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的书评 (10)

边沁与商鞅立法思想之比较
在中国与西方立法思想史上,都产生过以某种形式的功利主义伦理来指导立法实践的思想理论。能够分别作为代表的人物,在中国为战国时代的商鞅,在西方为18、19世纪之交的边沁。二者在立法思想和理论上存在着诸多相同与差异,并且最终在19世纪中叶以降,共同对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产...
(展开)

【转】汶红涛:哈奇森、休谟、边沁与哲学功利主义的兴起
摘要:休谟在哈奇森道德感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情感主义的道德观点:道德的基础在于“情感”,而道德判定的标准在于行为和品格所引起的“愉悦性”和“效用性”。这一观点为后来以边沁为代表的哲学功利主义的兴起提供了直接性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休谟也因此在这一过程中...
(展开)

“开心就好”就是功利主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p97:有的快乐比如作恶之乐,功利主义说只要总和是快乐的就是对的,而作恶之乐损害了别人的快乐,不满足功利原则,所以这样的快乐是恶的。另外还有一种快乐是,一个人通过回忆过去的快乐获得快乐,这是恶行还是美德?在社会角度来说,这是美德,因为他没有减损总体幸福,还... (展开)
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言 作为道德原理的导论;A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in addition to the analysis it contains of the extensive ideas signified by the terms pleasure, pain, motive, and disposition, it ought to have given a similar analysis of the not less... (展开)
边沁功利主义与立法原理
Ø 何为功利主义法学? 功利主义是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形态,是由英国的边沁创立,詹姆斯·密尔(1773-1836)和约翰·密尔(1806-1873)父子完善的。 功利主义法学的主要内容: l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 人是受功利主义的原则支配...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