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的原文摘录

  • 多多保重自己。每次选取都投民主党的票。到公园去骑车。梦见我完美的金身玉体。服你的维他命、一天喝八杯水。给大都会棒球队捧场。多看电影。工作不要太卖力。跟我一起去巴黎旅行。蕾切尔生孩子后到医院来,抱抱我的孙子或孙女。每顿饭后都要刷牙。过马路不要闯红灯。保护小人物。也维护你自己。记住你有多美。记住我多爱你。每天喝一杯加冰的苏格兰威士忌。要深呼吸。始终睁开你的眼睛。躲开油腻食品。心安理得地睡安稳觉。记住我多爱你。 (查看原文)
    Anaïs 8赞 2012-09-08 22:53:12
    —— 引自第276页
  • 所有人在其内心都装着几个人。我们大多数人往往从一个自我跳到另一个自我,竟不知我们自己是谁。一天跳上去,一天又跌下来;早上闷闷不乐、缄默无言,晚上放声畅笑、大讲笑话。 (查看原文)
    March❤秋天 2赞 2013-12-01 22:00:05
    —— 引自第92页
  • 大多数生命在消失。一个人死了,所有痕迹一点儿一点儿地消失得无影无踪。一个发明家幸存于他的发明物,一个建筑师幸存于他的建筑物,但大多数人在身后没有留下纪念碑或永久性的成就。一书架影集,一张五年级成绩报告单,一件保龄球奖品,一只在依稀可记的假期的最后一个早上从佛罗里达旅馆房间里顺手牵来的烟灰缸——只有几件实物、几份文件和零星印象留给了其他人。那些人一成不变地讲述着死者的故事,但往往把日期弄乱了,把事实给漏掉了,真相被歪曲得越来越走样,而轮到这些人一死,大多数故事也就随之消失。 (查看原文)
    March❤秋天 2赞 2013-12-01 22:23:27
    —— 引自第231页
  • 我在寻找一个清静的地方去死。有人建议布鲁克林。 人永远不应该当众承认自己放屁。这是不成文的法律,是美国礼仪中最为严格的一条。屁并非来自谁和来自何处,它们是匿名的散发,属于整个团体,即使屋子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指向肇事者,其唯一明智的做法就是否认。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赞 2017-01-05 21:58:07
    —— 引自章节:序曲-终章
  • 人人都容易产生黯淡心情。我承认,我自己就有很多被阵阵袭来的孤独感和伤感击倒的时候。 梭罗迁居康科德市郊,自称是自我放逐于林莽——不为别的原因,只为证明此事可为。一个人只要有胆识拒绝社会要他干的事情,他便可以过上按自己意愿过的生活。 他(指汤姆)性格极坚强,因而不会被不可预测的苦难和厄运的风暴刮出途程。 我不是酒鬼,但在一个男人的生活里,有酒比饭更滋补的时候。 正如奥斯卡王尔德所说,过了二十五岁,大家都是同一年龄。 你从未上过研究生院。当你挺身而出为民主力争世界安全的时候,我可坐在图书馆的小单间里,把那些无用的信息塞满了我的脑袋。 我想记住一切。如果一切太多的话,那就记住一些吧。不,比一些要多。几乎是一切,连同那些为遗漏部分所保留的空白处。 我的思想暂时停留了南斯拉夫,想象着萨拉热窝和科索沃的可怖景象,成千上万的无辜者惨遭屠杀,他们不为别的原因而死,据说只因为他们与杀害他们的人不同。 如果说从这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中我学到了一些东西的话,那就是我的生命从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不再属于我自己。我只需记住在炎症恶狠狠地袭击时我所感到的撕肝裂肺般的剧痛,从而懂得每一次充实我肺脏的呼吸都是那些率性任意的诸神给予的礼物,从今以后,我心脏的每一次搏动都是诸神随心所欲赐予我的恩惠。 永远不要低估书本的力量。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赞 2017-01-05 21:58:07
    —— 引自章节:序曲-终章
  • 一个人只要有胆识拒绝社会要他干的事情,他便可以过上按自己意愿过的生活。目的何在?自由。自由的目的又何在?读书,写书,思考。能自由地写一本像《瓦尔登湖》这样的书。 (查看原文)
    霁月齐江风 2赞 2021-07-07 22:25:12
    —— 引自第18页
  • 正如奥斯卡·王尔德所说,过了二十五岁大家都是同一年龄。 (查看原文)
    熊仔面 2012-04-27 12:16:32
    —— 引自第58页
  • 远非我一个人。远非罗德尼·格兰特一人。远非奥马尔·哈西姆·阿里一人。也远非哈维尔·罗德里格兹一人——一个七十八岁的木匠,四点钟上了这张床。我们最终都会死去。当我们的遗体运出去埋葬的时候,只有我们的朋友和家人知道我们已经走了。我们的死亡不会在电台或电视台宣布。《纽约时报》不会登任何讣告。没有书会写我们。那是为有权势者和名人、为超天才保留的荣誉,有谁会费心为普通人、为默默无闻者、为我们在大街上擦肩而过而不屑一顾的上班族出版传记呢? 大多数生命在消失。一个人死了,所有痕迹一点儿一点儿地消失得无影无踪。一个发明家幸存于他的发明物,一个建筑师幸存于他的建筑物,但大多数人在身后没有留下纪念碑或永久性的成就。一书架影集,一张五年级成绩报告单,一件保龄球奖品,一只在依稀可记的假期的最后一个早上从佛罗里达旅馆房间里顺手牵来的烟灰缸——只有几件实物、几份文件和零星印象留给了其他人。那些人一成不变地讲述着死者的故事,但往往把日期弄乱了,把事实给漏掉了,真相被歪曲的越来越走样,而轮到这些人一死,大多数故事也就随之消失。 (查看原文)
    筷喜旺 2013-05-16 19:31:25
    —— 引自第282页
  • 别走到这种地步,乔伊斯。你要避免正面冲突。不要气馁。多多保重自己。每次选举都投民主党的票。到公园去骑车。梦见我完美的金身玉体。服你的维他命。一天喝八杯水。被大都会棒球队捧场。多看电影。工作不要太卖力。跟我一起去巴黎旅行。蕾切尔生孩子后到医院来,抱抱我的孙子或孙女。每顿饭后都要刷牙。过马路不要闯红灯。保护小人物。也维护你自己。记住你有多美。记住我多爱你。每天喝一杯加冰的苏格兰威士忌。要深呼吸。始终睁开你的眼睛。躲开油腻食品。心安理得地睡安稳觉。记住我多爱你。 (查看原文)
    [已注销] 1回复 1赞 2013-11-07 20:02:26
    —— 引自第276页
  • 工作、结婚、家庭责任,必须挣多更多的钱一一如果我们缺乏自我奋起的精神和劲头,我们就会陷入所有这些淤泥而不能自拔。但我从未失去对书本的兴趣。读书是我的消遣,我的安抚,我的慰藉,影响我抉择的力量:为纯粹的乐趣而读,为环绕你四周的幽静而读,你听见作者的话语在你的脑海里回响。 (查看原文)
    霁月齐江风 1赞 2021-07-07 22:02:30
    —— 引自第15页
  • 他们想使他们心爱的人起死回生,而我会尽我所能来实现他们的愿望。我将让死者在文字中死而复生,一旦一页一页地印了出来,故事被装订在了封面与封底之间,他们的余生就有物在手。不仅仅如此,这东西会比他们活得更长久,比我们所有的人都活得更长久。 永远不要低估书本的力量。 (查看原文)
    琵琶鱼 1赞 2022-03-25 20:33:13
  • “我三十岁,”他对新老板说,“超重四十磅。一年多没有和女人睡过觉,在过去的十二个上午梦见在全市十二个不同地方发生的交通堵塞。我也许会做错,但我想我已经做好换工作的准备了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1-02-20 13:16:45
    —— 引自第28页
  • “是美好、小小兴奋、意外奇迹的难忘时刻。凌晨三点半缓缓驶过时报广场,没有一辆车,你突然独自一人处于世界中心,霓虹灯光从空中各个角落如雨点一般洒在你身上。或者是拂晓前驰骋在环形公园大道,让速度计超过七十英里,一边闻着那从打开的车窗吹进来的海洋的气息。或者是正当满月升入拱门之际,你穿越布鲁克林大桥,你所能看见的就是明亮的黄色月晕,那光圈大的甚至是人害怕。你忘了你是生活在地球上,想象自己在飞翔,出租车长上了翅膀,你竟遨游在太空之中。没有书可以写出这样的良辰美景。我说的是超凡出世,哈里。你把躯体留在后面,进入世界的丰富和厚实。” (查看原文)
    2: 45 AM 2012-01-16 22:16:55
    —— 引自第21页
  • 我以为很简单,不料信的开头写了六七次,我才找到合适的语气。一个人请求他人的原谅是件复杂的事情。这是在昂首倨傲与含泪自责之间的微妙平衡,除非你能向他人真正敞开胸怀,否则所有的道歉听来都未免空洞虚假。 (查看原文)
    2: 45 AM 2012-01-16 22:41:32
    —— 引自第43页
  • 过去,她的头发又浓密又蓬乱;她总是化妆,戴大的珠宝饰物,每根手指都戴着戒指,嗜好用非传统的新款服装打扮自己:绿色皮靴和中国拖鞋,摩托车夹克和丝绸裙子,花边手套和长得惊人的围巾,一种半朋克、半魔幻的风格,似乎要表达她年轻而勇敢的“滚你妈的”精神。 (查看原文)
    2: 45 AM 2012-01-16 22:41:58
    —— 引自第53页
  • 油箱快要空了,我们的肠胃也快要空了,我们的膀胱则满了。 (查看原文)
    2: 45 AM 2012-01-16 22:45:15
    —— 引自第119页
  • 我为何要在这些琐碎的细节上絮絮不休呢?因为故事的真实性往往有赖于细节,而且我也别无选择,只能准确地讲述故事发生的情况。 (查看原文)
    2: 45 AM 2012-01-16 22:46:51
    —— 引自第119页
  • 可哈里这天没有想明白。当他的脑子变成敞开的伤口、乱糟糟的脓团、破碎的神经细胞和短路的电脉冲时,他又怎能思考呢?当生命中你极喜爱的一个人刚用一连串凶恶的咒骂侮辱过你,用他的轻蔑之斧打击你、使你这个倒霉蛋陷入极度悲伤时,哪还有什么理智?当同一个人及其新的同谋者宣告他们企图抢夺你拥有的一切、你感到无力阻挡他们时,哪还能平心静气?有谁能批评哈里缺乏先见之明呢?有谁能指责他身处纯粹本能的惊恐中呢? (查看原文)
    2: 45 AM 2012-01-16 22:48:33
    —— 引自第159页
  • 但在他身上有一种强烈的东西,一种难得的摒弃虚荣和贪欲的理想主义。虚荣和贪欲使其他的人变得那么脆弱,以致无法抵挡这世界上的种种诱惑。 (查看原文)
    2: 45 AM 2012-01-16 22:52:55
    —— 引自第169页
  • “那是我的错,”她说,“很久以前我就预料到这事情是会这样的,可我自己太软弱而不能为自己辩护,太胆小而不能反击。当你觉得别人比你强的时候,就会这样。你停止独立思考,很快就不再有你自己的生活。” (查看原文)
    2: 45 AM 2012-01-16 22:54:26
    —— 引自第199页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