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智慧》的原文摘录

  • 因此,君子要任用某人时,必得先用下面几种方法来试探他是属于哪类的人: 远离他,看他是否忠心; 亲近他,看他是否有礼; 吩附他做繁杂事,看他是否有才能; 突然问他,看他是否多智; 限定期限,看他是否守信; 委托钱财,看他有没有仁心; 告诉他危险的事,看他会不会变节; 让他酒醉,看他是否守法; 处于混杂的地方,看他是否会淫乱。 有这九种试验,是否是不肖之徒便可以看出来了。 (查看原文)
    luna 1赞 2023-06-17 15:50:24
    —— 引自章节:第五章 天 地
  • 泰清问无穷说:“你懂得道吗?” 无穷说:“不知道。” (查看原文)
    fenk 1回复 1赞 2011-04-23 20:35:37
    —— 引自第44页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比取此。 (查看原文)
    浮景骏奔 2011-12-05 02:10:18
    —— 引自章节:第一二章
  • 大道本不能琐碎地去施行;道德原不能心存偏见地去了解。只了解一方,便伤害了道性;只施行一方,也妨害了大道。所以说:”使自己的行为正当就好了。“ 快乐又保有天性的叫做”得志“。古代所谓的得志,并不是高官厚禄的意思,乃是指没有比现在再快乐的愉快而言。如今所谓的得志,指的却是高官厚禄了。 官爵对人来说,并不是天生就有,而是外物暂时的寄放。凡是暂寄的东西,来了不能拒绝,去了也不能阻止。 所以有道的人不因为自己的官爵显贵,就放纵自己的心志;不因为自己的地位穷困,就抑低自己的身份,以讨世人的欢心;而把高官和穷困的快乐视为一体,这样他才能身居显贵而无所忧虑,身处困境也无所愁烦。 如果暂寄的富贵离开了就不快乐,那么在他快乐的时候,其本性的丧失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说:因外物而丧失自己,因世俗而丧失天性的人,便是不分轻重,本末倒置的人。(《庄子.外篇》)第一六章《缮性》) (查看原文)
    浮景骏奔 2011-12-05 02:17:55
    —— 引自章节:第一三章 荣辱
  •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语译:最上等的国君治理天下,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人民各顺其性,各安其生,所以人民不知有国君的存在;次一等的国君,以德教化民,以仁义治民,施恩于民,人民更亲近他,称颂他;再次一等的国君,以政教治民,以刑法威民,所以人民畏惧他;最末一等的国君,以权术愚弄人民,以诡诈欺骗人民,法令不行,人民轻辱他。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这种国君本身诚信不足,人民当然不相信他。最上等的国君是悠闲无为的,他不轻易发号施令,然后人民都能各安其生,得到最大的益处。等到事情办好,大功告成,人民却不晓得这是国君的功劳,反而都说:”我们原来就是这样的。“ (查看原文)
    浮景骏奔 2011-12-05 12:38:41
    —— 引自章节:第一七章 太上
  • 三、言之无益:论不言以教 道是浑然一体,没有名称,倘使称它“浑然一体”就等于给了它一个名称,这个名称和道的本体加起来,便形成了二个数目,有了一个名称,又产生了相对的名称,这两个名称和道的本体加起来,就形成了三个数目。由此类推下去,即使精于数学的人都无法分清这些数目,何况是普通人? (查看原文)
    浮景骏奔 2011-12-06 01:21:45
    —— 引自章节:第二章 相对论
  • 言语本无机心,一旦有了心机,便已生出三个是非的名称,至此想再加详辩就不容易了。所以不如去除机心和是非的念头,顺随自然以定行止,要知大道是无处不在的。 道本无界限,言论本无是非。但是一有了“是非”之见,言语就被划分出界线,那是因为是非没有一定的准则,言论才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种类。到底分为哪几类呢?有赞成左方的,有赞成右方的,有直述的,有批评的,有解释的,有辩驳的,有二人争辩的,有多人争论的。都因为各持己见,所以有这八类的分别。 圣人就不是这样,超出天地以外的理非言语所能形容,便搁下不谈;至于天地以内的事理,也只是随机陈说,不加评判;有关记载先王事迹的史书,他也仅给以评议而不争辩。所谓以“不分”来分清事物,以“不辩”来辩明事物,就是这个道理。 圣人认清了事物,只是存在心里,众人却固执己见和别人争辩以显耀自己。所以说:“辩论的发生,乃是不曾见到大道的缘故。” …… 所以人如果能止于自己所知的范围内,固守本分,便是达到知的极点。 什么叫做安守自然的本分呢?要知是、非、然、否全是虚妄的。所谓“是”,未必是“是”,所谓“然”未必是“然”。假若“是”果真是“是”,是非就有了区别;同样的,若“然”果真是“然”,然否也有了区别。既然不同,又何须争辩? 看破生死,所以能忘去年岁的长短;看透是非,所以能忘掉是非的名义,由此方能遨游于无穷的空间,寄托心灵于无穷的境界。(《庄子•内篇》第二章《齐物论》) (查看原文)
    浮景骏奔 2011-12-06 01:21:45
    —— 引自章节:第二章 相对论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一、不尚贤:无善的世界 “至德的时代,不标榜尚贤人,不任用才子,而天下治。那时的君主像高处的树枝一样,默然而无为,那时的百姓和林中的野鹿一般,悠然自得。他们行为端正,却不认为合乎义;彼此相爱,却不认为那是仁;待人诚实,并不以为就是忠;言行合宜,亦不觉得那是信;互相帮助,更不以为是赐予。所以他们的行为无迹可寻,他们的行事也没有被记载下来或广传世间。”(《庄子•外篇》第一章《天地》) (查看原文)
    浮景骏奔 2011-12-06 01:54:51
    —— 引自章节:第三章 无为而治
  •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查看原文)
    浮景骏奔 2011-12-06 02:06:56
    —— 引自章节:第一章 道废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查看原文)
    小咕囡🎰🦦 2012-05-02 23:53:56
    —— 引自第41页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查看原文)
    小咕囡🎰🦦 2012-05-07 17:40:00
    —— 引自第58页
  • 满苟得说:“无耻的人大多富有,言过其实的人大多显达。”《庄子·杂篇》第二九章《盗跖》 (查看原文)
    小咕囡🎰🦦 2012-05-07 18:21:38
    —— 引自第59页
  •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查看原文)
    Caster岚 2012-05-18 21:42:17
    —— 引自第218页
  •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这个思想的基本观点是:在人的本性尚未腐败时,他可以依道而行,且完全服从自己的本能,这时的善是无意识的善。一旦圣人的善恶,智慧之教,和政府的奖惩法则蔚成时,大道就开始废坠。以至于使人的本性由真善而伪善,由伪善而天下乱。 (查看原文)
    小咕囡🎰🦦 2012-06-07 14:12:00
    —— 引自第84页
  •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处世若有了戒心,就容易作伪;若是无心而任其自然,就难作伪了。《庄子·内篇》第四章《人间世》 (查看原文)
    小咕囡🎰🦦 2012-06-07 14:36:19
    —— 引自第88页
  •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lěilěi)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查看原文)
    小咕囡🎰🦦 2012-06-12 16:55:32
    —— 引自第95页
  •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查看原文)
    小咕囡🎰🦦 2012-06-12 17:37:57
    —— 引自第100页
  • “犬和羊都是人起的名称,若当初称狗为羊,称羊为狗,那么狗就可以为羊了。” (查看原文)
    fire 2012-08-26 10:50:12
    —— 引自第37页
  • 鸿蒙无奈,只得告诉他:“要自养己心。你只要无为,万物各会自生自化。如果再能忘掉形体,抛弃聪慧,那就可与自然混合为一了。把你有为的心解开吧!把你有知的灵释放吧!做一个无知无魂的人才是对的。” (查看原文)
    fire 2012-08-30 23:29:23
    —— 引自第112页
  • 我说的好,不是外在的仁义,而是内在的自得;不是一般人讲的口味,而是本性的达成;不是能听到什么,而是出于自然的听觉;不是能看到什么,而是出于自然的视觉 (查看原文)
    Fallingstar 2013-04-08 11:09:06
    —— 引自第109页
<前页 1 2 3 后页>