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还会读吧。
很小资,适合闲来只是细细品读~~
实在的游走札记。
这个领导的书真一般
个人觉得书里游记部分很少写到当地的情况,倒像是个人日记;怀念故去的文艺界人士那些篇里,抒情句用太多,滥了
一本再版与初版相隔近二十年的书
大书益智,小书怡情。
这位先生是世界语的忠实拥护者。或许那一代的学者都有天下大同崭新世界的梦想。控制论和欧洲的走马观花的絮絮叨叨不如后面怀念本土学人的诚挚。
前部分国家篇较有趣,人物篇没仔细看
作者陈原是一位出版家,曾担任过《读书》杂志的总编辑,也是一位语言学家,精通英语和世界语,上世纪八十年代经常去世界各地参加国际会议,顺便参观了不少地方,记下了旅行日记和各位学术大佬的会晤,去的地方主要欧洲国家。八十年代国门初开,还是有一些特别的经历和新鲜的感受,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地方,作者对控制论很有兴趣,也提到很多人工智能方面的内容,还是挺超前的,这些旅行记就是本书前半部分的内容。后面的文章主要是对各位友人的追悼文,记录了作者和其师友经历的时代侧影和他自己的真实的感情,提到的人物有梁纯夫、冯伊湄、焦菊隐、黄谷柳、孟超、新波、邹雅、史枚、宾符、徐伯昕和齐燕铭等,有有名者也有没啥名气的人。这书好像以前看过一次,这次重新翻翻。我手头这本书有郁飞的签名,应该是他的旧藏。
前部分简直就是我的传播学笔记……
还是斯人与斯事。控制论和世界语
很小资的感觉,印象比较深的是前面的欧行游记好些次提到古典音乐
爱死了文人的絮絮念。
20130203购买
我想带着它去旅行,去一个地方就在目录上打一个得意洋洋的勾
学习到一些不曾接触的人文历史知识 挺有意思的 但这位语言学家的文字不太喜欢...
上篇:作者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去到世界各地开国际会议时顺带旅个游,然后顺便写了个旅行日记和各位学术大佬的会晤。 下篇:对各位友人的追悼文,相识相知,各种人生阅历,大多离不开文格的遭遇。 总体来说可读性不强,人生见解不够独到,前面的旅行游记里还是有点有趣的点。
以八十年代的眼光看世界。
> 人和书
0 有用 L² 2008-06-03 14:27:28
还会读吧。
0 有用 邻居の小耳朵 2009-04-25 14:13:27
很小资,适合闲来只是细细品读~~
0 有用 酸毛豆 2011-09-27 00:57:28
实在的游走札记。
0 有用 汤黍 2011-11-30 22:41:28
这个领导的书真一般
0 有用 r 2009-12-05 19:17:56
个人觉得书里游记部分很少写到当地的情况,倒像是个人日记;怀念故去的文艺界人士那些篇里,抒情句用太多,滥了
0 有用 匪兵甲 2009-11-15 19:09:28
一本再版与初版相隔近二十年的书
0 有用 碧浪晴空 2010-05-17 22:58:36
大书益智,小书怡情。
0 有用 Charlotte'sWeb 2013-01-05 00:57:31
这位先生是世界语的忠实拥护者。或许那一代的学者都有天下大同崭新世界的梦想。控制论和欧洲的走马观花的絮絮叨叨不如后面怀念本土学人的诚挚。
0 有用 ryan 2013-03-21 22:41:38
前部分国家篇较有趣,人物篇没仔细看
0 有用 季米 2024-12-16 16:09:05 浙江
作者陈原是一位出版家,曾担任过《读书》杂志的总编辑,也是一位语言学家,精通英语和世界语,上世纪八十年代经常去世界各地参加国际会议,顺便参观了不少地方,记下了旅行日记和各位学术大佬的会晤,去的地方主要欧洲国家。八十年代国门初开,还是有一些特别的经历和新鲜的感受,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地方,作者对控制论很有兴趣,也提到很多人工智能方面的内容,还是挺超前的,这些旅行记就是本书前半部分的内容。后面的文章主要是对各位友人的追悼文,记录了作者和其师友经历的时代侧影和他自己的真实的感情,提到的人物有梁纯夫、冯伊湄、焦菊隐、黄谷柳、孟超、新波、邹雅、史枚、宾符、徐伯昕和齐燕铭等,有有名者也有没啥名气的人。这书好像以前看过一次,这次重新翻翻。我手头这本书有郁飞的签名,应该是他的旧藏。
0 有用 阿丽塔 2012-10-16 21:01:09
前部分简直就是我的传播学笔记……
0 有用 Morgen晴 2012-05-05 08:58:48
还是斯人与斯事。控制论和世界语
0 有用 lanfeitiao 2017-04-08 20:55:12
很小资的感觉,印象比较深的是前面的欧行游记好些次提到古典音乐
0 有用 cishicike 2018-09-25 16:37:01
爱死了文人的絮絮念。
1 有用 YB 2018-05-25 17:54:03
20130203购买
0 有用 一棵枣树 2023-06-20 11:39:34 广东
我想带着它去旅行,去一个地方就在目录上打一个得意洋洋的勾
0 有用 i.am.i.am.x 2014-03-28 21:22:05
学习到一些不曾接触的人文历史知识 挺有意思的 但这位语言学家的文字不太喜欢...
0 有用 带上鱼 2020-03-01 23:40:49
上篇:作者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去到世界各地开国际会议时顺带旅个游,然后顺便写了个旅行日记和各位学术大佬的会晤。 下篇:对各位友人的追悼文,相识相知,各种人生阅历,大多离不开文格的遭遇。 总体来说可读性不强,人生见解不够独到,前面的旅行游记里还是有点有趣的点。
0 有用 大福 2011-10-13 07:36:53
以八十年代的眼光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