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傲慢与偏见》描写傲慢的单身青年达西与偏见的二小姐伊丽莎白、富裕的单身贵族彬格莱与贤淑的大小姐吉英之间的感情纠葛,充分表达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强调经济利益对恋爱和婚姻的影响。小说情节富有喜剧性,语言机智幽默,是奥斯丁小说中最受欢迎的一部,并被多次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
作者简介 · · · · · ·
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
奥斯汀终身未婚,家道小康。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她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深受读者欢迎。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庸俗无聊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英国文坛,而奥斯汀的小说破旧立新,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她的作品往往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和盲...
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
奥斯汀终身未婚,家道小康。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她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深受读者欢迎。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庸俗无聊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英国文坛,而奥斯汀的小说破旧立新,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她的作品往往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点。奥斯汀的小说出现在19世纪初叶,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承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了准备。虽然其作品反映的广度和深度有限,但她的作品如“两寸牙雕”,从一个小窗口中窥视到整个社会形态和人情世故,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庸俗风气起了好的作用,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
简·奥斯丁出生在英国汉普郡斯蒂文顿镇的一个牧师家庭,过着祥和、小康的乡居生活。兄弟姐妹共八人,奥斯丁排行第六。她从未进过正规学校,只是九岁时,曾被送往姐姐的学校伴读。她的姐姐卡桑德拉是她毕生最好的朋友,然而奥斯丁的启蒙教育却更多得之于她的父亲。奥斯丁酷爱读书写作,还在十一、二岁的时候,便已开始以写作为乐事了。成年后奥斯丁随全家迁居多次。1817年,奥斯丁已抱病在身,为了求医方便,最后一次举家再迁。然而在到了曼彻斯特后不过两个多月,她便去世了。死后安葬在温彻斯特大教堂。简·奥斯丁终身未嫁。逝世时仅为四十一岁。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虚荣与骄傲是截然不同的东西,然而大家常常把它们当同义词来用。一个人可能骄傲而并不虚荣。骄傲多半涉及我们自己怎样看自己,而虚荣则涉及我们想别人怎样看我们。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页 -
“我的所作所为多么可耻啊!”她叫嚷起来,“我还一向引以为豪,认为自己能明辨是非善恶呢!——我还一向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本领高强!常常看不起姐姐那种宽容厚道,常常表现出毫无益处的胡乱猜疑,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件事抖出来该多么丢脸呀!——然而也真该丢脸!如果我真的坠入了情网,我也不能盲目到比这更加可悲呀!但是,我蠢还不是蠢在坠入情网,而是蠢在虚荣心。——就在我们刚刚认识的时候,一个人对我有好感,我就高兴,另一个人不搭理我,我就生气,因此,不论是从他们俩中间的哪一个身上,我招来的都是成见和无知,而赶走的都是理智。一直到这会儿之前,我都毫无自知之明。”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傲慢与偏见"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傲慢与偏见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18 条 )





-
看《傲慢与偏见》,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读外国小说的乐趣,最初的一两章呆滞无趣,慢慢的就觉得渐入佳境,读到现在的感觉是大概是走不出这本小说了。 我现在的爱情观,大概全在这本书里了。最羡慕的就是宾利与简,简直就是我孜孜以求的样子,爱情什么的本来就是蛋糕上的奶油,自己的生活淡然又漂亮才是关键。只是他们都是上帝宠爱的样子,温和又坚定,不是努力可以得到的东西。 达西和伊丽莎白是影像里呈现的最多的,确实就是一派...
2012-09-14 23:58:30 18人喜欢
看《傲慢与偏见》,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读外国小说的乐趣,最初的一两章呆滞无趣,慢慢的就觉得渐入佳境,读到现在的感觉是大概是走不出这本小说了。 我现在的爱情观,大概全在这本书里了。最羡慕的就是宾利与简,简直就是我孜孜以求的样子,爱情什么的本来就是蛋糕上的奶油,自己的生活淡然又漂亮才是关键。只是他们都是上帝宠爱的样子,温和又坚定,不是努力可以得到的东西。 达西和伊丽莎白是影像里呈现的最多的,确实就是一派偶像剧的景象,但是我一直并不是有多向往。傲慢与偏见指的就是这两位了吧:一个的转变让我觉得不太真实,爱情的力量未必就这么伟大?一个就完全是文艺女青年故作的小姿态小刻薄。不过简奥斯丁这里想阐释的是不是互补的重要性呢?记得伊丽莎白的一句话大概是,男方的博学可以让女方更加的深刻,而不是徒有小聪明;而女方的俏皮又可以使男方过于沉闷的性子变得更为开朗。 维克汉姆与莉迪亚的故事就是在告诫各位花痴们,将花痴投入实践要不得!其实个人觉得莉迪亚过分开放的同时也是过于单纯,她只是觉得这个男生可爱,于是不管自己跟着他是不是颠沛流离,是不是风餐露宿,是不是名誉扫地,她都义无反顾的决定跟他一辈子。 科林斯和夏洛特的故事应该是最有代表性的了。记得有一篇评论这样说过,科林斯和夏洛特基于物质满足的无爱婚姻不可取,而维克汉姆与莉迪亚基于生理冲动的结合也不可取,只有像宾利与简,达西和伊丽莎白这样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爱情才是可取的。 看完我心里大概是有千万匹马在奔腾了。生活中那有这么多高帅富与白富美的故事,像这样物质充裕和谐相处的还不错就已经让人羡慕嫉妒恨了好么。大部分人是既没有宾利与简,达西和伊丽莎白这样的命,也没有维克汉姆与莉迪亚这样的胆,连科林斯和夏洛特的努力和运气也没有,大概就只能像我这样在小说看看别人的幸福。 记得《成为简奥斯丁》的一段对话,还未成名的简在于一个前辈女作家交流,前辈问她,你想写些什么呢?她回答道,关于人心。所以啊,在《傲慢与偏见》的最后,伊丽莎白想问达西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她的,却因为时机不合适而放弃。所以啊,这就是简高明的地方,她写的不是男男女女惊天动地的脑残爱情童话,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人性,冷眼剖析着所谓的王子与公主的爱情。 所以评论家们说,奥斯丁最大的悲哀就是今天的这些简迷们。她最看不起的人成了她最真实的拥趸。完全的戳中要害。高中的时候接舅舅的书试着看过原版的《傲慢与偏见》,凭着对中文版的熟记才磕磕绊绊看下来。我一直觉得如果你连一位作家的原著都看不了,你怎么谈你的欣赏,这也正是我学习外语的原因。可是现在学德语的我,倒是差不离的能看懂电影《成为简奥斯丁》以及《奥斯丁读书会》,大概是很难有能力去看懂她小说了。 小市民如我,对她其他作品的了解几乎都来自于《奥斯丁读书会》,这个中产阶级温暖又精致的故事,大概就是无数简迷最向往的生活了,难怪奥斯丁本人是要悲哀了。
回应 2012-09-14 23:58:30
-
“我一直习惯于认为,诗歌是爱情的食粮。”达西说。 “对于健康、坚贞而又美好的爱情来说,是这样的。任何事物都滋养 那种已经很强壮的东西。但是,如果那爱情只是一种微不足道、弱不禁风的意向的话,我相信,一首好的十四行诗就能把它的营养完全榨干了。”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22-02-28 16:17:32
-
第二遍看这本书了,看完后又忍不住再次看了2005版本的电影,无论是著作还是电影,都让我感受到了浓郁的英国浪漫主义气息。一个傲慢,一个带有偏见,要是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会有美好的结果,但是在奥斯汀的笔下确实那么的自然而然的就有了一段好的姻缘。喜欢男主,少女心被男主的傲慢气场和立体的五官顿然砰发,上学的时候被这部电影吸引的也是男主,现在无疑被作品的妙笔生花和影视的美如画的镜头所感染。好喜欢女主的优雅的气...
2021-11-21 15:22:24
第二遍看这本书了,看完后又忍不住再次看了2005版本的电影,无论是著作还是电影,都让我感受到了浓郁的英国浪漫主义气息。一个傲慢,一个带有偏见,要是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会有美好的结果,但是在奥斯汀的笔下确实那么的自然而然的就有了一段好的姻缘。喜欢男主,少女心被男主的傲慢气场和立体的五官顿然砰发,上学的时候被这部电影吸引的也是男主,现在无疑被作品的妙笔生花和影视的美如画的镜头所感染。好喜欢女主的优雅的气质,更喜欢她的爱情观——不将就也不委屈自己,漂亮善良聪慧,完美如你。在这个世界上,爱情千奇百种,一见钟情,细水长流,惺惺相惜,分道扬镳,但是不管哪一种,都排出不了骨子里头都会有一丝丝骄傲,而双方也会带有一点点甚至更多的偏见,而让爱情的花朵更加的绚丽,无疑需要双方相互磨合,放下心中的傲慢与偏见,为彼此改变,这样爱情才能走的更加长远。
回应 2021-11-21 15:22:24
论坛 · · · · · ·
傲慢先生的开场白 | 来自西府海棠香如雪 | 2021-11-29 23:52:25 | |
为毛翻译有点奇怪。。 | 来自北冥suin | 6 回应 | 2020-04-06 22:41:33 |
伊丽莎白这不是双标吗? | 来自反正竞赛还很长 | 1 回应 | 2019-04-06 10:17:55 |
有没有人觉得这书一点也不好看 | 来自猩猩 | 5 回应 | 2018-02-23 18:14:05 |
译本差强人意 | 来自an-lee | 10 回应 | 2013-08-08 22:45:38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31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8.9分 335685人读过
-
Bantam Classics (1983)9.1分 5618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9.0分 125927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0)9.0分 9149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文名著文库 (Iris)
- 译文名著文库——有这样一套书可以爱不释手 (爱玛·包法利)
-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空手)
- 天涯荐书贴整理版(1) (花菜。)
- 豆瓣9分以上小说,文学,历史,哲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图书 (我不豆谁豆)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傲慢与偏见的评论:
feed: rss 2.0
43 有用 挥着大刀の猫球 2011-04-30 01:31:15
小学读的。简大妈太无聊太鸡婆了……为毛你这么红喃?……
96 有用 神威 2012-11-09 23:36:18
傲慢的中二病不屑解释男,偏见的玻璃心内心自卑矫枉过正女,奥斯丁这本书狡黠的可爱,刻薄但不伤人,分寸拿捏的很好阅读感觉轻松舒适,最有趣的是,达西和伊丽莎白都只是略微的傲慢和有限的偏见,否则怎么可能在一起?另外说实话,这两口子结婚以后每晚估计都是场狮城舌战,
146 有用 八月·水语 2009-11-23 04:44:13
言情鼻祖……所以说,女人过了那么多年,喜好的男人的口味还是没变
1 有用 Fishman 2013-08-31 22:44:04
这翻译腔 读起来真累
6 有用 筷喜旺 2015-01-26 14:00:36
电影版的女主实在讨嫌偏见太深没办法给这部耗时四年才读完的典藏版玛丽苏打满分 翻译腔太浓太浓了读起来也极其吃力 简直不敢相信是上海译文(头一回见到把菲利普翻译成腓力普的,别说其他另辟蹊径的哦我的老天爷了)
0 有用 微凉 2022-08-08 23:41:08
还不错
0 有用 Chipmunks 2022-07-31 15:52:46
傲慢只是小脾气,偏见只是小乐趣,善良又相似的两个人终究还是会走到一起。不过纷繁复杂的英式社交礼仪也是帮了大忙,这一天天拜来访去的想不搞成对象都难。btw.我宣布本书最可爱人物是女主她爸
0 有用 鹤鹤 2022-07-05 13:54:59
补
0 有用 杨清嘉 2022-07-05 11:57:01
比勃朗特的琼瑶式丧病意淫好很多。
0 有用 海贼王 2022-07-05 09:25:27
@2021-04-12 20: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