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长篇小说通过某市报业集团在新闻体制改革中的人事纷纭,讲述了发生在新闻界的若干内幕故事。南方某报常务副总编辑、资深媒体人陈元应《东方商报》出资方之邀出任《东方商报》总编辑,带来全新的办报理念;与此同时,何大龙走马上任《东方晚报》一把手,他想借各种资源来实现他的新闻梦……
新闻之中有政治,新闻界里有正邪,新闻联系着众生世相,新闻凸显社会的本质。新闻-资本-市场结合,怎样才能避免“附庸化”?面对纷繁的新闻信息,应该如何去判断真假?这是本书人物面临的挑战,也是每个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读者都在思索的问题。
作者简介 · · · · · ·
朱华祥,资深媒体人,从事新闻工作23年。纵横江湖社会,犹存赤子之心,淡出名利是非地,从容细说怪现状。曾任江南都市报主编;都市消费报副社长、常务副总编辑。曾出版长篇小说《丽宫》、新闻专著《我看见了我说了》。同时,还著有多部新闻学理论论著。
原文摘录 · · · · · ·
-
和大龙站起身伸个懒腰,又扭扭脖子说:“确有让人感慨的地方。明天读者要看的东西尽在我们掌握之中,你要他看什么,他就得看什么。我们在这里涂涂划划,可在读者那里却是权威发布,成了可以引用的证据。”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3页
新闻界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新闻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爱新闻,读《新闻界》

> 更多书评 17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
在机关,工作是简单的,人事才是复杂的。 “新闻所谓的价值,与新闻的阅读者有着密切关系,它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活动。新闻其实是语言的控制者根据经验给出的非自然的结果。 现在那条街被建成了仿罗马建筑的步行街,好好的有中国特色的东西,硬是被推倒,搞成不伦不类的现代建筑。奇怪的是,这样的建筑在很多城市都可以看到,难道这些领导人的审美观都惊人一致?显然不是,他们一致的是政绩观。 谁掌握了发言权,谁就掌握了解释...
2012-02-15 09:33
在机关,工作是简单的,人事才是复杂的。 “新闻所谓的价值,与新闻的阅读者有着密切关系,它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活动。新闻其实是语言的控制者根据经验给出的非自然的结果。 现在那条街被建成了仿罗马建筑的步行街,好好的有中国特色的东西,硬是被推倒,搞成不伦不类的现代建筑。奇怪的是,这样的建筑在很多城市都可以看到,难道这些领导人的审美观都惊人一致?显然不是,他们一致的是政绩观。 谁掌握了发言权,谁就掌握了解释权。 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洪汉鼎:《理解的真理》 人要善于归零。 任何一个人都有一些没有办法写成白纸黑字的东西,何况一个社会。 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 没有意义的东西才是有意义的。 灰色一族最牛。——灰色一族介于白领一族和蓝领一族中间。说他是打工的,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他是当官的,他又是万人之上一人之下。 企业定下了发展四步曲:先用关系业务拉动增长,再从内部管理着手挖潜增效,等企业有了一定规模就开始资本运作做大企业,最后靠企业文化来巩固业绩。 马克思主义在鼎盛时,全世界有超过50%的人在用它来解决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现在呢?有多少人在用它?这从另一面说明每一种理论都是有弱点的。导致了社会主义这个伟大的理论在20世纪末走了下坡路的原因,不是它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许多当权的马克思主义信徒放弃了用科学的眼光去看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企业文化中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所谓科学,就是需要一套不断完善的制度。德国著名的巴斯夫化工厂,一百多年来没出过大事故,他们做法非常简单,培训培训再培训。不管在哪里开会,第一个讲话的一定是安全员,告诉你此刻如发生灾难,你如何逃生;所谓艺术,那就是靠精神作用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文化的结果就是文明,而越是文明,禁忌就越多。在西方,做事顺序是法理情,而中国文明带给我们的做事习惯却是情理法,这就是所谓的文明的冲突。 合作——永远是利己的最佳方案。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揣摩人的心理更难的事了,特别是高手过招,那就是难中之难。 对于现代媒体来讲,不管你多有能耐,到这里工作都不会屈才。
回应 2012-02-15 09:33
-
在机关,工作是简单的,人事才是复杂的。 “新闻所谓的价值,与新闻的阅读者有着密切关系,它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活动。新闻其实是语言的控制者根据经验给出的非自然的结果。 现在那条街被建成了仿罗马建筑的步行街,好好的有中国特色的东西,硬是被推倒,搞成不伦不类的现代建筑。奇怪的是,这样的建筑在很多城市都可以看到,难道这些领导人的审美观都惊人一致?显然不是,他们一致的是政绩观。 谁掌握了发言权,谁就掌握了解释...
2012-02-15 09:33
在机关,工作是简单的,人事才是复杂的。 “新闻所谓的价值,与新闻的阅读者有着密切关系,它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活动。新闻其实是语言的控制者根据经验给出的非自然的结果。 现在那条街被建成了仿罗马建筑的步行街,好好的有中国特色的东西,硬是被推倒,搞成不伦不类的现代建筑。奇怪的是,这样的建筑在很多城市都可以看到,难道这些领导人的审美观都惊人一致?显然不是,他们一致的是政绩观。 谁掌握了发言权,谁就掌握了解释权。 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洪汉鼎:《理解的真理》 人要善于归零。 任何一个人都有一些没有办法写成白纸黑字的东西,何况一个社会。 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 没有意义的东西才是有意义的。 灰色一族最牛。——灰色一族介于白领一族和蓝领一族中间。说他是打工的,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他是当官的,他又是万人之上一人之下。 企业定下了发展四步曲:先用关系业务拉动增长,再从内部管理着手挖潜增效,等企业有了一定规模就开始资本运作做大企业,最后靠企业文化来巩固业绩。 马克思主义在鼎盛时,全世界有超过50%的人在用它来解决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现在呢?有多少人在用它?这从另一面说明每一种理论都是有弱点的。导致了社会主义这个伟大的理论在20世纪末走了下坡路的原因,不是它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许多当权的马克思主义信徒放弃了用科学的眼光去看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企业文化中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所谓科学,就是需要一套不断完善的制度。德国著名的巴斯夫化工厂,一百多年来没出过大事故,他们做法非常简单,培训培训再培训。不管在哪里开会,第一个讲话的一定是安全员,告诉你此刻如发生灾难,你如何逃生;所谓艺术,那就是靠精神作用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文化的结果就是文明,而越是文明,禁忌就越多。在西方,做事顺序是法理情,而中国文明带给我们的做事习惯却是情理法,这就是所谓的文明的冲突。 合作——永远是利己的最佳方案。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揣摩人的心理更难的事了,特别是高手过招,那就是难中之难。 对于现代媒体来讲,不管你多有能耐,到这里工作都不会屈才。
回应 2012-02-15 09:33 -
-
-
在机关,工作是简单的,人事才是复杂的。 “新闻所谓的价值,与新闻的阅读者有着密切关系,它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活动。新闻其实是语言的控制者根据经验给出的非自然的结果。 现在那条街被建成了仿罗马建筑的步行街,好好的有中国特色的东西,硬是被推倒,搞成不伦不类的现代建筑。奇怪的是,这样的建筑在很多城市都可以看到,难道这些领导人的审美观都惊人一致?显然不是,他们一致的是政绩观。 谁掌握了发言权,谁就掌握了解释...
2012-02-15 09:33
在机关,工作是简单的,人事才是复杂的。 “新闻所谓的价值,与新闻的阅读者有着密切关系,它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活动。新闻其实是语言的控制者根据经验给出的非自然的结果。 现在那条街被建成了仿罗马建筑的步行街,好好的有中国特色的东西,硬是被推倒,搞成不伦不类的现代建筑。奇怪的是,这样的建筑在很多城市都可以看到,难道这些领导人的审美观都惊人一致?显然不是,他们一致的是政绩观。 谁掌握了发言权,谁就掌握了解释权。 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洪汉鼎:《理解的真理》 人要善于归零。 任何一个人都有一些没有办法写成白纸黑字的东西,何况一个社会。 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 没有意义的东西才是有意义的。 灰色一族最牛。——灰色一族介于白领一族和蓝领一族中间。说他是打工的,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他是当官的,他又是万人之上一人之下。 企业定下了发展四步曲:先用关系业务拉动增长,再从内部管理着手挖潜增效,等企业有了一定规模就开始资本运作做大企业,最后靠企业文化来巩固业绩。 马克思主义在鼎盛时,全世界有超过50%的人在用它来解决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现在呢?有多少人在用它?这从另一面说明每一种理论都是有弱点的。导致了社会主义这个伟大的理论在20世纪末走了下坡路的原因,不是它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许多当权的马克思主义信徒放弃了用科学的眼光去看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企业文化中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所谓科学,就是需要一套不断完善的制度。德国著名的巴斯夫化工厂,一百多年来没出过大事故,他们做法非常简单,培训培训再培训。不管在哪里开会,第一个讲话的一定是安全员,告诉你此刻如发生灾难,你如何逃生;所谓艺术,那就是靠精神作用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文化的结果就是文明,而越是文明,禁忌就越多。在西方,做事顺序是法理情,而中国文明带给我们的做事习惯却是情理法,这就是所谓的文明的冲突。 合作——永远是利己的最佳方案。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揣摩人的心理更难的事了,特别是高手过招,那就是难中之难。 对于现代媒体来讲,不管你多有能耐,到这里工作都不会屈才。
回应 2012-02-15 09:33
0 有用 祥瑞御兔 2011-03-15
这本书挺二的。
0 有用 两块钱 2008-06-25
很亲切,除了太过纷繁的男女关系,感觉就是身边的事。很多都觉得是身边的人。报社的地址竟然是东湖路,汗一记。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三位一天,似曾相识。抽烟的女记者,编辑部的感情火花,想到身边的人了。文字不算精细,对话像平时我们写的稿子。
0 有用 中国图书网黄平 2011-01-27
突破禁区不论多少,都值得特别鼓励,这个是给5分的最大理由。
0 有用 witecross 2008-02-15
禁!
0 有用 Antonis 2010-02-22
比较平铺直叙,偶尔不忘穿插点激情内容。比较流行性的写法。对新闻界的现实有所触及,但貌似还是不够深刻。
0 有用 海歌 2020-07-30
无聊
0 有用 山己见 2020-03-25
当年听说此书要下架,赶紧买了一本,一口气读完,就当作是夹杂了新闻操作现实的小说故事吧。
0 有用 不胜桃李一场梦 2019-06-29
当纪实吧,它没内容,当小说吧,它没情节,我并不反对对亲密关系的描写,但是不当、不必要的亲密描写给人一种哗众取宠的感觉。这本书甚至都没什么价值观的碰撞,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被禁,只能理解成写得太差,而不是写得太坏。
0 有用 安雀儿 2018-03-21
入行前了解一下大环境
0 有用 Laika 2018-02-23
这烂书有什么可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