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上个世纪之交的中国人究竟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经历着怎样的动乱和变化?保持着哪些文化传统和陈规陋习?都市、乡村及社会各层面的具体状况如何?本套丛书将为你解答这些问题。
本套丛书的作者皆系一百年前在中国居留并深谙中国文化的西方人。他们以外人独有的视角和眼光打量、考察着这块神秘的土地,并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纪录下他们的观感和惊奇。每本书都保留了大量老照片,这使我们可以更直观和清晰地回眸清末民初那一段充满创伤的岁月……
作者简介 · · · · · ·
明恩溥,美国名Arthur H.Smith,明恩溥是其中国名字。
英裔美国传教士。
生于1845年,死于1932年。
于1872年来中国,在天津为传教士。
后来不久即到山东,从事传教与救灾等工作。
自1880年后,他久居于恩县之庞家庄,从事于农村布道、医药、慈善、
教育等事业,有二十多年。
著述有《中国的格言与谚语》《中国人的特性》和《中国的农村生活》等。
《中国人的特性》是其最著名的代表,1890年,明恩溥积累在中国传教二十多年的见闻和观察,以“中国人的特性”为主题,在上海的英文版报纸《华北每日新闻》发表,轰动一时;在纽约由弗莱明出版公司结集出版,又被抢购一空。如果说马可·波罗曾向西方人描绘了一个神话般存在的东方国度,那么《中国人的特性》则试图刻画中国人的性格特征。
它...
明恩溥,美国名Arthur H.Smith,明恩溥是其中国名字。
英裔美国传教士。
生于1845年,死于1932年。
于1872年来中国,在天津为传教士。
后来不久即到山东,从事传教与救灾等工作。
自1880年后,他久居于恩县之庞家庄,从事于农村布道、医药、慈善、
教育等事业,有二十多年。
著述有《中国的格言与谚语》《中国人的特性》和《中国的农村生活》等。
《中国人的特性》是其最著名的代表,1890年,明恩溥积累在中国传教二十多年的见闻和观察,以“中国人的特性”为主题,在上海的英文版报纸《华北每日新闻》发表,轰动一时;在纽约由弗莱明出版公司结集出版,又被抢购一空。如果说马可·波罗曾向西方人描绘了一个神话般存在的东方国度,那么《中国人的特性》则试图刻画中国人的性格特征。
它是西方人介绍与研究中国民族性格的最有影响的著作,被称
为“世界上研究中国民族性最早、最详尽、最切实的著作”之一。
鲁迅在其生命的最后十年,曾三次向国人推荐过此书。
目录 · · · · · ·
译者弁言(附摘本书要语)
绪言
01 体面
02 节俭
03 力行
04 礼仪
05 时刻之浪费
06 不精确
07 误解之才
08 暗示之才
09 柔软的强硬
10 蒙昧
11 无神经
12 轻蔑外人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中国人好比竹子,没有比这更贴切的比喻了。竹子优雅,用途广泛,柔软易折,且中空。东风吹来,它弯向西;西风吹来,它便朝东。没有风时,它挺立不动。竹子是禾本科植物。禾本科植物容易打结。竹子虽然柔软,却难以打结。没有什么东西比人的毛发更柔顺的了。毛发可以拉得很长很长,但拉力一旦去掉,立刻就能恢复原状。单凭自己的分量,毛发能向各个方向弯曲。许多人头上的毛发都有一定的长法,一簇簇,总是朝一定的方向长的,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这种头发俗称“牛旋发”,由于无法控制,其他的头发即使数量多,还得顺着“牛旋发”的方向来梳理。如果把我们所居住的星球比作是人的脑袋,各民族是一簇簇头发,那么中华民族就是历史悠久的“牛旋发”,可以梳理,修剪,也可以剃掉,但剃了后肯定再长出跟原来一样的头发,一般说来,还是朝同一个方向长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9页 -
为什么别国所经历的那些政变,中国几乎没有发生过。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人造了一堵石墙,厚六英尺,高却只有四英尺。有人问他这墙为什么造得这么怪,他回答说,他的目的是:要是日后墙被风吹倒,墙反而比原先的更高了!中国的政府说什么也不会被吹倒,因为它是个立方体,即使翻到了,也只是换了个面,其外貌和内容仍然如故,始终不变。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中国人的气质"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人的气质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中国人的气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2 条 )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呜呼,经营体面也,有原理;得此体面也,有方法。我西洋人决不能知之。何则?我西洋人者,不能无间断而为此演剧之举动,致常迷于歧路也。夫支那人所谓体面,自西洋人视之,则漠然而不可捕,故以此言。是西洋人、支那人全异其趣,而决不能以同一之眼光视之。今若于村内起纷争,执调停之劳者必勉为两造求体面之平均,宛如欧洲之政治家不可不保国势之平均无异。故于斯时也,调停之主义,不以公平为目的,而在以关系各人体面之相当...
2019-05-13 13:10
呜呼,经营体面也,有原理;得此体面也,有方法。我西洋人决不能知之。何则?我西洋人者,不能无间断而为此演剧之举动,致常迷于歧路也。夫支那人所谓体面,自西洋人视之,则漠然而不可捕,故以此言。是西洋人、支那人全异其趣,而决不能以同一之眼光视之。今若于村内起纷争,执调停之劳者必勉为两造求体面之平均,宛如欧洲之政治家不可不保国势之平均无异。故于斯时也,调停之主义,不以公平为目的,而在以关系各人体面之相当为目的。于诉讼之时,亦多行此主义。故其大半,以不分胜负而结局。 引自 01 体面 “调停不以公开为目的,而是以关系各人体面相当为止的,均以不分胜负而结局”,鞭辟入里!
有过失而失体面之事,必思设法以保其体面,无论其证迹如何显著,亦必不可不匿其过失 引自 01 体面 怕失面子而藏匿、躲闪、巧舌如簧、嫁祸于人均是不担当的体现,劣根性啊!
回应 2019-05-13 13:10
-
呜呼,经营体面也,有原理;得此体面也,有方法。我西洋人决不能知之。何则?我西洋人者,不能无间断而为此演剧之举动,致常迷于歧路也。夫支那人所谓体面,自西洋人视之,则漠然而不可捕,故以此言。是西洋人、支那人全异其趣,而决不能以同一之眼光视之。今若于村内起纷争,执调停之劳者必勉为两造求体面之平均,宛如欧洲之政治家不可不保国势之平均无异。故于斯时也,调停之主义,不以公平为目的,而在以关系各人体面之相当...
2019-05-13 13:10
呜呼,经营体面也,有原理;得此体面也,有方法。我西洋人决不能知之。何则?我西洋人者,不能无间断而为此演剧之举动,致常迷于歧路也。夫支那人所谓体面,自西洋人视之,则漠然而不可捕,故以此言。是西洋人、支那人全异其趣,而决不能以同一之眼光视之。今若于村内起纷争,执调停之劳者必勉为两造求体面之平均,宛如欧洲之政治家不可不保国势之平均无异。故于斯时也,调停之主义,不以公平为目的,而在以关系各人体面之相当为目的。于诉讼之时,亦多行此主义。故其大半,以不分胜负而结局。 引自 01 体面 “调停不以公开为目的,而是以关系各人体面相当为止的,均以不分胜负而结局”,鞭辟入里!
有过失而失体面之事,必思设法以保其体面,无论其证迹如何显著,亦必不可不匿其过失 引自 01 体面 怕失面子而藏匿、躲闪、巧舌如簧、嫁祸于人均是不担当的体现,劣根性啊!
回应 2019-05-13 13:10
-
呜呼,经营体面也,有原理;得此体面也,有方法。我西洋人决不能知之。何则?我西洋人者,不能无间断而为此演剧之举动,致常迷于歧路也。夫支那人所谓体面,自西洋人视之,则漠然而不可捕,故以此言。是西洋人、支那人全异其趣,而决不能以同一之眼光视之。今若于村内起纷争,执调停之劳者必勉为两造求体面之平均,宛如欧洲之政治家不可不保国势之平均无异。故于斯时也,调停之主义,不以公平为目的,而在以关系各人体面之相当...
2019-05-13 13:10
呜呼,经营体面也,有原理;得此体面也,有方法。我西洋人决不能知之。何则?我西洋人者,不能无间断而为此演剧之举动,致常迷于歧路也。夫支那人所谓体面,自西洋人视之,则漠然而不可捕,故以此言。是西洋人、支那人全异其趣,而决不能以同一之眼光视之。今若于村内起纷争,执调停之劳者必勉为两造求体面之平均,宛如欧洲之政治家不可不保国势之平均无异。故于斯时也,调停之主义,不以公平为目的,而在以关系各人体面之相当为目的。于诉讼之时,亦多行此主义。故其大半,以不分胜负而结局。 引自 01 体面 “调停不以公开为目的,而是以关系各人体面相当为止的,均以不分胜负而结局”,鞭辟入里!
有过失而失体面之事,必思设法以保其体面,无论其证迹如何显著,亦必不可不匿其过失 引自 01 体面 怕失面子而藏匿、躲闪、巧舌如簧、嫁祸于人均是不担当的体现,劣根性啊!
回应 2019-05-13 13:10
论坛 · · · · · ·
一般吧,不解以深刻著称的鲁迅为何如此看重他。 | 来自王清营 | 2010-09-22 | |
不看此书,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 来自砚麟 | 2010-02-2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9 )
-
学苑出版社 (1998)7.7分 928人读过
-
EastBridge (2003)8.2分 56人读过
-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2007)7.7分 731人读过
-
学林出版社 (2001)8.0分 34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中国人的气质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古古丁 2011-01-20
所有想说的译者弁言都说了!
0 有用 何易子 2018-10-24
中国人的怪癖
0 有用 张冬冬108 2017-05-07
这个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作者言辞犀利直接,很多缺点都比较中肯,虽然是一百多年前下的定义,放到现在来还是没有太多的改变,民族的特性根植于这片土地而难以改变。不足之处是作者总是在标榜西方文明,字里行间总是透露着浓浓的优越感。
0 有用 雅鸦湖居士 2012-09-13
百多年前的译本。就此书看来,道听途说倒是不多,但明恩溥对眼见的东西太好下结论,许多都流于草率。
0 有用 黑洞 2009-04-26
西方视野下的中国
1 有用 尼米兹之小企业 2020-01-30
一个到处都在围城、封门的灾难,把这族群的罪和无知无力,从内心到社会结构上都暴露出来。有人盼望政府和民众要吸取教训,政府要改革,民众道德要长进。但我说在这里的人,自由从来没有深入其天性,能让他们自行粉碎破坏自由的邪恶举动。只发现中国人一次次接受了更专制的王朝,马劣来了也一样。这就是深藏的无神论的血缘家长制及其政治化扩展的集体无意识。具体表现就是那个最爱的有血缘关系的那圈子,圈子文化。它不叫爱或者是一... 一个到处都在围城、封门的灾难,把这族群的罪和无知无力,从内心到社会结构上都暴露出来。有人盼望政府和民众要吸取教训,政府要改革,民众道德要长进。但我说在这里的人,自由从来没有深入其天性,能让他们自行粉碎破坏自由的邪恶举动。只发现中国人一次次接受了更专制的王朝,马劣来了也一样。这就是深藏的无神论的血缘家长制及其政治化扩展的集体无意识。具体表现就是那个最爱的有血缘关系的那圈子,圈子文化。它不叫爱或者是一种非常有缺陷的爱。中国百姓很弱势,每人都在寻求圈子保护自己,却陷入圈子群体无意识,今天也一样。回顾历史和痛定思定,我不知道中国人什么时候不再拒绝基督的福音,不然这个族群没有任何指望,作者也是这个想法,100多年前传教士让中国人难受的批评值得反思。伟大的主还在眷顾侮辱主的中国,只是八位天使都被撒旦抓了 (展开)
0 有用 彩虹公主 2019-05-28
沒看完,意欲外眼知国羞,自警之。但一己之见,有自大毁我之意,亦有两国文化不同,井底之蛙之见。况历史久远,弃读。
0 有用 雨二厶 2019-05-18
同学的书 等人时候随机抽出来读的 很有意思 学汉学应该很幸福吧
0 有用 平凡零点 2019-03-04
国民性神话塑造
0 有用 郑三 2019-02-10
移动互联网都普及了,物联网也开始萌芽,但这本书还是值得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