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希望出版社
副标题: 富凯:背叛的马戏
译者: 王心洁 / 王琼 / 朱晓轩
出版年: 2008
页数: 223
定价: 35.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37936613
内容简介 · · · · · ·
没有人反对将富歇于这一连串恶名——“职业叛徒”、“龌龊小人”、“厚颜无耻的阴谋家”、“政坛爬虫”、“超级变节者”、“天生的刽子手”、“最可怕的警察头子”——联系在一起。从大革命时期到拿破仑时代一直活跃在法国政坛的约瑟夫·富歇,本来只是一名不见经传的议员,但在风云变化的大革命年头,因既掌握着自己所属的山岳派的机密,有窥探到其所欲投靠的保王派的隐秘,他左右逢源,呼风唤雨,像最狡黠的动物那样揣摩着政治舞台的剧情转换以及各方的利益所在,随时准备在适当关口出卖盟友,换取最大的政治利益。几度沉浮之后,富歇的权势在督政府时期空前膨胀;到了瞬息万变的雾月十八日政变,更是摇身一变,爬上了法国的最高权力宝座。
然而在大师茨威格笔下,富歇却不再是一个漫画化的恶棍。作者试图以较公正的态度,将这个名气极大的变节分子从备受轻蔑的阴影中拖离出来,还原为一个“在各方面又都深不可测”...
没有人反对将富歇于这一连串恶名——“职业叛徒”、“龌龊小人”、“厚颜无耻的阴谋家”、“政坛爬虫”、“超级变节者”、“天生的刽子手”、“最可怕的警察头子”——联系在一起。从大革命时期到拿破仑时代一直活跃在法国政坛的约瑟夫·富歇,本来只是一名不见经传的议员,但在风云变化的大革命年头,因既掌握着自己所属的山岳派的机密,有窥探到其所欲投靠的保王派的隐秘,他左右逢源,呼风唤雨,像最狡黠的动物那样揣摩着政治舞台的剧情转换以及各方的利益所在,随时准备在适当关口出卖盟友,换取最大的政治利益。几度沉浮之后,富歇的权势在督政府时期空前膨胀;到了瞬息万变的雾月十八日政变,更是摇身一变,爬上了法国的最高权力宝座。
然而在大师茨威格笔下,富歇却不再是一个漫画化的恶棍。作者试图以较公正的态度,将这个名气极大的变节分子从备受轻蔑的阴影中拖离出来,还原为一个“在各方面又都深不可测”的“历代最为怪异的非凡人物”,并深入挖掘其令人迷惑不解的性格成因以及促成其成功的各种“命运”力量的作用。
作者简介 · · · · · ·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的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游历世界各地。
代表作有小说《人生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危险的怜悯》等;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异端的权力》、《麦哲伦航海记》、《断头皇后》、《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流亡具有创造命运的威力,使人落难时精神振奋,能在孤独的残酷压力下把心灵深受震撼的力量重新积聚起来,加以整顿。艺术家只是抱怨流亡,说它是股破坏力量,显然影响人们青云直上,是毫无用处的间歇,是极端残忍的中断。但是大自然的节奏,需要这种强暴的间歇。因为只有认识了深渊幽谷,才算了解整个的生活,只有挫折才给人以充分进取的力量。创造性的天才尤其需要这种暂时强加的孤独,才能从绝望的深渊,从遭到摈弃的远方衡量他真正使命的视野和高度。人类最为意义深远的信息都来自流亡地,那些伟大宗教的创始人摩西、基督、默罕默德、释迦牟尼,他们大家都必须先经历荒漠的沉寂,不和人们聚在一起,才能说出那句至理名言的话。弥尔顿的失明,贝多芬的失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囚室,塞外提斯的监牢,路德在瓦尔德堡的囚禁,但丁的流亡,尼采的自我放逐在恩加丁的冰冻地区。这一切都违拗常人清醒的意志,是天才暗自发出的要求。但是即使在低下的、在更加世俗的政界,暂时置身局外,也会赋予政治家以新鲜的眼光,在政治势力的斗争中更好地统观全局,权衡利弊,因此在宦海浮沉之际,再也没有比暂时受阻更为幸运的事了。因为一个人倘若总是高高在上地向下观望,从帝王宝座的天际云层,从象牙塔和显赫权势的巍巍高处,向下俯视,只看见奴颜婢膝之辈的谄笑和他们危险的甘心效劳的媚态:谁若自己把尺度握在手里,就会忘记自己真正的分量。对于艺术家、统帅和当权者来说,最最有害的,莫过于不断成功,心想事成;只有遭到失败,艺术家才学到他和作品的真正关系;只有兵败失利,统帅才认识自己的错误;只有失宠失意,政治家才真正认清政治上的全局。不断增长财富使人萎靡,不断获得掌声使人麻木;只有停顿中断才能赋予疲弱的节奏以崭新的活力和强劲的弹性。只有不幸给人以洞察世界现实的深邃眼光和远见卓识。每次流放都是严酷的教训,但既是教训,也是学习,它使性格软弱的人重新意志坚定,使优柔寡断的人痛下决心,使性格坚强的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7页 -
在真正的现实生活中,在政治的权力范围内,起决定性作用的很少是出类拔萃、思想纯正的人物,而是价值微小得多,但是身手更加灵巧的种类:那些幕后的人物。为了警告人们注意各种政治上的迷信,这点必须强调。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前言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法兰西第一政客"的人也喜欢 · · · · · ·
法兰西第一政客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法兰西第一政客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2 条 )

从人物肖像到时代传记


只有现实主义者才能在革命的洗礼中幸存

冷静比所有的激情寿命更长

所谓卑鄙在伟大人物身上的作用
> 更多书评 42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柳无码 (你以目光感受,浪漫宁静宇宙)
1 革命的果实从来不属于首先发动革命的人,而总是属于最后完成这场革命、并把革命的战果据为己有的人。 2他志得意满地致函国民公会:人人在此耻为富人。如果他实事求是,这句话理应写成:人人在此怕为富人。 3在所有的革命者和改革者当中,往往总是那些怀有崇高的宗教信仰、美好初衷的人,造成了更多的屠杀和破坏。 4所有这些革命家,后来都被描绘成嗜血的野兽,被描写成以杀人为乐的狂人,闻到尸体的恶臭便如闻到美酒的香气一...2014-05-31 17:08
1 革命的果实从来不属于首先发动革命的人,而总是属于最后完成这场革命、并把革命的战果据为己有的人。 2他志得意满地致函国民公会:人人在此耻为富人。如果他实事求是,这句话理应写成:人人在此怕为富人。 3在所有的革命者和改革者当中,往往总是那些怀有崇高的宗教信仰、美好初衷的人,造成了更多的屠杀和破坏。 4所有这些革命家,后来都被描绘成嗜血的野兽,被描写成以杀人为乐的狂人,闻到尸体的恶臭便如闻到美酒的香气一般。所有这些人,其实都憎恶杀人的勾当。他们的所作所为,起初都只不过是想以死刑的威慑力来降伏他们的政治对手。但是他们已经给毒龙安上了牙齿,对杀戮的宽恕必将使他们自食恶果。 5并不是出于狂暴的激情,更不是由于革命者没有人性,才使如此多的人成了牺牲品。恰恰相反,滥杀无辜是优柔寡断的结果。 6历史不仅仅充满着人性的勇气,也充满了人性的懦弱,尽管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前者而非后者。政治并不像政治家们要我们相信的那样,是公众舆论的向导,而是领袖们在自己呼唤来的魔鬼面前卑躬屈膝、奴性十足的表演。 7没有任何一种罪恶性情,也没有任何一种残忍行径能像人性的怯懦那样造成如此血流成河的场面。 8这些曾经激情如火、勇敢无畏的男子汉,现在却一言不发,心怀焦虑,不知所措地坐在座位上。恐惧如同一剂毒药,让他们变得神经脆弱,精神恍惚,直至他们完全瘫痪消沉。
回应 2014-05-31 17:08
-
柳无码 (你以目光感受,浪漫宁静宇宙)
1 革命的果实从来不属于首先发动革命的人,而总是属于最后完成这场革命、并把革命的战果据为己有的人。 2他志得意满地致函国民公会:人人在此耻为富人。如果他实事求是,这句话理应写成:人人在此怕为富人。 3在所有的革命者和改革者当中,往往总是那些怀有崇高的宗教信仰、美好初衷的人,造成了更多的屠杀和破坏。 4所有这些革命家,后来都被描绘成嗜血的野兽,被描写成以杀人为乐的狂人,闻到尸体的恶臭便如闻到美酒的香气一...2014-05-31 17:08
1 革命的果实从来不属于首先发动革命的人,而总是属于最后完成这场革命、并把革命的战果据为己有的人。 2他志得意满地致函国民公会:人人在此耻为富人。如果他实事求是,这句话理应写成:人人在此怕为富人。 3在所有的革命者和改革者当中,往往总是那些怀有崇高的宗教信仰、美好初衷的人,造成了更多的屠杀和破坏。 4所有这些革命家,后来都被描绘成嗜血的野兽,被描写成以杀人为乐的狂人,闻到尸体的恶臭便如闻到美酒的香气一般。所有这些人,其实都憎恶杀人的勾当。他们的所作所为,起初都只不过是想以死刑的威慑力来降伏他们的政治对手。但是他们已经给毒龙安上了牙齿,对杀戮的宽恕必将使他们自食恶果。 5并不是出于狂暴的激情,更不是由于革命者没有人性,才使如此多的人成了牺牲品。恰恰相反,滥杀无辜是优柔寡断的结果。 6历史不仅仅充满着人性的勇气,也充满了人性的懦弱,尽管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前者而非后者。政治并不像政治家们要我们相信的那样,是公众舆论的向导,而是领袖们在自己呼唤来的魔鬼面前卑躬屈膝、奴性十足的表演。 7没有任何一种罪恶性情,也没有任何一种残忍行径能像人性的怯懦那样造成如此血流成河的场面。 8这些曾经激情如火、勇敢无畏的男子汉,现在却一言不发,心怀焦虑,不知所措地坐在座位上。恐惧如同一剂毒药,让他们变得神经脆弱,精神恍惚,直至他们完全瘫痪消沉。
回应 2014-05-31 17:08
-
柳无码 (你以目光感受,浪漫宁静宇宙)
1 革命的果实从来不属于首先发动革命的人,而总是属于最后完成这场革命、并把革命的战果据为己有的人。 2他志得意满地致函国民公会:人人在此耻为富人。如果他实事求是,这句话理应写成:人人在此怕为富人。 3在所有的革命者和改革者当中,往往总是那些怀有崇高的宗教信仰、美好初衷的人,造成了更多的屠杀和破坏。 4所有这些革命家,后来都被描绘成嗜血的野兽,被描写成以杀人为乐的狂人,闻到尸体的恶臭便如闻到美酒的香气一...2014-05-31 17:08
1 革命的果实从来不属于首先发动革命的人,而总是属于最后完成这场革命、并把革命的战果据为己有的人。 2他志得意满地致函国民公会:人人在此耻为富人。如果他实事求是,这句话理应写成:人人在此怕为富人。 3在所有的革命者和改革者当中,往往总是那些怀有崇高的宗教信仰、美好初衷的人,造成了更多的屠杀和破坏。 4所有这些革命家,后来都被描绘成嗜血的野兽,被描写成以杀人为乐的狂人,闻到尸体的恶臭便如闻到美酒的香气一般。所有这些人,其实都憎恶杀人的勾当。他们的所作所为,起初都只不过是想以死刑的威慑力来降伏他们的政治对手。但是他们已经给毒龙安上了牙齿,对杀戮的宽恕必将使他们自食恶果。 5并不是出于狂暴的激情,更不是由于革命者没有人性,才使如此多的人成了牺牲品。恰恰相反,滥杀无辜是优柔寡断的结果。 6历史不仅仅充满着人性的勇气,也充满了人性的懦弱,尽管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前者而非后者。政治并不像政治家们要我们相信的那样,是公众舆论的向导,而是领袖们在自己呼唤来的魔鬼面前卑躬屈膝、奴性十足的表演。 7没有任何一种罪恶性情,也没有任何一种残忍行径能像人性的怯懦那样造成如此血流成河的场面。 8这些曾经激情如火、勇敢无畏的男子汉,现在却一言不发,心怀焦虑,不知所措地坐在座位上。恐惧如同一剂毒药,让他们变得神经脆弱,精神恍惚,直至他们完全瘫痪消沉。
回应 2014-05-31 17:08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3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9.1分 1331人读过
-
暂时无货,预计4天到货
-
LGF (2000)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6)9.1分 130人读过
-
暂时无货, 10天前曾上架
-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8.5分 12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公元图书 (卡博维)
- 2010欲购 (都归尘土)
- 我的其他藏书单(六) (风~.宿命's)
- 插图版人物传记系列 (柯林武德)
- 1793 (Anaの部屋。)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法兰西第一政客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失翼之鹰 2009-06-23
这人真是让人不知作何评价好
0 有用 v 2011-02-25
一个让我大开眼界同时感到颇为矛盾的人。
0 有用 viona 2011-11-22
茨威格在写传记的时候,大多着眼于分析动机,抛开了道德的批判,对所写的人始终持有怜悯与同情。很容易读的书。
0 有用 夏小甦 2012-12-16
突然想起来读过这本,亦书亦画。
0 有用 知弦 2007-08-14
很遗憾自己没好好学过心理学,不然能对茨威格以心理分析的角度来描写这个被主流历史忽略的超级政客会有更好的解读。
0 有用 DYAHZ 2020-11-20
Mind blowing
0 有用 gia 2019-11-24
作为小说很好看,作为传记私以为说服力不够。ps:富歇最后投向路易十八实在是蠢不可及,想不通。
0 有用 D E E ᐛ 荻 2016-09-22
初中时崇拜过的人
2 有用 柳无码 2015-03-26
看的时候还想,不会是茨威格写的吧。然后发现,果然是茨威格。这本书最精彩的,在我看来,就是对“怯懦”和“恐惧”的论述。怯懦和恐惧,往往会让可怕的事情变得愈发可怕。
0 有用 牛蛙大宗师 2014-12-07
这个老油条,居然是 个对妻子十分忠诚的人,在政客中这简直是白乌鸦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