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十村十枝子歷經了女演員、設計師、芥川獎得主等等身分,就像昆蟲脫皮蛻變一樣,不斷地羽化成更美的型態。具有蛇般貪慾的十枝子,真的是上帝創造的天才,還是……?
手塚治虫(OSAMU TEZUKA)本名手塚治。昭和3(1928)年11月3日出生於大阪府豐中市,在兵庫縣寶塚市長大。大阪大學醫學專門部畢業。醫學博士。1946年以「小馬的日記本」正式出道為漫畫家。
1947年「新寶島」引起廣大的迴響。之後,他確立了日本漫畫的敘事方式,對於動漫畫界有著重大的影響。代表作品有「怪醫黑傑克」、「三個阿道夫」、「向陽之樹」、「原子小金剛」、「火之鳥」、「佛陀」、「三眼神童」等多部。平成元年(1989)年2月9日歿。
各种毛骨悚然
(12.1.5)我老和阿童木串脸啊囧。。。
全两卷。连载于1970-71,和MW(1976-78)是同一类型的故事,而MW的主角是男性,这部是女性,都是在利用sexuality征服男人和女人,虽然有同性性行为,但性别在这里成为无差别的报复手段,非常有趣。背景映射当时混乱的国际社会,新闻媒体,社会运动,甚至是艺术文坛,女主角性格的塑造,包括完胜的结局完全是对这一切的讽刺,能够看到手塚对当下的社会的憎恶态度。
一切都要怪第一章,這堪稱日本漫畫最出色的一章開頭,幾令後面3/4的主文顯得造作而冗贅。手塚在此時進入創作的中期階段,前期大量的電影鏡頭移位已經成熟,後期受劇畫影響的寫實主義側寫則尚未萌芽,最能見的是大幅度對漫畫分鏡的實驗性與黑色電影的喜好。我們幾乎可以斷定《人間昆蟲記》是先有了一部已經完整的黑色電影在手塚腦中,再由他親手"重組",成為是電影也是漫畫的第二種存在。十枝子在好萊塢蒙太奇中淡入身影,記者... 一切都要怪第一章,這堪稱日本漫畫最出色的一章開頭,幾令後面3/4的主文顯得造作而冗贅。手塚在此時進入創作的中期階段,前期大量的電影鏡頭移位已經成熟,後期受劇畫影響的寫實主義側寫則尚未萌芽,最能見的是大幅度對漫畫分鏡的實驗性與黑色電影的喜好。我們幾乎可以斷定《人間昆蟲記》是先有了一部已經完整的黑色電影在手塚腦中,再由他親手"重組",成為是電影也是漫畫的第二種存在。十枝子在好萊塢蒙太奇中淡入身影,記者的回憶卻是插圖式的追想,三格畫框是十枝子被眾人拱上頂端,再"掉落"到畫框下令記者擁抱,完全是畫框實驗。記者之死更是出色至極,一張跨頁,焦點對上的手槍與墜地毀屍的巨柱形成天然的排比,在最緊繃肅殺的連續動作中玩出工整的畫面齊平感,高度實驗且成功。至於第二章後水準大降,只怕又是手塚的三分鐘熱度使然了... (展开)
很现实~
如昆虫,在寄生
8
经典
超級好看的。
笔触克制,太人性。我甚至觉得手冢治虫太过于冷静甚至有些冷酷。
> 更多短评 68 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5篇
> 11人在读
> 371人读过
> 308人想读
订阅关于人間昆蟲記(1)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草狐狐吸猫腚# 2012-09-10
各种毛骨悚然
0 有用 pachinko 2012-01-05
(12.1.5)我老和阿童木串脸啊囧。。。
0 有用 漫画女 2011-09-16
全两卷。连载于1970-71,和MW(1976-78)是同一类型的故事,而MW的主角是男性,这部是女性,都是在利用sexuality征服男人和女人,虽然有同性性行为,但性别在这里成为无差别的报复手段,非常有趣。背景映射当时混乱的国际社会,新闻媒体,社会运动,甚至是艺术文坛,女主角性格的塑造,包括完胜的结局完全是对这一切的讽刺,能够看到手塚对当下的社会的憎恶态度。
2 有用 焚紙樓 2015-12-30
一切都要怪第一章,這堪稱日本漫畫最出色的一章開頭,幾令後面3/4的主文顯得造作而冗贅。手塚在此時進入創作的中期階段,前期大量的電影鏡頭移位已經成熟,後期受劇畫影響的寫實主義側寫則尚未萌芽,最能見的是大幅度對漫畫分鏡的實驗性與黑色電影的喜好。我們幾乎可以斷定《人間昆蟲記》是先有了一部已經完整的黑色電影在手塚腦中,再由他親手"重組",成為是電影也是漫畫的第二種存在。十枝子在好萊塢蒙太奇中淡入身影,記者... 一切都要怪第一章,這堪稱日本漫畫最出色的一章開頭,幾令後面3/4的主文顯得造作而冗贅。手塚在此時進入創作的中期階段,前期大量的電影鏡頭移位已經成熟,後期受劇畫影響的寫實主義側寫則尚未萌芽,最能見的是大幅度對漫畫分鏡的實驗性與黑色電影的喜好。我們幾乎可以斷定《人間昆蟲記》是先有了一部已經完整的黑色電影在手塚腦中,再由他親手"重組",成為是電影也是漫畫的第二種存在。十枝子在好萊塢蒙太奇中淡入身影,記者的回憶卻是插圖式的追想,三格畫框是十枝子被眾人拱上頂端,再"掉落"到畫框下令記者擁抱,完全是畫框實驗。記者之死更是出色至極,一張跨頁,焦點對上的手槍與墜地毀屍的巨柱形成天然的排比,在最緊繃肅殺的連續動作中玩出工整的畫面齊平感,高度實驗且成功。至於第二章後水準大降,只怕又是手塚的三分鐘熱度使然了... (展开)
0 有用 木么么 2008-05-02
很现实~
0 有用 流浪客卓 2021-02-22
如昆虫,在寄生
0 有用 yukoea 2021-02-06
8
0 有用 xiaokun 2020-08-15
经典
0 有用 紅塵一夢 2020-08-12
超級好看的。
0 有用 硫酸饼干 2020-03-22
笔触克制,太人性。我甚至觉得手冢治虫太过于冷静甚至有些冷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