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这真是一部好书

肉掉下来了 2011-06-04 01:32:54

今天在第一人民医院门口的真锅咖啡等待门诊,用了一天不到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
这本书主要收集了胡适先生关于教育的一些言论,有文章有演讲也有对话访谈,有的非常短,读起来一点也不累。
谈到的内容也很杂,比如有对当时教育改革的文章和时评,这些教育改革既有中学,也有大学,大学里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他在49年以前北大当校长的阶段,还有去台湾以后的阶段。除了刊登在某些报纸杂志上以外还有在各地的演讲和演说,也有对话访谈。此外,还有跟年轻人的书信往来。
既然是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的演说,就有重复和强调的地方。胡适先生对书院的废止是感到痛心的,如今看来确是如此,大学是西方人的舶来品,而中国传统的高等教育就是以书院的形式流传下来,试想如果今天还有类似书院的私立大学流传下来其中肯定不乏精品的。特别推荐一篇文章是胡适在燕京大学的演讲关于教会大学的,这篇文章让我深感胡适先生是一个渊博严谨心思缜密并且很智慧的人,这篇文章应该仔细的读一读他的措辞和逻辑。
除了教育体制本身,胡适先生还提到了做学问,胡适先生是恪守实验主义的,即做学问要大胆的假设小心的论证,要做到“勤、谨、和、缓”他还说到了读书,要精而博,也是要做到勤,慎,谦。精就是要眼到口到心道手到。
在和年轻人的书信往来里,胡适先生很推崇易卜生的一句话“若要让自己对社会有贡献,那就要首先把自己铸成器”,胡适先生认为学问就是著器的工具。所以他给年轻人的建议就是永远不要放弃做学问。要始终胸中怀有梦想。不要为外物所迷失。
在抗战后针对一些特别痛苦和迷失的青年,胡适先生也能从国家的角度来劝解他,国家今日的困顿和耻辱是由于过去的不努力,而近日的努力才能换来来日的恢复兴盛,功不唐捐,这是胡适先生一生恪尽的实验主义的达观,是踏踏实实努力换来的信心。
以前中学生时学过的一篇《差不多先生传》没想到也在这本书里找到了,只怪那时候自己不认真预习,学完的课文都不太记得了,如今读来却好像第一次读一样醍醐灌顶。胡适先生在那个年代就又这样的担心,而今天的自己是否也变成了一个懒惰的差不多先生了呢,那么今天的很多痛苦和迷惘是否就是因为自己之前太多对自己的纵容姑息了呢,如果有这个迹象,那么就一点一点改掉吧。
总之,这很是一本值得读的书,至少有那么几篇文章是让我感觉是触动人心发人奋进的。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 我来回应

> 去胡适论教育的论坛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