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以接受美学的理论,去研究《水浒传》为什么被读者所接受,它又是怎样地为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所接受。按照读者——文本——作者这个链条,去纵横的、表里的多维研究,从读者心态袄社会思潮施加于文本的种种影响中,去考察作者提供读者的这部作品的方方面面,肯定其审美价值,把握其思想倾向,给其以公正的评价。书中抓住要害,重点突出,把《水浒传》的接受史梳理得有条不紊,纲举目张,评析时又能要言不烦。开辟了另外一条研究文学作品的道路。
之前重读水浒的时候就觉得接受视角下的水浒研究一定很有意思。前两日在图书馆闲逛的时候偶然发现此书,果然如此好的主题在小二十年前就已经被做了。不过可能限于时代的原因作者很多的笔墨仍然是花在创作上,另外是真的以书作为研究对象,所以忽视了元代的水浒戏和更早的一些原型故事,但是仍然提供了大量的材料。最后三章从民国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关于水浒传接受的讨论特别有意思。现代人对宋江的否定和古代人的否定,站在相反... 之前重读水浒的时候就觉得接受视角下的水浒研究一定很有意思。前两日在图书馆闲逛的时候偶然发现此书,果然如此好的主题在小二十年前就已经被做了。不过可能限于时代的原因作者很多的笔墨仍然是花在创作上,另外是真的以书作为研究对象,所以忽视了元代的水浒戏和更早的一些原型故事,但是仍然提供了大量的材料。最后三章从民国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关于水浒传接受的讨论特别有意思。现代人对宋江的否定和古代人的否定,站在相反的立场上却得出相同的结论,归根不全是文本的问题 (展开)
经典!
> 更多书评 1篇
> 1人在读
> 6人读过
> 17人想读
订阅关于水浒传接受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whisper 2023-05-06 15:42:31 甘肃
之前重读水浒的时候就觉得接受视角下的水浒研究一定很有意思。前两日在图书馆闲逛的时候偶然发现此书,果然如此好的主题在小二十年前就已经被做了。不过可能限于时代的原因作者很多的笔墨仍然是花在创作上,另外是真的以书作为研究对象,所以忽视了元代的水浒戏和更早的一些原型故事,但是仍然提供了大量的材料。最后三章从民国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关于水浒传接受的讨论特别有意思。现代人对宋江的否定和古代人的否定,站在相反... 之前重读水浒的时候就觉得接受视角下的水浒研究一定很有意思。前两日在图书馆闲逛的时候偶然发现此书,果然如此好的主题在小二十年前就已经被做了。不过可能限于时代的原因作者很多的笔墨仍然是花在创作上,另外是真的以书作为研究对象,所以忽视了元代的水浒戏和更早的一些原型故事,但是仍然提供了大量的材料。最后三章从民国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关于水浒传接受的讨论特别有意思。现代人对宋江的否定和古代人的否定,站在相反的立场上却得出相同的结论,归根不全是文本的问题 (展开)
0 有用 文孟先生 2024-08-16 18:22:37 湖北
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