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的书评 (10)

目送飞鸿 2014-12-28 22:14:24 商务印书馆2005版

仅具少量学术史价值

这本书和《政府片论》一样令人厌烦,充满各种琐碎的界定。本书初衷是作为一部将独卷发表的刑法典梗概的导论,因此其核心是探讨罪的发生,以及如何运用功利原则,将惩罚和罪相匹配。但是后人再读本书,大部分是为了了解功利主义思想,而不是边沁关于英国法律改革的意见,因此,...  (展开)
冯·威斯特华伦 2018-09-16 18:15:36 商务印书馆2005版

边沁与商鞅立法思想之比较

在中国与西方立法思想史上,都产生过以某种形式的功利主义伦理来指导立法实践的思想理论。能够分别作为代表的人物,在中国为战国时代的商鞅,在西方为18、19世纪之交的边沁。二者在立法思想和理论上存在着诸多相同与差异,并且最终在19世纪中叶以降,共同对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产...  (展开)
xq_261 2011-05-10 18:09:29 商务印书馆2005版

商务版本翻译极差

看完了边沁的政府片论,觉得十分不过瘾,立即投入到这本真正的大部头作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上。但看了仅仅几页,却发现无法读下去了---翻译粗糙,文字苦涩。作为一部外国作品,此书的翻译不堪入目,太多长句,词语顺序不符合中文习惯,一些英语的从句直接就翻译了过来,...  (展开)
范丶小柒 2016-08-21 19:15:35 商务印书馆2005版

边沁的功利主义

书中强烈反对的一种观念(十八世纪),——某种令人满意的社会秩序的理论能够建立在人类利益自然和谐的基础上。 男人和女人基本上都是自私的生物。边沁相信,一个与自我利益的利己主义无关的稳定和仁慈的社会是根本不可能产生的。 *[一个社会要想具有合适的功能,就需要一种组...  (展开)
哲夫成城 2023-08-02 22:57:52 商务印书馆2002版

【转】汶红涛:哈奇森、休谟、边沁与哲学功利主义的兴起

摘要:休谟在哈奇森道德感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情感主义的道德观点:道德的基础在于“情感”,而道德判定的标准在于行为和品格所引起的“愉悦性”和“效用性”。这一观点为后来以边沁为代表的哲学功利主义的兴起提供了直接性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休谟也因此在这一过程中...  (展开)
Witrue 2019-08-24 23:05:27 商务印书馆2005版

“开心就好”就是功利主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p97:有的快乐比如作恶之乐,功利主义说只要总和是快乐的就是对的,而作恶之乐损害了别人的快乐,不满足功利原则,所以这样的快乐是恶的。另外还有一种快乐是,一个人通过回忆过去的快乐获得快乐,这是恶行还是美德?在社会角度来说,这是美德,因为他没有减损总体幸福,还...  (展开)
Justin 2016-08-18 20:34:36 商务印书馆2005版

良匠边沁

成书于1780年,发表于1789年的《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昭示着立法成为科学,边沁作为杰出的法学家也名垂青史了。该书是以惩罚理论为核心构建法律体系,要旨是依据功利主义来衡量。把抽象的感觉予以量化,这是法学界沿用至今的方法,主要是以分析为工具,分门别类,划分各罪。 ...  (展开)
诚明 2021-07-10 17:52:16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1996版

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言 作为道德原理的导论;A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in addition to the analysis it contains of the extensive ideas signified by the terms pleasure, pain, motive, and disposition, it ought to have given a similar analysis of the not less...  (展开)
boontai6 2023-05-16 15:23:00 商务印书馆2005版

边沁功利主义与立法原理

Ø 何为功利主义法学? 功利主义是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形态,是由英国的边沁创立,詹姆斯·密尔(1773-1836)和约翰·密尔(1806-1873)父子完善的。 功利主义法学的主要内容: l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 人是受功利主义的原则支配...  (展开)
放我出去 2021-01-17 06:01:07 商务印书馆2005版

功效主义

1,Utilitarism被翻译成功利主义,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时殷弘首创,但是确实是一个明显的误译。好一点的可能是功效主义,效用主义,效益主义等等。因为这个词在英文里并没有贬义,而功利主义在汉语里贬义倾向太重。对这个学说有些了解的人,估计是循着现代法学和经济学的一些脉络...  (展开)

订阅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