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偉大的巫醫、聖者與戰士,第四代黑麋鹿在眼盲的老年之際遇到了作者約翰‧內哈特,他侃侃談起年少的靈視、戰爭與印地安信仰,全都集結成冊,化作一股暢銷的熱潮,美國六十年代為之風靡,但這本書卻被當成宗教、社會、心靈研究的經典。
基本上我不是很贊成這一種分法,這一本書「宗教性」很強,黑麋鹿卻沒有說,他信仰祖靈,當他有困難的時候就去找祖靈幫忙,他不是「信仰」一個宗教,譬如拜什麼就會得到什麼似的,這樣的說法真的很奇怪。
現在我們不談黑麋鹿是個文盲,如果生活在美國卻看不懂英文字叫做文盲,那應該有很多人都算是,以文盲去斷定人的教養本來就是較為偏頗的角度。
在西方世界強力侵略之下,印地安人不得不遷徙、賣出土地,甚至到處躲避瓦西楚(白人的印地安稱呼)的襲擊,當瓦西楚無法從正面攻擊勝利,就用偷襲與欺騙的方式去得到他們想要的白鐵,面對侵略的印地安人怎麼說呢?
「拿出勇氣來!今天就戰死吧!想想家中那些小孩和無助的族人!」
印地安人不想侵略,也不想要白鐵,只是想要有棲身之地,吃飽穿暖而已。
而我不斷地想著,自己的戰鬥是為了什麼,怎樣才算是活得像是個「人」?
貪婪、嫉妒、想要把一切歸為已有,那就是人性嗎?那是一種害怕吧!
黑麋鹿的靈視經驗對我來說其實並不算什麼,反而是書中提到印地安人寬大的胸襟,時常想到族人的福祉,他們與族人共同守護家園,為減少最大的犧牲而放棄家園,瓦西楚跟他們哪一個活得才像「人」?
這個主題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那也正是我的理想。
《黑麋鹿如是說》─生命與自然之詩
|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