布恩蒂亚已经完成羊皮纸手稿全部字母的分类工作。所以,梅尔加德斯问他知不知道是用哪一种文字作的这些记录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 “梵文。” 梅尔加德斯说,他能看到自己这个房间的日子剩得不多了。不过,在羊皮纸手稿满一百周年之前...2014-04-18 17:34
-
傻傻女 (无语了。)
每次很多书中,都会有这样的隐喻或明喻,懂爱的人,就是幸福的人。所以我常常在反省自己,自己就不是懂爱的人,不懂如何爱人,别人爱我也体会不出,所以难免难以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有时自怨自艾,有时平平静静,整天百无聊赖打发每一个日子。 《三救姻缘》里的女主角是成为幸福的人啦,她懂爱,我把她经常的想法当成知己,特别是自怨自怜的部分,奋发图强的部分,但就是她幸福心情的部分看不懂。哎呀,她在.. (1回应)2012-06-22 15:26
每次很多书中,都会有这样的隐喻或明喻,懂爱的人,就是幸福的人。所以我常常在反省自己,自己就不是懂爱的人,不懂如何爱人,别人爱我也体会不出,所以难免难以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有时自怨自艾,有时平平静静,整天百无聊赖打发每一个日子。 《三救姻缘》里的女主角是成为幸福的人啦,她懂爱,我把她经常的想法当成知己,特别是自怨自怜的部分,奋发图强的部分,但就是她幸福心情的部分看不懂。哎呀,她在书里都已经算悲剧人物了,我却还要比她还悲剧?后来觉得,她幸福部分肯定是作者虚构的,因为作者就是跟我一样的人,她也幻想幸福,对,就是幻想幸福,所以幸福的想法都是作者虚构的。自我安慰的想法。 《百年孤独》的雷梅黛丝,继续看到了我的影子。她就是不懂爱的女人。呵呵。所以她找不到幸福,只有骨髓级的孤独。呵呵。或许她根本就没有幸福的感觉。有的就是雷梅黛丝般,平静,什么都没感觉的感觉。呵呵,作者给她一个多美好的未来,有点悲伤,但却很美,不沾染尘世的一点污点,越来越透明,飞走了。跟雷梅黛丝一样的想法的人,肯定是没有幸福的?!我震惊于这个事实。作者安排雷梅黛丝是飞上天,我是没有幸运的啦,飞不上天,那就是比雷梅黛丝还惨?!又是悲剧啊。 悲剧啊。怎么办呢?只好继续自欺欺人地说,反正百年孤独,反正人人都孤独,反正所有的情形都孤独,我只不过过的是其中的一种孤独状态而已,而且,还是雷梅黛丝般最美好的孤独,姐姐我就偷偷笑吧。1回应 2012-06-22 15:26
-
之涵 (功不唐捐@目标<-信念)
说实话,越来越发现,文化理念的差异是一道鸿沟,读这本书就发现有些地方真的晦涩难懂,觉得很生硬。 本书真正让我感兴趣的就三四个人吧。 一个是霍.阿.布恩蒂亚,家庭的始祖,建立家园的冒险精神、不断追求新知识的探索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和教育下一代的尽职尽责。 第二个是吉卜赛人梅尔加德斯,他的经历真的太丰富了,四处闯荡,传奇的一生,为人还挺真诚(这是相比其他吉卜赛人而言的,从他第二次回来看到霍.阿.布恩蒂亚没做...2011-05-20 23:00
说实话,越来越发现,文化理念的差异是一道鸿沟,读这本书就发现有些地方真的晦涩难懂,觉得很生硬。本书真正让我感兴趣的就三四个人吧。一个是霍.阿.布恩蒂亚,家庭的始祖,建立家园的冒险精神、不断追求新知识的探索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和教育下一代的尽职尽责。第二个是吉卜赛人梅尔加德斯,他的经历真的太丰富了,四处闯荡,传奇的一生,为人还挺真诚(这是相比其他吉卜赛人而言的,从他第二次回来看到霍.阿.布恩蒂亚没做成什么东西来着,就不仅把以前的金币归还了,还送了霍.阿.布恩蒂亚一些仪器和书籍)。然后,这也是一个洞察世事的睿智老者,本书中很多人都和他有点交集。第三是俏姑娘雷麦黛丝,当然是因为她那种能带着死亡气息的美,当然更更因为她的超然于世,特立独行。第四就是乌苏娜,她也是唯一一个我能不去查阅其他资料就能说出的名字。果然,一个成功的男人都有一个女人,找一个好的孩子的母亲是件多么关键的事情啊。因为女人才是家庭的主心骨。回应 2011-05-20 23:00 -
. (Did you ever go clear)
奥雷连诺·布恩蒂亚在明亮的窗子背景上看见一个阴森的老头儿,戴着乌鸦翅膀似的宽边帽;这个老头儿好象是奥雷连诺·布恩蒂亚出生之前很久的某个模糊形象的化身。那时,奥雷连诺·布恩蒂亚已经完成羊皮纸手稿全部字母的分类工作。所以,梅尔加德斯问他知不知道是用哪一种文字作的这些记录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 “梵文。” 梅尔加德斯说,他能看到自己这个房间的日子剩得不多了。不过,在羊皮纸手稿满一百周年之前...2014-04-18 17:34
-
. (Did you ever go clear)
奥雷连诺·布恩蒂亚在明亮的窗子背景上看见一个阴森的老头儿,戴着乌鸦翅膀似的宽边帽;这个老头儿好象是奥雷连诺·布恩蒂亚出生之前很久的某个模糊形象的化身。那时,奥雷连诺·布恩蒂亚已经完成羊皮纸手稿全部字母的分类工作。所以,梅尔加德斯问他知不知道是用哪一种文字作的这些记录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 “梵文。” 梅尔加德斯说,他能看到自己这个房间的日子剩得不多了。不过,在羊皮纸手稿满一百周年之前...2014-04-18 17:34
-
傻傻女 (无语了。)
每次很多书中,都会有这样的隐喻或明喻,懂爱的人,就是幸福的人。所以我常常在反省自己,自己就不是懂爱的人,不懂如何爱人,别人爱我也体会不出,所以难免难以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有时自怨自艾,有时平平静静,整天百无聊赖打发每一个日子。 《三救姻缘》里的女主角是成为幸福的人啦,她懂爱,我把她经常的想法当成知己,特别是自怨自怜的部分,奋发图强的部分,但就是她幸福心情的部分看不懂。哎呀,她在.. (1回应)2012-06-22 15:26
每次很多书中,都会有这样的隐喻或明喻,懂爱的人,就是幸福的人。所以我常常在反省自己,自己就不是懂爱的人,不懂如何爱人,别人爱我也体会不出,所以难免难以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有时自怨自艾,有时平平静静,整天百无聊赖打发每一个日子。 《三救姻缘》里的女主角是成为幸福的人啦,她懂爱,我把她经常的想法当成知己,特别是自怨自怜的部分,奋发图强的部分,但就是她幸福心情的部分看不懂。哎呀,她在书里都已经算悲剧人物了,我却还要比她还悲剧?后来觉得,她幸福部分肯定是作者虚构的,因为作者就是跟我一样的人,她也幻想幸福,对,就是幻想幸福,所以幸福的想法都是作者虚构的。自我安慰的想法。 《百年孤独》的雷梅黛丝,继续看到了我的影子。她就是不懂爱的女人。呵呵。所以她找不到幸福,只有骨髓级的孤独。呵呵。或许她根本就没有幸福的感觉。有的就是雷梅黛丝般,平静,什么都没感觉的感觉。呵呵,作者给她一个多美好的未来,有点悲伤,但却很美,不沾染尘世的一点污点,越来越透明,飞走了。跟雷梅黛丝一样的想法的人,肯定是没有幸福的?!我震惊于这个事实。作者安排雷梅黛丝是飞上天,我是没有幸运的啦,飞不上天,那就是比雷梅黛丝还惨?!又是悲剧啊。 悲剧啊。怎么办呢?只好继续自欺欺人地说,反正百年孤独,反正人人都孤独,反正所有的情形都孤独,我只不过过的是其中的一种孤独状态而已,而且,还是雷梅黛丝般最美好的孤独,姐姐我就偷偷笑吧。1回应 2012-06-22 15:26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7 )
- 南海出版公司版 2011-6 / 191103人读过 / 有售
- Everyman's Library版 1995-10-17 / 291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版 1989-10 / 72159人读过
- 浙江文艺出版社版 1991-12 / 9906人读过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国翻译出版的拉美文学作品(1949-1999) (地球的小孩)
- 百年孤独 (28种中译本) (十年木匠)
- 一网打尽---诺贝尔文学奖优秀中译本(1981~2000) (zhuwilly)
- 百年孤独最优最美中译本集合(全10种) (saturnus醉倒在月光下)
- 加西亚·马尔克斯 年表顺序作品大全 (王多功)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百年孤独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馋灯懒鱼 2008-02-02
难得是名著又让我觉得很好看,且不会腻的小说。看完以后,深深的孤独感。最后一大家子人都没了。。
0 有用 [已注销] 2010-08-09
一百年后你不是你我不是我
0 有用 ryanmagic 2007-10-12
奇幻,引人入胜
0 有用 我是一朵过时的花是我的错吗 2013-05-05
这个版本的更好些。
0 有用 yuci2 2006-12-19
看了这么多遍,还是那么好看!
0 有用 南柯 2018-09-24
孤独,那时候我。
0 有用 高心武 2018-07-17
在父亲书柜中发现的一本老书,书扉页右下角写了一行小字“不加思索于北图 93.11.29 上午”。读完后几日,我在饭桌上问父亲这行小字是什么意思。他回答得模糊,眼神中有一丝闪烁。他只说这本书不是他的,也忘记了这行字是什么意思。我没有追问,我是个识趣的人:谁的一生还没点故事。父亲问我,你能看得懂吗?我说我看得懂,人物关系交代的明白,多捋几遍也就通了。
0 有用 小狮子sylvia 2018-01-03
高二时读的。 最喜欢的人是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小时候对于一块冰都有着极强的感知力,年长,对于马孔多倾盆的雨,对生命的降临与消失都失去了感知的能力,最终的归宿为无意义的循环往复。中国古人讲究立功立言立德,强调自己的存在感,他们沉浸在自我与当下中不能自拔,而他们跳脱不出来,永远也不懂得一切终将消逝的孤独,永远也看不到最终永世的悲哀。 还有什么比深陷其中浑浑噩噩自认为有意义的度过一生更悲哀的事呢。 ... 高二时读的。 最喜欢的人是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小时候对于一块冰都有着极强的感知力,年长,对于马孔多倾盆的雨,对生命的降临与消失都失去了感知的能力,最终的归宿为无意义的循环往复。中国古人讲究立功立言立德,强调自己的存在感,他们沉浸在自我与当下中不能自拔,而他们跳脱不出来,永远也不懂得一切终将消逝的孤独,永远也看不到最终永世的悲哀。 还有什么比深陷其中浑浑噩噩自认为有意义的度过一生更悲哀的事呢。 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太深了,社会共识倾向于过于入世过于沉醉功名,这是中国人的悲哀 这种书不是看完了就结束了,真的要消化很久。并且要学会接受,一些事情的发生没有原因,一些问题没有为什么。 (展开)
0 有用 原放 2017-12-02
最先看的这个版本,第二次是浙江文艺的,都舒服。文学给我的第一次震撼,是这本书引发的。但是,虽然,马尔克斯是左派文人。
0 有用 Aurelius 2017-10-22
这一版这一本可以说是启蒙读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