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法国伟大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一部与《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齐名的小说。作品以雨果流亡时曾经居住过的英国根西岛为背景,讲述水手吉利亚特只身前往险恶礁岩,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机智英勇地与各种艰难困苦搏斗,克服常人所不可能克服的困难,为船主利蒂埃利师傅救回失事轮船上的机器,并且最终为了戴吕施特的幸福而自我牺牲的故事。作者发挥卓越的想像力,塑造出吉利亚特这个外表平凡、被人们视为妖魔的伟大的劳动者形象,通过这个形象,通过他的事迹,“赞美劳动,赞美意志,赞美忠诚,赞美一切使人伟大的东西。”
《海上劳工》一半写大海,一半写与大海有关系的人。《海上劳工》的人物不多,主要有船主利蒂埃利大师傅,他的两个合伙人朗泰纳和克吕班,他的侄女戴吕施特,还有一直神秘而孤独,被称为“魔怪”的吉利亚特与被吉利亚特挽救了双重生命的埃伯纳兹尔神父。雨果在小说中没有着力于...
这是法国伟大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一部与《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齐名的小说。作品以雨果流亡时曾经居住过的英国根西岛为背景,讲述水手吉利亚特只身前往险恶礁岩,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机智英勇地与各种艰难困苦搏斗,克服常人所不可能克服的困难,为船主利蒂埃利师傅救回失事轮船上的机器,并且最终为了戴吕施特的幸福而自我牺牲的故事。作者发挥卓越的想像力,塑造出吉利亚特这个外表平凡、被人们视为妖魔的伟大的劳动者形象,通过这个形象,通过他的事迹,“赞美劳动,赞美意志,赞美忠诚,赞美一切使人伟大的东西。”
《海上劳工》一半写大海,一半写与大海有关系的人。《海上劳工》的人物不多,主要有船主利蒂埃利大师傅,他的两个合伙人朗泰纳和克吕班,他的侄女戴吕施特,还有一直神秘而孤独,被称为“魔怪”的吉利亚特与被吉利亚特挽救了双重生命的埃伯纳兹尔神父。雨果在小说中没有着力于描写他们之间所形成的社会性关系,而是将其锐利的笔触,深入到这一个个人物的灵魂深处。在雨果看来,“人体完全有可能只是一层外表。它遮掩了我们的真相,扩大了我们的光明或我们的黑暗。而真相,则是心灵。从绝对意义上讲,我们的面孔是一张面具,真正的人,是处在人的外表之下的部分。倘若人们能够发现潜藏、蜷缩在被称为肉体的这一遮屏后面的人,那定会惊愕不已。人们犯有普遍的错误,那就是把外表的人当做真正的人。”利蒂埃利大师傅就是一个犯有普遍错误的人:在他眼里,朗泰纳“长着粗壮的颈脖,肩膀宽阔有力,仿佛生来就是挑重担的,而且有一副海格立斯·法尔内斯一般强健的腰板”。他一直把朗泰纳当做亲兄弟,认为他可以共患难,然而,“勇猛”被朗泰纳“用作了狡诈的外衣”,利蒂埃利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天,他的这个合伙人“溜了,把公司的钱柜掏得空空的”。
看错了朗泰纳,利蒂埃利只是失去了他老老实实做人,辛辛苦苦挣来的五万法朗。但他为克吕班的外表所蒙蔽,则几乎失去了他的生命。因为利蒂埃利大师傅把视为他半条命的“杜朗德”托付给了他最为信赖的克吕班,而克吕班却邪恶地背叛了利蒂埃利,在精心策划的一次海难中毁掉了“杜朗德”,带着劫来的钱财,想一走了之。
海上劳工的创作者
· · · · · ·
-
维克多·雨果 作者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他并不丑。也许他长得还很英俊。从侧面看去,他身上有着某种古代蛮人的东西。安静的时候,他像图拉真圆柱”上的达契亚人。他长着纤瘦的小耳朵,没有耳垂,那模样,恰是耳力不凡的象征。在他的两只眼睛中间,有一条勇敢而又坚毅的男子汉才有的笔直的纹路,煞是威风。他的两个嘴角往下垂,这是辛酸的表现;他的额头线条清晰而高贵,双眼的瞳孔明亮,眼力很好,尽管由于常受波光的刺激,和所有渔人一样,眼睛一眨一眨,会一时模糊视线。他笑起来天真迷人。那一口牙齿,连最纯洁的象牙都无法相比。只是日晒风吹,使他差不多变成了黑人。跟海洋、风暴和黑夜打交道,不可能不受到惩罚;因此,三十岁的人,他看去就像四十五岁了。风和大海给了他一副阴暗的面具。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六凸肚形帆船 -
说到底,他不过是个会读书写字的可怜人。他很可能正处于思想者和幻想者交界的地方。思想者是在索取,而想者却是在承受。孤独一旦落在单纯的人身上,在一定形式上会使他们变得复杂起来。他们会不知不觉地充满神圣的恐惧。吉利亚特的心灵所处的昏暗境地是由两种数量几乎相等但性质迥然不同的黑暗因素组成的:在他的心灵之内,是无知和虚弱;在他的心灵之外,则是神秘和无限。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六凸肚形帆船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海上劳工"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笑面人 8.6
-
- 巴黎圣母院 9.6
-
- 魔沼-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7.5
-
- 悲惨世界(上下) 9.4
-
- 人间喜剧 第二十二卷 8.9
-
- 枉费心机 8.3
-
- 匹克威克外传 7.3
-
- 汤姆叔叔的小屋 8.5
-
- 娜娜 8.0
-
- 荒凉山庄(上下) 8.4
海上劳工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 条 )


海上的普罗米修斯——悲剧英雄吉利亚特

> 更多书评 2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1 )
-
译林出版社 (2012)8.8分 312人读过
-
-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0年8月第一版)8.9分 773人读过
-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1)8.9分 22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长江文艺出版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半支竹简)
- 世界文学名著 (光影q)
-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TCL)
- 我所有的书——2 (蝌蚪往人)
- 我的⛰️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海上劳工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ଲ 2012-10-19 21:51:25
@阿芳92 就是这本,封面很难看,不过里面的插图很好。
0 有用 mengzi🍀 2019-06-19 01:10:39
翻译的真好,在图书馆一见钟情。 生活中巨大的苦难就仿佛吉利亚特所面临的狂风巨浪,雷打冰雹,一起聚成军队而来,而面对苦难,偏要像吉利亚特用柔韧的木头筑的堤一般,柔如篱笆,坚如铁壁,越骤然而巨大的苦难,越需要弹性柔韧去抵抗。 “倒下到不要紧,这就像是熊熊烈火;逐渐的沦落,却像微火,在慢慢的煎熬。全面崩溃是在滑铁卢,逐渐消亡是在圣赫勒拿”
0 有用 diawa 2021-03-16 23:08:00
雨果写海的作品。从青年的《巴黎圣母院》到晚年的《九三年》,雨果的文风总是在不断切换。这个海的故事发生在1820年左右,是恩格斯刚刚出生的年代。故事的发生地英国,在30年后即将掀起一次剧烈的革命,改变了简爱等年轻人的命运。而《海上劳工》,就是新一轮浪潮的第一朵浪花。
0 有用 掌 灯 2020-06-10 22:50:05
思想的巨人、知识的渊潭、学识的巅峰、文学的宗祖。人民文学家,内容画面越波澜壮阔扼住咽喉命悬一线天地无极玄黄劈裂,越感到五体投地无法企及,越感到自我如污泥般渺小。 被思想的热量灼烧,兴奋不能自恃。 结局另作处理,是《灯塔》是《老人与海》是《基督山伯爵》。
0 有用 天早清微凉 2021-12-15 19:02:21
主人公特别的人格,有些高光点看得人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