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学 短评

热门 最新
  • 35 城市笔记人 2008-10-18 11:26:38

    读的是英文译本。中文本没有看过。就英文本而言,还真要借助一定的背景阅读,才能搞明白罗西写此书的目的。比如,什么叫建筑的类型,类型学?科洪、阿甘的两篇文章读下来,就对本书有了很大的帮助;此外,本书也可以和林奇的城市形态对比着看。这本书一个大贡献,在我看来,是对土地划分过程中产权的关注。很多研究城市形态的学者,会关注宇宙论、传说,对产权这么一个明摆着的日常的有些俗气的维度,视而不见。罗西,在这一点上是有贡献的。还有,是罗西关于城市形态中的集体记忆的话题。。。。。

  • 29 urbanstalker 2011-05-02 15:01:15

    概言之,罗西主要是想强调文化(所谓的集体记忆)对空间(所谓的形式或者标记)的持久性的决定作用。城市通过经济政治所产生的动力得以变迁,但场所的意义和城市文脉并不会立刻消失、转化,文化和记忆的重要性超越功能并应当在形式中锚固与呈现,即所谓“历史的结束就是记忆的开始”(艾森曼)。其中,类型作为用理性归纳筛选出的体现形式综合特征的客体、工具、共有知识,在设计的创造中起到了图解的作用,它连接过去并指向未来。

  • 14 fwb 2010-06-18 00:18:26

    写论文时,模模糊糊地看过,懵懵懂懂,后来明白,很多问题出在翻译上。

  • 10 里卡多 2011-07-18 15:58:34

    云里雾里。没看懂,估计再学个三四年也不一定看得懂。太TM难懂了,最多只能说了解了一下大意,把握了为数不多的几个易懂的要点。1,没有想象中那么注重类型学,或者说我对类型学的理解有误.2主要还是在通过各个角度谈城市历史发展与规划。连恩格斯都出来了。所以冲着了解罗西建筑案例的目的把这本书当罗西入门书的同学(比方说我),自重。

  • 3 HY 2013-05-07 13:52:07

    中心思想来自列维-斯特劳斯和荣格,其余很多是罗西的读书笔记。

  • 4 流枢设计 2012-11-02 18:36:39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44561/

  • 2 Levin Lee 2014-08-10 17:18:56

    不是我这个段位读的...

  • 2 雀半仙 2013-11-24 23:54:14

    从大一读到现在 .......最大得问题还是在翻译和图解上

  • 3 田野 2016-03-27 16:37:06

    读不下去。。罗西读过多少书啊,这引一段那引一段弄得我就是不知道你要说什么。。好像就明白了两个意思,一是人造物的质量就是城市的意义,二是规划没有决定城市的空间形态。。。还是艾森曼的序好看。。

  • 2 炜明 2012-10-16 16:48:16

    罗西在谈“土地投机”在前现代城市照样起作用时,像是在谈“自然的自发秩序”——不错,联系哈耶克,可以理解城市为何具有“自主性”,城市作为一个整体为何是“非理性的”,理解罗西何以认为地方团体和差异性对城市如此重要,而对单个人和单个建筑的孤立的分析,则与之相差甚远

  • 1 юpoдивый 2010-08-28 21:58:58

    谷歌翻译现在还不错嘛

  • 2 玄枫 2013-08-17 19:44:30

    又是一本啃了N年的书,读毕我翻到扉页,赫然看到用扭曲的字写下“06年购于军俱”。相传很难读,但是真正读下去还是去了欧洲,真正看到了那些城市,读下去很多相关论著,研究过柏林的城市发展和住宅问题。罗西的这本书一点也不虚无缥缈,对于建筑体构成城市的重要性,住房问题、土地机制等有着详尽的描述。每一个专业都有自己的骄傲,建筑学很容易将建筑视为城市的主体,其他学科也同理,也许对于社会学来说,市民对于记忆的传承比“死物”的建筑更为重要。但也许对于罗马、巴黎这样的城市来说的话,建筑物的重要性对于标识城市的传承来说更为重要。罗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成为理解城市和建筑物的关系的重要一环。

  • 1 Sindre 2012-03-16 14:06:04

    读的时候思绪万千啊,不停闪神想到其他问题去了...不过看完了再回看一下全书的结构...大概知道这本书有名在哪里了....

  • 0 书白 2012-07-09 16:33:52

    关于城市记忆和城市纪念物的理论探讨

  • 2 小崔 2011-03-27 10:10:29

    我认为许多N年前的“经典”现在通常以常识的形式存在于众多建筑师的头脑中。

  • 2 Daisy 2013-05-05 11:26:15

    http://book.douban.com/review/4464820/ 对着这3篇书评再看一遍。“这本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论著,所以也不是一书一论那种类型,有时候一个小节里就有可能包含很多重要的概念,和作者很独到的见地,所以需要一字一句的读,任何细节都不可以随便错过”

  • 0 米兰 2012-07-01 23:24:46

    虽然看的不太懂吧 但是还是觉得很有道理 囧 。。。继续体会ing。。。

  • 1 KE 2015-04-06 22:22:29

    “.....探索形式的独特性与功能多重性之间的关系的意义...这种关系构成了建筑的意义。” 近十年后,在有了一定实践和旅行体验后,重新慢啃此书,又有了更加清晰的体会;又顺带明确了按某种逻辑规划出若干城市建筑体的探访计划。PS:值得反复研读!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