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 短评

热门 最新
  • 122 无能狂怒人 2013-03-11 20:59:11

    小时候当童话看,误解了这部高级黑的作品。

  • 25 龍在田 2012-01-10 22:23:14

    草草翻了一遍。其实我是冲着天空之城拉普达看的。

  • 23 弥次郎 2012-07-03 10:22:57

    斯威夫特在大人国充分表达了其恶趣味

  • 16 方枪枪 2015-04-12 23:07:30

    前有镜花缘珠玉在前,这部就太一般。

  • 9 刘二 2008-10-26 00:38:25

    初中时读得,现在想来不一定非要以一个讽刺小说的眼光来看待这个故事。

  • 9 zoe 2016-03-14 09:30:52

    这本居然被列为教育部制定书目实在是有些不合适。我让初一学生看也难怪他们觉得毫无兴趣。若非读英文原版了解英国历史,估计也读不出那种英式的辛辣讽刺。这部真是很英式的小说,极尽讽刺挖苦。正如导读所言:读者随着格列佛从似乎陌生而古怪的事物中认出身边熟悉的事物,认出自身的局限,看到荒谬中的常情,常情中的悖理。

  • 6 姚瑶 2014-09-10 20:59:17

    终于读完了。读得累。

  • 4 ラッキーガール 2012-11-28 10:58:23

    长大再看还真是跟小时候的感觉差太远,太阴郁了。顺便艰涩地看了下英文版。各种长度面积大小单位什么的,跟建模指导手册一样详细,忍不住就一直在算,恨不得绘个图出来了。

  • 5 韧勉 2011-07-20 01:13:30

    小时候看动画片时没觉得,现在什么的都知道了之后就觉得特别的邪恶,邪恶至极,实在是没有什么好感!

  • 3 流空破刃 2010-11-25 11:02:11

    半本奇幻,半本社论。斯威夫特是个借幻讽今讽成了爱好的大愤青。说是左派都不合适,他根本就是从头到尾地反人类。四卷,五国,大小各色异事,啰嗦百段英格兰,没有一处不在唾骂社会。他构思敷衍出的数样体制,一部分程度因为视角的限制,也统统流于浮浅。但就社论与故事结合的程度上讲,是到位的。

  • 2 闲人 2011-04-06 11:07:34

    那个年代运用点超现实元素写东西的太少了,现在就烂大街了。

  • 6 时间 2011-12-05 17:13:53

    这本将近300年前写成的书具有瑰奇的想象力与尖锐的讽刺意义,后一点在作品后期更是显露无疑,我想整个文学史上敢这么写得人并不多……我不觉得作者对人性中顽劣的部分过于夸张了,可以想象到300年前英国刚从阴暗的中世纪时期跨入理性与科学之门没多久时社会必然经历的各种冲突,但本书序中译者所言资本主义早期之弊端倒有牵强附会之意,毕竟本书主要讽刺的还是人性的卑劣面,而甚少涉及由经济制度产生的问题,由此看来想必译者多少将文艺作品强行泛政治化了,此为不可取,不过译笔倒是相当了得。作者在书中一个很明显的倾向是:他总想让读者觉得他写的全是真实的。诚然其文笔不错,叙事相当细致,而且能算的上周全,不过在一般意义上来说本书显然还是属于虚构小说的范畴,不妨说这也是一种人性讽刺的体现。慧因国一部总觉有《桃花源记》之意。

  • 2 Dr.Melon 2013-06-07 23:07:40

    老虚推荐读物(雾)。补完了童年没看过的后半部分,我勒个去原来拉普达的捏他源在这里。这么黑的东西也能断章取义充当童话拿来蒙骗小朋友,可见这个世界确实没有童话。

  • 1 なぎさ 2013-01-28 06:47:09

    才想起来刷名著,这些书我居然都是小学读的......

  • 0 李伯伯 2010-10-28 23:56:54

    Gulliver for gullibility~

  • 0 尧耳 2009-05-30 23:58:46

    讽刺,想像力。 值得学习。

  • 0 神威 2012-07-03 09:41:44

    乌托邦用童话的形式写就比较有趣,平易近人的讽刺法更利于普及,很好读,不耐重读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