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内容提要:
本书是《施米特文集》的第四集。与马克思一样,施米特不仅能针对现实历史的政治问题搞大学问,也是写实际政论的高手。《论断与概念》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公法(宪法和国际法)、政治思想史、国际和国内政治。施米特的政治斗争是从凡尔赛和约和魏玛宪法这两大事件开始的。正如《论断与概念》的标题所示,施米特的政论立足于德国作为新兴民族国家的政治处境——在国际公法方面,德国受到凡尔赛和约和日内瓦协议等不平等国际条约的扼制,在国内公法方面,则面临因魏玛宪政设计中的缺陷导致的国家分裂危机。
施米特生前自编过文集《论断与概念》,这本书论涉的范围要广泛得多,涉及公法(宪法和国际法)、政治思想史、国际和国内政治。施米特的政论从凡尔赛协约和魏玛宪法这两大事件开始,立足于德国作为新兴民族国家的现代处境,从作为现代性问题的“德国问题”出发,纵横捭阖,针对国...
内容提要:
本书是《施米特文集》的第四集。与马克思一样,施米特不仅能针对现实历史的政治问题搞大学问,也是写实际政论的高手。《论断与概念》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公法(宪法和国际法)、政治思想史、国际和国内政治。施米特的政治斗争是从凡尔赛和约和魏玛宪法这两大事件开始的。正如《论断与概念》的标题所示,施米特的政论立足于德国作为新兴民族国家的政治处境——在国际公法方面,德国受到凡尔赛和约和日内瓦协议等不平等国际条约的扼制,在国内公法方面,则面临因魏玛宪政设计中的缺陷导致的国家分裂危机。
施米特生前自编过文集《论断与概念》,这本书论涉的范围要广泛得多,涉及公法(宪法和国际法)、政治思想史、国际和国内政治。施米特的政论从凡尔赛协约和魏玛宪法这两大事件开始,立足于德国作为新兴民族国家的现代处境,从作为现代性问题的“德国问题”出发,纵横捭阖,针对国内政治思想的混乱、尤其针对帝国主义对德国的压迫,展开了思想上的政治斗争。
目录:
中译本说明
第三版说明
序
1 政治神化论(1923)
2 现代民主制概念及其国家概念的关系(1924)
3 作为国际政治客体的莱因兰(1925)
4 现状与和平(1925)
5 日内瓦国际联盟的两张面孔(1926)
6 评梅内克的《国家理由观念》(1926)
7 议会主义与现代大众民主的对立(1926)
8 政治的概念(1927)
9 1849年柯特斯在柏林(1927)
10 民主与财政(1927)
11 国际联盟与欧洲(1928)
12 莱因地区的国际法问题(1928)
13 法西斯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形成(1929)
14 无名的柯特斯(1929)
15 中立化与非政治化的时代(1929)
16 国家伦理与多元主义国家(1930)
17 转向总体国家(1931)
18 国家内政中立概念之不同涵义和功能概观(1931)
19 现代帝国主义的国际法形式(1932)
20 在莱比锡宪法法院审理普鲁士邦起诉民国政府案时的最后陈辞(1932)
21 总体国家在德国的进一步发展(1933)
22 帝国、国家、联邦(1933)
23 领袖守护法律(1934)
24 论普遍互助公约的内在逻辑(1935)
25 国际联盟的第七次变化(1936)
26 关于立法授权问题最近发展的比较性概观(1936)
27 论宪法史的新课题(1936)
28 总体敌人,总体战争,总体国家(1937)
29 海盗行为的概念(1937)
30 战争概念与敌人概念的关系(1938)
31 新的“哀哉,中立者”(1938)
32 国际法上的中立与民族的总体(1938)
33 论当今法律体制的两个大的“二元对立”(1939)
34 中立与中立化(1939)
35 以大空间对抗普世主义(1939)
36 国际法中的帝国概念(1939)
从囹圄获救——1945-1947年间的体验
与施普朗格的交谈(1945年夏)
答曼海姆的广播讲话(1945/1946年东)
浅说托克维尔的历史编纂(1946年夏)
两座坟茔(1946年8月25日)
从囹圄获救(1946年夏)
牢房的智慧(1947年4月)
花甲之年咏(1948年7月11日)
人名索引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卡尔·施米特(Carl Schmitt,1888-1985),德国思想家、政治家。施米特的大多数论著都是从现实政治处境出发,针对现实处境而论,但论述方式往往带有思想史性质。主要著作有《宪法学说》、《政治的概念》、《政治的浪漫派》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的秉性大概是叫人看不透,至少是防守性的。我是一个沉思性的人,也许喜欢尖刻的表述,但并不爱进攻,也不爱反攻。我的秉性缓慢、悄无声息、退让,像一条静静的河,tacito rumore Mosella【莫泽河静静地流】。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28页 -
托马( Richard Thoma)根据“当今已占主导地位的用语”来确定现代民主概念。据此,每一个基于“普遍、平等的选举权”的国家都是民主的。尽管如此,在民主范围内,自由与平等的民主理想可以区别为彻底的(=平等的)与自由的(=反对平等的)民主主义;平等的民主主义坚持就所有重大问题进行人民公决,在经济上坚持共产主义,自由的民主主义则只把法律上的平等看成自由发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2. 现代民主制概念及其与国家概念的关系[1924]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论断与概念"的人也喜欢 · · · · · ·
论断与概念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论断与概念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 更多书评 1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Adiyat (Spiritual Chivalry Style)
我的秉性大概是叫人看不透,至少是防守性的。我是一个沉思性的人,也许喜欢尖刻的表述,但并不爱进攻,也不爱反攻。我的秉性缓慢、悄无声息、退让,像一条静静的河,tacito rumore Mosella【莫泽河静静地流】。 译注称“此语典出不详。” 应该是出自罗马帝国晚期诗人Ausonius的名诗《莫泽河》(Mosella):et amoena fluenta/ subter labentis tacito rumore Mosellae.让我想起斯宾塞那句sweet Thames, run softly. [http://wik...2014-06-03 11:05 1人喜欢
我的秉性大概是叫人看不透,至少是防守性的。我是一个沉思性的人,也许喜欢尖刻的表述,但并不爱进攻,也不爱反攻。我的秉性缓慢、悄无声息、退让,像一条静静的河,tacito rumore Mosella【莫泽河静静地流】。 引自第328页 译注称“此语典出不详。” 应该是出自罗马帝国晚期诗人Ausonius的名诗《莫泽河》(Mosella):et amoena fluenta/ subter labentis tacito rumore Mosellae.让我想起斯宾塞那句sweet Thames, run softly. http://wiki.dickinson.edu/index.php/Ausonius_Mosella
回应 2014-06-03 11:05
-
Adiyat (Spiritual Chivalry Style)
我的秉性大概是叫人看不透,至少是防守性的。我是一个沉思性的人,也许喜欢尖刻的表述,但并不爱进攻,也不爱反攻。我的秉性缓慢、悄无声息、退让,像一条静静的河,tacito rumore Mosella【莫泽河静静地流】。 译注称“此语典出不详。” 应该是出自罗马帝国晚期诗人Ausonius的名诗《莫泽河》(Mosella):et amoena fluenta/ subter labentis tacito rumore Mosellae.让我想起斯宾塞那句sweet Thames, run softly. [http://wik...2014-06-03 11:05 1人喜欢
我的秉性大概是叫人看不透,至少是防守性的。我是一个沉思性的人,也许喜欢尖刻的表述,但并不爱进攻,也不爱反攻。我的秉性缓慢、悄无声息、退让,像一条静静的河,tacito rumore Mosella【莫泽河静静地流】。 引自第328页 译注称“此语典出不详。” 应该是出自罗马帝国晚期诗人Ausonius的名诗《莫泽河》(Mosella):et amoena fluenta/ subter labentis tacito rumore Mosellae.让我想起斯宾塞那句sweet Thames, run softly. http://wiki.dickinson.edu/index.php/Ausonius_Mosella
回应 2014-06-03 11:05
-
Adiyat (Spiritual Chivalry Style)
我的秉性大概是叫人看不透,至少是防守性的。我是一个沉思性的人,也许喜欢尖刻的表述,但并不爱进攻,也不爱反攻。我的秉性缓慢、悄无声息、退让,像一条静静的河,tacito rumore Mosella【莫泽河静静地流】。 译注称“此语典出不详。” 应该是出自罗马帝国晚期诗人Ausonius的名诗《莫泽河》(Mosella):et amoena fluenta/ subter labentis tacito rumore Mosellae.让我想起斯宾塞那句sweet Thames, run softly. [http://wik...2014-06-03 11:05 1人喜欢
我的秉性大概是叫人看不透,至少是防守性的。我是一个沉思性的人,也许喜欢尖刻的表述,但并不爱进攻,也不爱反攻。我的秉性缓慢、悄无声息、退让,像一条静静的河,tacito rumore Mosella【莫泽河静静地流】。 引自第328页 译注称“此语典出不详。” 应该是出自罗马帝国晚期诗人Ausonius的名诗《莫泽河》(Mosella):et amoena fluenta/ subter labentis tacito rumore Mosellae.让我想起斯宾塞那句sweet Thames, run softly. http://wiki.dickinson.edu/index.php/Ausonius_Mosella
回应 2014-06-03 11:05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8.9分 29人读过
-
每满100-50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德意志帝国法学家卡尔·施米特 (丁萌)
- 我心中的书架A (Χάος)
- 37°暖书单(一) (37°暖)
- 看不见的买书琐记2011 第一季 (看不见我)
- 一名政治学专业学生的自我修养 (47725812)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论断与概念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八圈 2011-09-29
“柏林变成了我们的命运,而我们这些柏林的牺牲品又成为柏林的命运。”
0 有用 [已注销] 2012-05-21
这次只重读了《从囹圄获救》部分的篇章。“生命中艰难和灰暗的时刻都是一个人度过的。他回想起这些时刻,已经无法确定,如果不是一个人,它们是不是就不那么灰暗。但事后他发觉,能够一个人面对它们其实是很幸运的事。或者他并不是一个人,总有一些书总是可以给他很多鼓励和安慰,虽然写书的人生活在另外的时代与国度,甚至使用另外一种语言。”
0 有用 小杨儿 2008-03-30
是这本书让我修正了对施密特的看法。。。谢谢:)
0 有用 命运建筑师 2010-08-05
话题集中在中立化(四个阶段,中立不解决问题,国际法意义上的中立的几种)、总体战争与总体国家与敌友(现代战争和敌友关系的)、新式帝国主义(门罗主义、尊重主权的监管),极力攻击宪政民主国(多元的利益政治、无法决断)和日内瓦国联(各种名实不符,如非国际性,间接权力,美国的暗中影响,不可能中立,道义作为手段)。。。德国人的语言永远是那么累赘罗嗦。。。1939年为纳粹写的两篇不看
0 有用 [已注销] 2016-01-05
与其说被施米特的思想说服,不如说被他的修辞说服。
0 有用 [已注销] 2017-09-10
终于达到能流畅的看完一遍的水平......已经无法找到是什么偶然机缘得知此书的记忆碎片,也就不知道距今多久,又多少次读一些又放下(其实就是读不下去)。德国人,确实理性主义(修辞学发达的形而上学)传统深厚......当理性主义者坚实的踏在经验文本的基础上时,写作作品内涵的惊人思想穿透力不可描述。
0 有用 紫川 2017-08-27
未受重视的富矿
0 有用 [已注销] 2017-04-12
生存即政治。道德为了生存,又否定生存。人类的生存工具,目前只有技术可以中立。当然,也有可能,人无法再使技术的外壳龟裂,而内在窒息。如此一来,精神的缺失与无决断,政治、道义和法律的荒唐。
0 有用 [已注销] 2016-01-05
与其说被施米特的思想说服,不如说被他的修辞说服。
0 有用 星空与地火 2015-01-03
只读了自己感兴趣的其中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