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三国志集解》由民国卢弼编纂,是目前关于《三国志》的最详细注本,为解决读者需求,中华书局根据1957年古籍出版社的排印本影印出版,于1982年12年印制第一版,印数仅数千册,仍难以购得,2006年4月,中华书局第二次印刷,印数约一万册。
作者简介 · · · · · ·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10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全书共65卷,36.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集解者卢弼,字慎之。湖北沔阳(今仙桃)人。清末附贡生。1905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1908年回国。曾任黑龙江抚署...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10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全书共65卷,36.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集解者卢弼,字慎之。湖北沔阳(今仙桃)人。清末附贡生。1905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1908年回国。曾任黑龙江抚署秘书官、交涉局会办、调查局总办、统计局专办、会勘中俄边界大臣会议委员。1912年后任北京政府铨叙局、国务院秘书,蒙藏事务局顾问,国务院秘书长,文官惩戒委员会委员,平政院院长。晚年寓居天津,潜心著述。专攻《三国志》,编著有《三国志集解》、《三国志注引书目》、《三国职官录》、《慎园诗选》等。
标点整理者钱剑夫,湖南常德人。原名鼎元,又名健夫。湖南国学研究院毕业。抗战时期任职重庆国民政府行政院。1945年后任上海市财政局副局长、代局长,上海市银行代总经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财政部税政处税务专员,华东区税务管理局计划室副主任,中学教师。1978年后,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特约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兼中国语文教研室主任,《汉语大词典》编委、分卷副主编,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长期从事秦汉经济史和语言文字的研究。
喜欢读"三国志集解"的人也喜欢 · · · · · ·
三国志集解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三国志集解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转】涂宗涛:卢弼和他的《三国志集解》

说刘备的“伪”——读《三国志集解》札记

枭雄有种:汉乌程候破虏将军孙坚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汉乌程候破虏将军孙坚,生于浙江富春。 十七岁为县小吏,追杀江边盗贼,平定地方妖贼,出任盐城盱眙县丞。讨伐黄巾军,随军平定西凉,劝谏张温杀董卓不听。出任长沙太守,越境讨逆,深明大义,讨伐桂林叛贼,封乌程候。 起并响应山东讨伐董卓行动,过境杀荆州刺史、南阳太守,... (展开)
出版说明 前言 序例

说小人物卫兹——读《三国志集解》札记


「孔融讓梨」与「卞后選珰」
> 更多书评 12篇
-
aaadka (沉舟犹恐触千帆)
郤正著论论维曰: “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 ◎刘咸炘曰:此论舍大...2018-09-20 10:24:17
郤正著论论维曰: “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
◎刘咸炘曰:此论舍大而赞其细,正乃谯周之党,宜其言如此。◎臣松之以为:郤正此论,取其可称,不谓维始终行事皆可准则也。所云“一时仪表” ,止在好学与俭素耳。本传及《魏略》皆云维本无叛心,以急逼归蜀。盛相讥贬,惟可责其背母。余既过苛,又非所以难郤正也。
回应 2018-09-20 10:24:17 -
◎孙盛云:昔者先王之为诛赏也,将以惩恶劝善,永彰鉴戒。绍因世艰危,遂怀逆谋,上议神器,下干国纪。荐社汙宅,古之制也,而乃尽哀于逆臣之冢,加恩于饕餮之室,为政之道,于斯踬矣。夫匿怨友人,前哲所耻,税骖旧馆,义无虚涕,苟道乖好绝,何哭之有!昔汉高失之于项氏,魏武遵谬于此举,岂非百虑之一失也。 ◎赵一清曰:○《后汉书·孔融传》:曹操攻屠邺,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武王...
2018-05-28 17:09:00
◎孙盛云:昔者先王之为诛赏也,将以惩恶劝善,永彰鉴戒。绍因世艰危,遂怀逆谋,上议神器,下干国纪。荐社汙宅,古之制也,而乃尽哀于逆臣之冢,加恩于饕餮之室,为政之道,于斯踬矣。夫匿怨友人,前哲所耻,税骖旧馆,义无虚涕,苟道乖好绝,何哭之有!昔汉高失之于项氏,魏武遵谬于此举,岂非百虑之一失也。 ◎赵一清曰:○《后汉书·孔融传》:曹操攻屠邺,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观此,则史多饰词,孙盛之评,殆为赘述。◎唐庚曰:刘、项受命怀王,约为兄弟,而绍与操少相友善,同起事,而绍又为盟主,虽道乖好绝,至于相倾,然以公义讨之,以私恩哭之,不以恩掩义,亦不以义废恩,是古之道也,何名为失哉!◎或曰:操之破绍,岂真吊伐之举,而必荐社汙宅,然后为快耶?孙氏之讥,所谓强生议论,甚无谓也。◎弼按:唐说迂,赵氏与或说均是。◎又按:○《世说新语·惑溺篇》: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获宠。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将已将去。”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据此,则所谓祀墓慰劳者,皆伪也。 引自 魏书·武纪·建安十年 黑之又黑。
回应 2018-05-28 17:09:00
-
刘备妻子再虏于吕布,一虏于曹操。为布虏者,失而复得。为操虏者,不知所终,史亦不详其姓氏。《蜀志》先主、甘后传“先主数丧嫡室,甘氏随先主于荆州,产后主”,据此,则以前之妻子尽丧亡矣。操长子昂死而有丕,备嫡子死而有禅,一能继志,一不克荷承先业。所谓生子当如孙仲谋者,不其然欤? 这段评得有点尬。
2018-05-27 13:16:27
-
◎孙盛云:昔者先王之为诛赏也,将以惩恶劝善,永彰鉴戒。绍因世艰危,遂怀逆谋,上议神器,下干国纪。荐社汙宅,古之制也,而乃尽哀于逆臣之冢,加恩于饕餮之室,为政之道,于斯踬矣。夫匿怨友人,前哲所耻,税骖旧馆,义无虚涕,苟道乖好绝,何哭之有!昔汉高失之于项氏,魏武遵谬于此举,岂非百虑之一失也。 ◎赵一清曰:○《后汉书·孔融传》:曹操攻屠邺,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武王...
2018-05-28 17:09:00
◎孙盛云:昔者先王之为诛赏也,将以惩恶劝善,永彰鉴戒。绍因世艰危,遂怀逆谋,上议神器,下干国纪。荐社汙宅,古之制也,而乃尽哀于逆臣之冢,加恩于饕餮之室,为政之道,于斯踬矣。夫匿怨友人,前哲所耻,税骖旧馆,义无虚涕,苟道乖好绝,何哭之有!昔汉高失之于项氏,魏武遵谬于此举,岂非百虑之一失也。 ◎赵一清曰:○《后汉书·孔融传》:曹操攻屠邺,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观此,则史多饰词,孙盛之评,殆为赘述。◎唐庚曰:刘、项受命怀王,约为兄弟,而绍与操少相友善,同起事,而绍又为盟主,虽道乖好绝,至于相倾,然以公义讨之,以私恩哭之,不以恩掩义,亦不以义废恩,是古之道也,何名为失哉!◎或曰:操之破绍,岂真吊伐之举,而必荐社汙宅,然后为快耶?孙氏之讥,所谓强生议论,甚无谓也。◎弼按:唐说迂,赵氏与或说均是。◎又按:○《世说新语·惑溺篇》: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获宠。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将已将去。”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据此,则所谓祀墓慰劳者,皆伪也。 引自 魏书·武纪·建安十年 黑之又黑。
回应 2018-05-28 17:09:00
-
aaadka (沉舟犹恐触千帆)
郤正著论论维曰: “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 ◎刘咸炘曰:此论舍大...2018-09-20 10:24:17
郤正著论论维曰: “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
◎刘咸炘曰:此论舍大而赞其细,正乃谯周之党,宜其言如此。◎臣松之以为:郤正此论,取其可称,不谓维始终行事皆可准则也。所云“一时仪表” ,止在好学与俭素耳。本传及《魏略》皆云维本无叛心,以急逼归蜀。盛相讥贬,惟可责其背母。余既过苛,又非所以难郤正也。
回应 2018-09-20 10:24:17 -
◎孙盛云:昔者先王之为诛赏也,将以惩恶劝善,永彰鉴戒。绍因世艰危,遂怀逆谋,上议神器,下干国纪。荐社汙宅,古之制也,而乃尽哀于逆臣之冢,加恩于饕餮之室,为政之道,于斯踬矣。夫匿怨友人,前哲所耻,税骖旧馆,义无虚涕,苟道乖好绝,何哭之有!昔汉高失之于项氏,魏武遵谬于此举,岂非百虑之一失也。 ◎赵一清曰:○《后汉书·孔融传》:曹操攻屠邺,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武王...
2018-05-28 17:09:00
◎孙盛云:昔者先王之为诛赏也,将以惩恶劝善,永彰鉴戒。绍因世艰危,遂怀逆谋,上议神器,下干国纪。荐社汙宅,古之制也,而乃尽哀于逆臣之冢,加恩于饕餮之室,为政之道,于斯踬矣。夫匿怨友人,前哲所耻,税骖旧馆,义无虚涕,苟道乖好绝,何哭之有!昔汉高失之于项氏,魏武遵谬于此举,岂非百虑之一失也。 ◎赵一清曰:○《后汉书·孔融传》:曹操攻屠邺,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观此,则史多饰词,孙盛之评,殆为赘述。◎唐庚曰:刘、项受命怀王,约为兄弟,而绍与操少相友善,同起事,而绍又为盟主,虽道乖好绝,至于相倾,然以公义讨之,以私恩哭之,不以恩掩义,亦不以义废恩,是古之道也,何名为失哉!◎或曰:操之破绍,岂真吊伐之举,而必荐社汙宅,然后为快耶?孙氏之讥,所谓强生议论,甚无谓也。◎弼按:唐说迂,赵氏与或说均是。◎又按:○《世说新语·惑溺篇》: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获宠。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将已将去。”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据此,则所谓祀墓慰劳者,皆伪也。 引自 魏书·武纪·建安十年 黑之又黑。
回应 2018-05-28 17:09:00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10.0分 134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9.3分 86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1)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新文丰 (1975)暂无评分 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读史宜夏,其时久也。 (羊的门)
- 私人藏书(从三世纪到九世纪) (Chimpden)
- 这就是我们看见的曹丕(持续更新) (北溟鱼)
- 三国:历史与文化 (hlxyz)
- 关于三国的书(我想读滴)ing (RMR)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三国志集解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罗洁艾尔 2011-03-08 19:40:17
绝对标准意义上的大部头。贵的很舍不得买,后来同学送我当17岁生日礼物。任何时候翻起任何一页,都会有收获。
2 有用 蒋未央 2009-05-17 22:45:39
不读此书,何以为人?
0 有用 秦桑 2010-12-01 19:32:55
2 有用 上善若水 2021-08-24 20:41:23
既然出书,最好用心
0 有用 比懵逼 2018-02-24 09:56:06
了解三国史的人必看
2 有用 上善若水 2021-08-24 20:41:23
既然出书,最好用心
1 有用 清都 2020-06-23 08:27:27
初中毕业抱着读了一个多月,几乎涵盖了所有著名的三国志注解,太权威了。
1 有用 万天 2019-12-23 14:01:53
一部内容很全的书
0 有用 查无此团 2019-11-18 11:41:01
真精彩,补充了陈裴没收录的好多内容(´⌣`ʃƪ)但是洋洋洒洒的真的一时看不完……就认真看了喜欢的人的传记,其它只是草草扫了一眼(甚至有些扫都没扫(诚实
1 有用 撒馬爾罕的董桃 2019-10-12 18:01:10
何以解忧,唯有反复把玩三国志及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