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美学文选(全2册) 短评

热门 最新
  • 4 陆钓雪de飘飘 2017-05-03 00:25:14

    《德国唯心主义的最初的体系纲领(1796—1797)》:我要从自然迈向人的作品,我要指明人的理念。最后的理念是把一切协调一致的理念,这就是美的理念,美这个词是从更高一层的柏拉图的意义上来说的。只有在美之中,真与善才会亲如姐妹,因此,哲学家必须像诗人那样具有更多的审美的力量。诗便获得了更高的尊严。理性和心灵的一神论,想象力和艺术的多神论都是我们所需要的!理念必然成为理性的神话学。神话必将哲学化、民众必将理性化、哲学必将神话化,这样,哲学才能成为感性的东西,一种永恒的统一才会在我们这里出现。我们期待的是单个的人亦即所有个体的全部力量的平衡发展。不再有有哪一种力量受到压制,从而是精神的普遍自由和平等!一种更高的来自上天的精神将会降临,它给我们带来新的宗教,这新的宗教将会是人的最后的、最伟大的成品。

  • 0 王 之 瞳 2012-03-18 19:20:43

    席勒崇高了。。。

  • 0 非日常时区 2022-10-10 17:54:16 四川

    刘的古典学汇编某种意义上真蛮伟大的,挑珠攒玉。

  • 0 老芒麦 2016-09-06 23:58:32

    重要的美学文献汇编,可以集中查阅相关理论文章。

  • 0 冲鸭 2019-05-10 18:36:45

    选择杂泛,开头席勒(崇高感就是理性的道德)、波尔都是美学的亚文献。如何普及,应虚心向如今的日本学者学习。从鲍姆加通(发明美学一词,赋予之科学要求的高度)到施莱尔玛赫强调实践性,方真正展开。P149谢林提到上古“造型艺术是无声诗”的概念,捍卫温克尔曼。在西哲将美与宗教、道德相连时,中国的美学几乎是一种天然的要求,文震亨、高濂要求的精雅,鉴古的高卓。似乎不这样就活不下去。西论到丹纳那里达到了高峰,且是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自然与人工的综论。下册P170维特根斯坦与一些先贤一样重视美的辩证法。美学似乎永远是哲学领域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掉不下来。

  • 0 三月倾铭 2020-07-24 22:19:17

    基本较全面了。感性学作为消弭理性灾难的提法在时下很有启发性。

  • 0 半调咩咩 2020-12-30 16:19:12

    读了上册谢林、黑格尔、叔本华的文章。谢林的艺术形而上学最为晦涩

  • 0 沈嘉昊 2022-09-23 09:03:39 上海

    要送人了标记一下

  • 0 精神的飞行者 2011-12-18 10:13:26

    有几篇文章能藏在里面不被和谐却也是编者的一番运思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