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决定性的时刻的创作者
· · · · · ·
-
阿加莎·克里斯蒂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原姓米勒,全名为阿加莎·玛丽·克那丽莎·米勒。她生于英格兰的德文郡托尔奎市,她父亲是个英籍美国人,母亲是英国人。在她11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她获得的文化素养完全来源于母亲的教育。她母亲是个思想开放的女性,很喜欢文学,她把女儿留在身边,常常给她谈世界文学名著,并帮助女儿汲取文学的营养。据阿加莎·克里斯蒂后来回忆:“我最初读的是狄更斯的小说,是狄更斯哺育我长大的,狄更斯对我喜爱上写作起了很大的作用。《艰难时世》是我少年时代最喜欢的书,我还喜欢奥斯汀的作品,最不喜欢的作家是萨克雷。”在当时的英国,女孩子很少有机会上学校,阿加莎·克里斯蒂文学素养的提高正是得益于读书。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1 包括你、医院,还有这个世界,不停地多管闲事!以为自己知道什么对别人最好。 2 要置一个人于死地。为了最终达到这个目的,每一种偶然情况,每一种可能性都被考虑在内。这件事必须确保万无一失。这个计划就像所有高明的计划一样,绝对不能机械刻板,在某些细节上必须有一些替代方案。 3 关于小偷有两类。有一类是因为抵抗不了那种突如其来的强大诱惑(而这种情况很少见——所以说一般诚实的正常人能够抗拒多么大的诱惑);另一类则差不多是把顺手牵羊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 4 那是一种源自于线条而非色彩的美。从下颏到耳朵的精致曲线,下巴和嘴部的柔美造型,还有那非常迷人的头骨轮廓以及小巧挺直的鼻梁。即使奥德丽·斯特兰奇年华老去,这种美也会依然存在——这种美与外在的肉体肌肤无关——这是由骨架本身带来的美。 5 但凡事关恋爱的时候,女人是不会有什么自尊心的。自尊只是个常常挂在她们嘴边的词而已,落实到行动当中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6 孩子们之间开的玩笑,说的一些刻薄话——这些就足够激起敌意和仇恨了。小孩子是很容易记仇的。 7 这种深思熟虑是很可怕的。一个孩子,把蓄意杀人的念头深藏心底,日复一日地默默练习,最后一矢中的——看似笨拙的一射——酿成了大祸,还有那装出来的悲痛和绝望。这一切都那么不可思议——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8 总是沉湎在回忆中没有任何好处。就算曾经经历了地狱般的煎熬,你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回想也无济于事。要向前看——不要回头。你还年轻得很,你得生活下去,后面的日子还长着呢。想想明天,而不要总停留在昨天。 9 某些最危险的罪犯看上去就像你我一样心智正常。通常情况下,这是个具有一种强迫观念的问题。某种想法在心头困扰,逐渐让心灵扭曲。 10 疯狂还可以表现为其他形式。被一种固执的想法所支配——这种想法让他们念念不忘,直到其他所有事情都变得无足轻重...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42页 -
“我喜欢好的侦探故事,”他说,“但是,要知道,它们打一开头就是错的!它们都是以谋杀为开端,而谋杀应该是结尾。故事其实在之前早就开始了,有时甚至可以追溯到多年以前,是各种各样的原和一系列的事件把某些人在某一天的某个时间带到了某个地点。就拿那个小女仆的证词来说吧,若非那个厨房女佣抢了她的男朋友,她不会在一气之下辞了那份工作跑去拉蒙尼家,自然也就不会成为方的主要证人。那个朱塞佩安东内利,帮他的兄弟代职一个月。他那个兄弟真是有眼无珠,朱塞佩那双敏锐的眼睛看到的东西他就看不出来要不是那个警员爱上了四十八号房的厨娘,他也不会那么晚了还在自己的辖区转悠……”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序幕:十一月十九日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走向决定性的时刻"的人也喜欢 · · · · · ·
走向决定性的时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9 条 )

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真正的魅力
远被低估。 “零点”这个概念在阿婆之前的作品早有体现,在这本书中更是发挥到了极致,这是由一个阿婆写了不下十次的三角关系发展成的精彩故事。有人说这本只有布局有点看头,我完全不同意。看阿婆的书真正乐趣并不是靠推理或臆测得到答案,而是读者不断推断、怀疑的过程,你会...
(展开)

非系列中的佳作,只是很少有人提起。
1944年的作品,巴特尔警官出场的最后一部作品,要知道写这部书的时候,巴特尔登场次数比马普尔小姐还要多一本。 只不过,巴特尔的探案水平让人感觉比较一般,《底牌》里面作为背景板,衬托其余侦探的,而且在《逆我者亡》(杀人不难)中,只是最后登场打了个酱油,啥事都没干,...
(展开)


不算经典的波洛旁系故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到本书再版的版数也说明了一定问题。总体来说本书推荐度不是特别高,故事核心警探和波洛只是老友,波洛仅仅作为谈资客串了一下。也算还好,没有太过影响波洛的名节。 首先说说故事,本书不知为何有一些比较奇怪而且没有下文的枝节,比如警长开头对于女儿困境的处理,过于果断... (展开)> 更多书评 49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新星出版社 (2016)8.2分 3202人读过
-
Harper Collins (2002)8.1分 139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7.8分 2333人读过
-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8)8.1分 69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阿婆新旧版书名对照坑 (RMR)
- 大陆老版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 (小米=qdmimi)
- (藏)老版本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 (大不了)
- 大学四年·阅读清单(一) (mOco)
- 80年代大陆出版的国外侦探推理小说 (Va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走向决定性的时刻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神威 2017-01-09 08:44:41
休憩7th,十分美好一本书,故事完整而有深度,某些地方略微牵强,比如说老法官的死法。最后有关阴雨天与月亮的一段让我跳起来狂抽自己,读书还是不够细啊!
1 有用 YB 2016-08-13 16:00:00
20140115购买
0 有用 三点五 2010-09-03 09:58:18
四又四分之一星 10年9月2-3日
0 有用 卡诺 2009-01-29 07:10:39
巢湖
0 有用 宏天义隐 2024-07-18 22:31:40 湖北
设计的诡计很有意思,通过自曝而让自己的嫌疑消失,进而把焦点转向他人。阿婆很喜欢点鸳鸯谱,最后的结尾又是两对有情人的温暖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