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短评

热门 最新
  • 54 听说 2012-12-20 01:16:53

    在飞机上,邻座的男生竟然和我读的是一本书!他说他在读马尔克斯的时候总是不能控制自己想象那些人的面孔——马尔克斯是只字不提外貌却又能让人物的一呼一吸跃然而出的人。他不需要细细描述姑娘的腰肢多么纤细眼神多么妩媚,平平一句“安赫拉是个俊俏的姑娘”,我就对那美确凿地信了。

  • 19 豆友1167238 2006-12-17 13:47:35

    我更喜欢后面加的那个短篇说吝啬鬼老太逼迫孙女卖淫的

  • 18 过水忘川 2014-10-17 14:07:56

    《纯真的埃伦蒂拉和残忍的祖母》更震撼

  • 10 三年之后又三年 2014-04-20 21:28:31

    为什么那么多人知道啦,圣地亚哥·纳赛尔最后还是被杀了呢。这让我想起了当年美国金融危机的时候,在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前的几个小时,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因执行自动程序向雷曼转账3亿欧元,这笔资金也随着雷曼的破产而打了水漂。最后调查说是交易流程中的数十名相关人员几乎在同一时间,每个人都开了点小差,加在一起就创造出了“德国最愚蠢的银行”。是不是和这个有点像呢?

  • 5 川总 2011-03-28 12:27:43

    高中在一排堆叠的厚厚的教科书的掩护下看的。

  • 3 Sophie Z 2013-06-04 14:29:20

    镇长,神父,老板娘,各种相关的亲戚……人物节点和时间穿梭把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说得非常复杂却又无比有趣~ 想到之前看的那部英剧,突然觉得其实这个故事命名成《小镇疑云》也挺贴切的……

  • 4 大椿山 2015-05-04 20:48:15

    倒更喜欢后面那篇,荒凉之地、海边、流动的帐篷、乐队和摄影师,画面好像在寺山的电影里见过

  • 2 大炎 2012-03-18 17:12:45

    因为序言减一星

  • 2 水货 2013-06-25 10:52:32

    我想起寒冬夜行人的第九章,不得不说卡尔维诺没得炸药奖真是遗憾。

  • 1 · 2010-02-19 20:08:12

    精美的结构,旋转上升的节奏,经典之作。

  • 3 五月微蓝 2010-03-06 17:55:10

    生活最终竟是与拙劣的文学作品如此相似。

  • 3 大海边的憨豆豆 2014-03-20 20:35:02

    马尔克斯的风格太强烈了,当然最好还是百年孤独

  • 1 木由 2019-02-01 02:40:13

    马尔克斯的小说妙在总能用最平实的句子表现复杂的人物形象和情感。「“他像是个女人,”她对我说,“太遗憾了,因为我真想把他抹上黄油活活吞下去。”」「他比我们都健康,但是当给他听诊的时候,可以感到他的眼泪在心脏里翻滚。」「事实上,她毫无羞耻地讲着她的不幸,是为了掩饰另一个不幸,即真正的不幸。」「大概是第10年的一个有风的黎明,她忽然醒来,恍惚觉得他赤身裸体躺在她的床上,于是他给他写了一封长达20页的热情奔放的信。毫不掩饰地叙述了自从那个倒霉的夜晚以来已在她心中腐烂了的痛苦。」「“好吧,”他说,“我到这儿来啦。”」背锅侠圣地亚哥的死成全了一段半生的虐恋和马尔克斯的诺奖。盛宴,主教,鸡鸣和虐杀交织成带着芬芳鲜花气息和血腥味的的拉美文学,一切荒诞各得其所,落地生根。

  • 2 楊不歡 2015-06-23 00:36:13

    找到了讀過的所有中國青年一代文學作品,甚至我自己瞎寫的小說的母體原型的感覺,這也太恐怖了啊啊

  • 0 NullPointer 2008-02-03 15:58:30

    百年孤独并不足以代表马尔克斯的叙事艺术。而这个中篇在完全剧透的标题之下依然让情节扣人心弦。

  • 0 Matthew 2009-09-18 00:27:06

    称得上惊心动魄

  • 0 艾芙琳 2008-05-22 08:05:11

    让我头大头大!

  • 0 小約 2006-10-11 17:07:59

    版本很不错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