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辽教社何译本,史学作业。Michael S. Roth(1988):为什么是Lawrence Stone而不是福柯?这种叙述史学迫使Ginzburg, Darnton, Natalie Davis等人的实证主义工作合法化为“历史工作”。Jeffrey B. Davis(2001):依Iggers(1998),没有一种方法论,像微观史学那样会是一种“扩大的多元主义”。Fritz K. Ringer(1977):Iggers(1968)展示了德国人文学科解释学方法,如何对个体选择的意识行为产生影响——Iggers的问题意识恰恰是解释学的危机(案,他以兰克史学危机来暗示这一点)。许多地方,等待与A Global History of Modern Historiography对读。
兰克史学(客观性,德国唯心主义,政治史)→社会史→社会科学(社会理论,经济学,年鉴学派,定量史学)及马克思主义视角(文化,阶级)→微观史学(日常生活,仪式,人类学符号学)→语言学转向(语言的重要性,历史与文学叙述差别的取消)→转向宏观的比较研究
比较赞同作者说的微观史学实际上是对于宏大的结构的补充,文和史的区别大于史和社会科学的差别
一些翻译和现在的通行翻译不太统一(如banality of evil翻成恶的庸俗性)
4 有用 Sarcophagus 2013-05-14 18:28:37
虽是重版,错误仍多。作为入门史论,写得不错。
4 有用 嗨呆客抓紧时间 2012-08-13 17:41:30
只是翻译...嗯...有点...
1 有用 琴酒 2018-10-10 17:51:58
很精到,提供了丰富的人名,便于按图索骥/查缺补漏弥补知识上的偏差,只是如果按照这个功能来考虑,几乎所有人的名字都没有用通译实在太硬伤。
2 有用 陌上尘Action 2022-04-19 00:33:35
二十世纪的历史学,其最大的分野在于,“对以往的历史作出一贯的、科学的解释”的理念遭到摒弃。由此,历史学从宏伟叙事转向微观叙事,日常生活史、文化史、区域文明史等当下的方兴未艾的的研究潮流可以提供佐证。同时,历史学也受到各种后现代思潮的冲击,语言学/符号学学者指斥历史不过是小说的一种,除文本外别无其他,遑论科学性。女性主义等少数群体论者认为,传统历史学忽视了作为社会关系网络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群体。怀疑论者、相对主义者认为,历史学的核心信念“进步与发展”不过是近代理性主义所编织的幻梦。至于老马,仍旧被定位为经济决定论者,而苏联史学则被指斥为“党的奴婢”,其研究不过是为党的政治利益而服务,更重要的是,统一叙事,禁止异见。hhh
2 有用 项平 2022-11-05 21:22:08 甘肃
2003年辽教社何译本,史学作业。Michael S. Roth(1988):为什么是Lawrence Stone而不是福柯?这种叙述史学迫使Ginzburg, Darnton, Natalie Davis等人的实证主义工作合法化为“历史工作”。Jeffrey B. Davis(2001):依Iggers(1998),没有一种方法论,像微观史学那样会是一种“扩大的多元主义”。Fritz K. Ringer(1977):Iggers(1968)展示了德国人文学科解释学方法,如何对个体选择的意识行为产生影响——Iggers的问题意识恰恰是解释学的危机(案,他以兰克史学危机来暗示这一点)。许多地方,等待与A Global History of Modern Historiography对读。
1 有用 Grey submarine 2023-06-27 10:47:55 北京
兰克史学(客观性,德国唯心主义,政治史)→社会史→社会科学(社会理论,经济学,年鉴学派,定量史学)及马克思主义视角(文化,阶级)→微观史学(日常生活,仪式,人类学符号学)→语言学转向(语言的重要性,历史与文学叙述差别的取消)→转向宏观的比较研究 比较赞同作者说的微观史学实际上是对于宏大的结构的补充,文和史的区别大于史和社会科学的差别 一些翻译和现在的通行翻译不太统一(如banality of evil翻成恶的庸俗性)
0 有用 缁衣 2008-10-10 20:38:56
梳理史学理论
0 有用 艱致 2010-11-04 20:45:13
读?还是理解?……
0 有用 青灯古卷 2012-07-17 09:11:13
简明扼要
3 有用 Chillin 2013-05-14 18:18:34
这书含蓄地把主标题放在副标题的位置!! !!这书它不是史学史,介书的野心是整个二十世纪乃至启蒙以来的知识结构。文采斐然,纵横捭阖,洞见迭出,立场鲜明……对微观史学的厚望,以及对语言学、文化人类学和符号人类学的保留态度。全书最后一句“一种尽管受到惩戒的启蒙运动的代替品,便是野蛮主义。”2003年初版但翻译错误之多难以忍受(连菜鸟都能看出来)。需重读。
0 有用 centrino 2012-04-29 13:56:24
美式作品结构散漫,逻辑性差,看来我还是偏爱德式思维表达方式。
0 有用 Ethan 2013-10-25 10:45:18
立体化的和有条理的近代史学综述,推荐
0 有用 苦雨 2010-07-31 00:08:55
怎么写到最后,我就没得感觉啦,我的预设啊!
0 有用 山海 2014-06-02 16:57:33
详见书评《危机与挑战中一路走来》
1 有用 萍凡 2011-10-20 21:18:31
坚定的客观主义史学家
1 有用 某分 2016-06-04 07:38:26
对照英文版在读。何老先生翻译功底很好,译文流畅,但人名或术语不准译较多。
0 有用 善刀 2011-09-30 21:29:24
翻译把书搞得鸡肋了 看着累
0 有用 魏春亮 2020-01-02 00:17:03
关于历史学的叙事学的转向那部分,很有意思
0 有用 自喻适志与 2020-12-31 17:03:01
马克思一章极其富有启发性
0 有用 小韩 2022-03-28 16:17:54
确实不好读,理解力较差的我,得拿着笔一个词一个词的重新断句才能明了,不能说翻译的不好,只是不符合现在的阅读习惯吧。到了后面补充的《21世纪初的回顾》,读起来就舒服很多。 但读过之后的感觉非常好,虽然只能说理解了十分之一吧,但也有豁然开朗的清爽,作者站在哲学的高度谈论不同阶段、不同立场下历史学的视角和发展,对很多哲学观念、社会思潮都有一针见血的精彩评价和总结。总之还要再读,非常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