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当代易学研究丛刊 (Brasidas)
- 晚明佛教 (阎王)
- 周易研究 (间闲室主人)
- 易学基本书目 (-)
- 道 易 术 命 卜 相 通 法 教 医 古 神秘 舆 (算半仙)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周易禅解疏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Adiósardour 2015-01-04 01:15:56
将印度的佛彿教与中华本土的《周易》佳能,并非是智旭首创。早在三国时,西域僧人康僧会在吴国弘传佛教,吴主孙皓不信佛法,诘问道:“佛教所明,善恶报应,何者是也?”康僧会以“《易》称积善有庆”,“虽儒家之格言,即佛家之明训”,“故行恶则有地狱之苦,修善则且宫之乐”等语答之。盛唐的石头希迁,把《易》的象数理论引入禅宗,开创出佛易融通的禅宗象数派。其后的云岩昙晟、洞山良价、曹山本寂等对禅宗象数理论都有继承发... 将印度的佛彿教与中华本土的《周易》佳能,并非是智旭首创。早在三国时,西域僧人康僧会在吴国弘传佛教,吴主孙皓不信佛法,诘问道:“佛教所明,善恶报应,何者是也?”康僧会以“《易》称积善有庆”,“虽儒家之格言,即佛家之明训”,“故行恶则有地狱之苦,修善则且宫之乐”等语答之。盛唐的石头希迁,把《易》的象数理论引入禅宗,开创出佛易融通的禅宗象数派。其后的云岩昙晟、洞山良价、曹山本寂等对禅宗象数理论都有继承发展。在理论上以禅 解易,实起于南宋,至明中叶,此风大盛。智旭可谓该潮流代表,他的《周易禅解》是易禅会通的集大成者。时下,学界研究佛学之风大盛,但研究禅易会通这门交叉学科的人却寥寥无几。撰著《〈周易禅解〉疏论》一书之目的,就相鼓足干劲研究禅 易会通之风,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融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